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无线传感器网络与RFID技术复习题

无线传感器网络与RFID技术复习题

无线传感器网络与RFID技术复习题一、填空题1、传感器网络的三个基本要素:传感器、感知对象、观察者(用户)。

2、无线通信物理层的主要技术包括:介质的选择、频段的选择、调制技术和扩频技术。

3、无线传感器网络特点:大规模网络、自组织网络、可靠的网络、以数据为中心的网络、应用相关的网络。

4、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关键技术主要包括:网络拓扑控制、网络协议、时间同步、定位技术、数据融合及管理、网络安全、应用层技术等。

5、传感器节点由传感器模块、处理器模块、无线通信模块和能量供应模块四部分组成。

6、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组成模块分为:通信模块、传感模块、计算模块、存储模块和电源模块。

7、传感器网络的支撑技术包括:时间同步、定位技术、数据融合、能量管理、安全机制。

8、传感器节点通信模块的工作模式有发送、接收和空闲。

9、传感器节点的能耗主要集中在通信模块。

10、当前传感器网络应用最广的两种通信协议是:zigbee、IEEE802.15.4。

11、ZigBee主要界定了网络、安全和应用框架层,通常它的网络层支持三种拓扑结构:星型(Star)结构、网状(Mesh)结构、簇树型(Cluster Tree)结构。

12、根据对传感器数据的操作级别,可将数据融合技术分为以下三类:特征级融合、数据级融合、决策级融合。

13、信道可以从侠义和广义两方面理解,侠义的信道(信号输出的媒质),分为(有线信道和无线信道);广义信道(包括除除传输媒质还包括有关的转换器)广义信道按照功能可以分为(模拟信道)和(数字信道)。

14、无线传感器网络可以选择的频段有:868MHZ、915MHZ、2.4GHZ、5.8GHZ。

15、无线通信物理层的主要技术包括:介质的选择、频段的选择、调制技术和扩频技术。

16、IEEE 802.15.4标准主要包括:物理层和MAC层的标准。

17、传感器网络中常用的测距方法有:到达时间/到达时间差(ToA/TDoA)、接收信号强度指示(RSSI)、到达角(AoA)。

18、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协议栈包括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和应用层,还包括能量管理、移动管理和任务管理等平台。

19、无线传感器节点处于发送状态、接收状态、侦听状态和睡眠状态时单位时间内消耗的能量是依次减少的。

20、IEEE 802.15.4标准将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数据链路层分为两个子层,即逻辑链路子层LLC 和介质访问控制子层MAC。

21、Zigbee的最低两层即物理层和MAC层使用IEEE 802.15.4协议标准,而网络层和应用层由Zigbee联盟制定。

22、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时间同步方法有很多,按照网络应用的深度可以划分三种:简单排序、相对同步和绝对同步。

23、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时间同步方法有很多,按照时间同步的参考时间可以划分为内同步和外同步。

24、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时间同步方法有很多,根据需要时间同步的不同应用需求以及同步对象的范围不同可以划分为局部同步和全网同步。

25、物理层帧由同步头、物理帧头和PHY负载构成。

26、MAC层有四种不同的帧形式:信标帧、数据帧、确认帧、命令帧。

27、MAC帧一般格式由MAC帧帧头、MAC帧有效载荷和MAC帧尾构成。

29、典型的时间同步协议有:DMTS协议,RBS协议和TPSN协议。

30、数据融合的策略可以分为:应用层数据融合、路由层数据融合和独立的数据融合协议层。

31、定位技术分为:多边定位/三边定位和接收信号角度定位。

32、按照OSI模型,Zigbee网络分为4层,从下向上分别为物理层、MAC层、网络层和应用层。

33、根据标签的供电方式可以将RFID系统分为有源标签、无源标签和半有源标签;根据工作频率可以分为低频标签、高频标签、超高频标签和微波标签。

34、RFID系统由读写器、标签和高层应用系统组成。

35、ISO标准体系分为ISO14443 、ISO15693 和ISO18000 三种。

36、EPC Global体系架构分为EPC物理对象交换标准、EPC基础设施标准和EPC数据对象交换标准三部分。

37、WIFI全称为Wireless Fidelity,又称IEEE802.11b ,它的最大优点就是传输速度较高,可以达到11Mb/s 。

38、IEEE802.11标准规范逻辑结构包括了无线局域网的物理层和媒体访问控制层。

39、1997年完成并公布的IEEE802.11标准的最初版本支持三种可选的物理层:调频序列扩频、直接序列扩频和红外物理层。

40、网关根据应用领域的不同,分类也不同,一般可以分为:协议网关、应用网关和安全网关。

41、无线传感器网络网关属于协议网关的一种,可以转换不同的协议。

42、RFID系统存在两类碰撞,一类称为多标签碰撞,另一类称为多读写器碰撞。

43、在RFID系统工作的信道中存在有三种事件模型:①以能量提供为基础的事件模型②以时序方式提供数据交换的事件模型③以数据交换为目的的事件模型44、典型的读写器终端一般由天线、射频模块、逻辑控制模块三部分构成。

