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深圳万科中心建筑分析

深圳万科中心建筑分析


02 ‘躺着的摩天楼’ HORIZONTIAL SKYSCRAPER 设计之初
一个绿色巨构
霍尔在设计之初,称之为“躺着的摩天楼”。水平展开的枝 状平面,由于建筑主体部分从东到西总长度约430米,与纽 约的帝国大厦高度差不多,形成了所谓“漂浮的地平线和躺 着的摩天楼”这一趣味性的描述。
03 悬浮 Hovering
景观绿地最大化
MAXIMIZE LANDSCAPE
整体的悬浮,使整个建筑获得了景观 视野的最大化:南向近看湖远看海, 北向则可眺望连绵起伏的龟背山。这 是霍尔一直强调的,“建筑与基地之 情景意义”。
04 概念草图 Design concept
03
建构分析
Construction Analysis
1 平面功能 Plan&Function
总平面图
Site Plan
01 枝状平面 Branched Plan 整个万科中心的平面呈不规则的树枝状,东西向为其主干, 其它方向为枝条。 这个看似随意的平面其实与周边环境有着某种隐性的联系: 每一部分都分别对应山、湖、海、公园和周围的城市景观。
视线分析
将主体架空形成的地面景观公园
将绿地面积做到了最大化。建筑完全不影响绿地的规划,可达100%的景观效果
架空空间
架空空间
第六立面
对色彩的运用
整个建筑的悬浮带来可供仰视的底部——第六立面。立面上根据最初的功能划分为四块,用四种 明亮的颜色区分。 高纯度的颜色带来了极强的可识别性,同时由于位于底部,非光线直射,四种颜色显得明亮但不 晃眼。夜幕降临时,泛光照明又将建筑主体从黑暗的背景中提亮。
02 功能布局 Functional composition
主体结构上方有六层,包括酒 店、办公楼、公寓,一条公共 通道将所有的功能区连接起来。
万科总部
万科研究中心
灵活办公
产权式酒店 经营式酒店

会议中心

酒店
02 功能布局 Functional composition
建筑主体空间 半透明玻璃交通核 通道空间 通道开放节点空间
深圳万科中心建筑分析
01 项目概况 Project overview
01 项目背景 Project background
项目名称:深圳万科中心 项目地点:深圳·盐田区·大梅沙·环梅路·内 湖公园。距大梅沙海滨公园约1公里 建筑设计:Steven Holl,李虎 设计时间:2006-2009 建成时间:2009.11 用地面积:6.2万m2 建筑面积:12.1万m2 功能组成: 集办公、酒店、会议中心于一体的综合化 商业建筑
15m 35m
249mm
漂浮结构下方的支撑体是玻璃表皮的立方盒子, 其中设有楼梯和电梯。透过这些被称为“深圳 之窗”的玻璃盒子,人们可以360。地观看周 围的景观。
架空空间
建筑整体悬浮之后,为地面带来阴影的同时让海风自由穿过.使人们既可 在阴凉里躲避阳光,又可尽情享受海风的吹拂。
ELEVATE FOR A MICROCLIMATE 底层抬高以达微气候调节功能
光线、材料和细节:
在将一件作品稳固于一个具体的基地和环境的同时我们寻求体验时间、 光线和材料的一个更深刻的开端。一个房间中空间的现象,从窗户中射 入的阳光、材料的颜色及其在墙上和地面的反射,这些都有着整体的关 联,薄膜的透明、抹灰的粉白沉闷、半透明玻璃的光泽和反射,一缕直 射的阳光,它们交织于一种互补的关系中,共同构成了一个场地的独特 体验。[1]
作为世界建筑师在中国进行建筑实验中的一员,斯蒂文·霍尔不算高产,也不走惊世骇俗的路线,他清晰简 洁、严格理性的风格贯穿始终,又不失诗意地通过作品呈现出来。 他的建筑思想从建筑与场所的人性化情结出发,一直伸展到城市改造层面:一个建筑作品应该能融入场所, 并且斌予场所新的含义,我们的时代、时空信息的含义,都市生活互动的能量,现代行为活动的组合性和随 意性都与将建筑定位到一个特定场所的观点吻合[5]
一层平面图
二层平面图
三层平面图
四层平面图
五层平面图
六层平面图
通道层平面图 通道展开剖面图
会议中心、水疗中心和地下二层停车场
地下层平面图
剖面图 南立面图
2 空间形式 Space form
空间形式
Space Form
空间特点:
架空空间 在均质的矩形空间内穿插部分‘变异空间’
02 区位分析 Location
项目所处片区——深圳大梅沙,距离市区最近的滨海公园
深圳市中心
25km
大梅沙·万科中心
Vanke
03 基地分析 Site Analysis
大梅沙处三面青山环绕之中,被近1000公顷的天然森林包围 ,另一面是1800米的长的沙滩,是深圳著 名的度假胜地。
mountain view
经营式酒店
公寓式酒店
SOHO式办公
一层半开放商业
02 功能布局 Functional composition
海景
办公
公寓
酒店
楼梯+电梯
03 技术图纸 Plan&Facade&Section
架空层平面图
地上一层主要是架空,以保证底层绿地的最大化。由一系列散落的交通核、门厅、餐饮吧,商店等构 成。各个入口空间独立布置,这种方式同时也实现了各个功能分区组团之间流线的明晰化。
居住组团 郊野公园组团
万科中心
中心组团 商业旅游中心
ocean view
海滨公园 组团
02 设计概念 Design concept
01 斯蒂芬·霍尔 Steven Holl
霍尔的设计哲学
建筑与基地:
一栋建筑的基地不仅仅是其概念的一部分,基地是建筑的物质及抽象的 基础。通过与场地的自然融合、通过聚集一种情境的意义,建筑超越其物 质和功能上的要求。建筑不是对地景的入侵而是为其做出解释,建筑和 基地之间应当建立起一种实验性的关系,一种形而上学的链接,一种诗意 的联系。[1]
剖面空间分析
架空空间 领结空间 接地空间 地下层会议空间 屋面绿化及露台
01 架空空间 Floating Space
由于规划限高的原因,东半部高24m西半部高35m。底部架空距地高度则分别为9m和15m整体上就像一个在 空中舞动的巨龙。在悬浮的建筑底部设计了若干垂挂玻璃体.使得整体向上的悬浮与局部向下的悬吊相映成趣, 单边的风景与360的视野互为补充。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