45、控制系统和应用软件之间的数据交换主要通过读写器的接口来完成。

一般读写器的I/O接口形式主要有:USB、WLAN、以太网接口、RS-232串行接口、RS-485串行接口。

46、根据电子标签工作时所需的能量来源,可以将电子标签分为有源/无源标签。

47、最常用的差错控制方法有奇偶校验、循环冗余校验、汉明码。

48、RFID系统按工作频率可分为低频、高频、超高频、微波四类。

49、高频RFID系统典型的工作频率是13.56MHz。

50、超高频RFID系统遵循的通信协议一般是ISO18000-7、ISO18000-6。

51、目前国际上与RFID相关的通信标准主要有:ISO/IEC 18000标准、EPC Global 标准。

52、标签防碰撞算法大多采用TDMA(时分复用),分为非确定性算法和确定性算法。

ALOHA算法是一种典型的非确定性算法,二进制树型搜索算法是典型的确定性算法。

53、在高频(HF)频段,标签的防碰撞一般采用ALOHA算法;在超高频(UHF)频段,主要采用二进制树型搜索算法。

二、选择题1、以下哪些选项不是无线传感器网络和移动自组织网络之间的区别?( D ) A.无线传感器网络通常比移动自组织网络的规模大(节点多)。

B.移动自组织网络更具移动性。

C.移动自组织网络的节点通常比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有更强大的存储能力。

D.无线传感器网络的设计/部署成本比移动自组织网络高。

2、以下哪些选项是无线多媒体传感器网络(WMSN)所需要的?( D ) A.由于涉及视频/音频数据,因此它们需要更大的存储容量。

B.它们需要考虑严格的服务质量。

C.它们需要高带宽。

D.以上都是。

3、一个传感器节点包括( D ) 。

A.模拟/数字传感器芯片B.无线收发器C. CPU/存储器D.以上全部选项4、在一个传感器网络中,节点中的能量主要被消耗在(C ):A.模拟传感部分B. CPU 对信号处理的本地计算 C.无线多跳通信D.唤醒/睡眠切换5、关于传感器节点的存储器,下面哪项叙述是不正确的?(B )A.传感器节点只需要少量的数据存储和程序存储器。

B.如果数据需要存储较长时间,那么用闪存替代SRAM 更加高效。

C.程序的执行发生在闪存中,而不是在SRAM中。

D.目前,SRAM的容量通常小于1MB。

6、以下哪项不是TRAMA协议中的状态?(D )A.睡眠状态B.接收状态C.传输状态D.唤醒状态7、Z-MAC协议综合了哪两种传统的MAC协议?(D )A. CDMA和TDMA B. FDMA 和CSMA C. CDMA和SDMA D. CSMA和TDMA8、下列行为中哪些不是用于数据扩散的?(C )A.洪泛(flooding) B.闲聊(gossiping)C.定向传播(directional propagation)D.以上都不是9、SPIN协议没有使用哪些数据分组? (C )A. ADVB. REQC. ACKD. DATA10、下列哪一项不属于传输层的任务?(A )A.源节点到目的节点的可靠传输B.网络拥塞检侧 C.网络拥塞避免 D.缓冲区管理11、为什么无线传感器网络中不能采用TCP?(D )A.TCP在传感器中使用时开销过高B.在无线传输每一跳中积累错误C. TCP能耗较大D. A和B12、以下哪个原因会导致传感器数据产生噪声?(D )A.硬件/电路噪声 B.运行环境 C.测量误差D.以上皆是13、下列关于传感器网络安全的描述中,哪些项是不正确的?(A )A.密钥管理包括密钥的生成和分发,它是保证传感器网络安全的重要环节。

B.传感器网络安全最重要的目标是要保证传输数据的机密性,其他安全目标是次要的。

C.传统网络的安全机制由于其计算开销过大而不适用于资源严格受限的传感器网络。

D.传感器网络的安全机制在无线传感器节点内占用较少的存储空间(小于100K字节)14、下面不属于无线通信信道的是( A )。

A.光纤B.自由空间信道C.加性噪声信道D.多径信道15、下面哪些MAC层协议是竞争型协议(A B D)。

A.SMAC协议B.TMAC协议C.SMACS协议D.PMAC协议16、下面那些MAC层协议是分配型MAC协议( B D )。

A.SMAC协议B.SMACS协议C.DMAC协议D.TRAMA协议17、下面哪些协议是以数据为中心的路由协议( A )。

A.DD协议B.GAF协议C.TTDD协议D.SPEED协议18、下面哪些协议不是地理位置信息路由协议( B C D)。

A.GPSR协议B.TTDD协议C.GAF协议D.GEAR协议19、下列哪一项是超高频RFID系统的工作频率范围?( C )A. 30kHz~300kHzB. 3MHz~30MHzC. 860~960?MHzD. 2.45GHz20、ISO18000-3、ISO14443和ISO15693这三项通信协议针对的是哪一类RFID系统?( B )A、低频系统B、高频系统C、超高频系统D、微波系统21、( B )是电子标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负责存储标签内部信息,还负责对标签接收到的信号以及发送出去的信号做一些必要的处理。

A、天线B、电子标签芯片C、射频接口D、读写模块22、电子标签正常工作所需要的能量全部是由阅读器供给的这一类电子标签称为(B )。

A、有源标签B、无源标签C、半有源标签D、半无源标签23、RFID卡(C )可分为:主动式标签(TTF)和被动式标签(RTF)。

A、按供电方式分B、按工作频率分C、按通信方式分D、按标签芯片分24、下列物联网相关标准中那一个由中国提出的。

(C )A、IEEE802.15.4aB、IEEE802.15.4bC、IEEE802.15.4cD、IEEE802.15.4n25、数据采集和感知用于采集物理世界中发生的物理事件和数据,主要(ABCD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