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国际商事代理法
11
斯普林诉GW铁路公司案
斯普林委托被告运输一批西红柿,因被告的船员罢 工,轮船延期,船到达中途港时已有部分腐烂,被告 就决定将西红柿全部就地出售。原告遂起诉要求被告 按目的地的市场价给付全部价金。法院认为,被告有 充足的时间与原告取得联系并获得指示。但却未与原 告联系。因此不认为被告享有客观需要的授权。被告 应当按照原告的要求赔偿。
12
五、事后追加的授权(追认) 代理人无权代理情形下,如果被代理人愿意接受该法律行为的后果,可 以对该法律行为进行追认。即为事后追加的授权。 构成追认必须符合下列 各项条件: 1.代理人在为法律行为时用的是被代理人的名义。 2.追认只能由为法律行为时已指明的被代理人作出。 3.被代理人必须在代理人为该法律行为时已取得了法律上人格的人。 4.追认时,被代理人必须已知或有理由知晓有关法律行为的基本内容。 5.追认必须在被代理人知晓代理一事后合理的时间内作出。 6.必须是对法律行为的全部而不是部分作出追认。 7.很多国家(或地区)一方面赋予被代理人追认权,另一方面又赋予了第三 人的撤销权,即第三人在知悉代理人缺乏代理权后,可以撤销向无权代理 人所为的意思表示。不过,第三人的撤销权必须在被代理人追认前行使。
10
E公司诉R公司案
E公司对R公司的授权范围是从波兰购买一批皮货。由于爆 发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在无法与E公司联系的情况下,R公司 便以高价卖出该批皮货并将所得的价款以E公司的名义存入银 行。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皮货价格猛涨。E公司指控R公司未经 授权出售其货物是侵权行为,为此要求R公司给予赔偿,R公 司则以存在客观需要的授权作为抗辩。 英国法院认为,皮货并不是一种不易保存或经储存即大大减 损其价值的物品,因此不能认为被告(R公司)有客观需要的代 理权,被告应对其越权行为所造成原告(E公司)的损失负责。
22
美国德克萨斯州上诉法院判定:当代理人在代理协议中具有 个人利益而违背其对被代理的诚信义务时,只要被代理人不完 全知道该代理人有关利益的所有事实,被代理人即有权撤销合 同;本案中的原告作为代理人有义务披露其所知的一切影响被 告决定的信息,原告在与另一位买主谈判中知道该块土地大大 超过被告的定价,原告对此未作披露即违背其对被告的诚信义 务,因此被告有权撤销合同。
4
第二节 国际商事代理权产生的根据
根据被代理人的授权方式,国际商事代理权可以分为五种类型: 一、明示授权 二、默示授权 三、表见授权(即表见代理) 四、客观需要的授权 五、事后追加的授权(追认)
5
一、明示授权 明示授权是指被代理人以口头或书面的形式明确地指定代 理人及其代理权限的行为。 授权可以采用列举授权方式,也可以采用概括授权方式。 但各国法律中都规定某些重大事项只能采用列举授权方式。
20
RML公司诉钻石公司案
钻石公司是泰国家具生产商,SML公司代理多家公司在英国 从事家具销售业务。双方达成代理协议。合作期一年,期满后 继续保持代理关系。SML公司代理的一家中国公司的家具因质 量问题,导致购买者对SML公司的集体诉讼。SML公司就把除 中国公司之外的其他业务转给SML公司的负责人新设立的RML 公司。后钻石公司通知SML和RML终止代理关系。因为佣金纠 纷,RML起诉钻石公司要求给与损害补偿。钻石公司以RML不 具有代理人资格,RML和SML代理多个与自己相竞争的被代理 人违反忠实义务提出抗辩,拒绝承担损害补偿责任。 英国法院认为代理多个相互竞争的被代理人的代理人仍受到 法律保护。钻石公司明知SML和RML公司代理多个与自己相竞 争的被代理人而没有提出异议,应视为钻石公司默示地同意这 种代理行为。
6
二、默示授权 默示授权是指明示授权之外,被代理人使代理人有合理根 据相信自己有代理权的行为。 代理人所依据的合理根据主要是行业习惯或被代理人的明示 授权。 海运的托运人在把货物交付某货运代理公司运输时,常常意 味着托运人允许该货代通过其他货运代理公司发运货物。 案例:某女士被任命为办公室行政人员,在办公室内的打印 机不能使用时就自行决定请人修理。嗣后公司以使用不当为由 要求该女士自行承担修理费。修理人起诉公司及该女士,法院 判决认为,公司没有证据证明女士有不当使用行为,因此由公 司承担。任命某人为办公室的行政人员即意味着其有义务使办 公设施运行良好。
法国《民法典》第1988条规定:以概括词句委任者,仅包括管理行为; 委任如有关所有权转让、抵押权或其他所有权行为的设定时,以明示授权 为之。 中国《民事诉讼法》第五十九条:委托他人代为诉讼,必须向人民法院 提交由委托人签名或者盖章的授权委托书。授权委托书必须记明委托事项 和权限。诉讼代理人代为承认、放弃、变更诉讼请求,进行和解,提起反 诉或者上诉,必须有委托人的特别授权。
15
(一)被代理人对代理人的5项义务 1.支付佣金。 案例:泰隆公司诉中盛公司案 2.为确定佣金数额,被代理人有义务让代理人检查和核对其 账册。 3.偿还代理人因履行代理义务而产生的费用。 案例:士盟货运代理公司诉嘉嘉进出口公司案 4.与代理人合作以便利其履行义务。 5.为代理人提供安全的工作条件。
第三章国际商事代理法
1
第一节 国际商事代理概述
一、定义 指代理人按照被代理人的授权或法律规定,代表被代理人同 第三人签订国际商事合同或做其他有法律意义的国际商事行为, 由此产生的权利和义务直接对被代理人发生效力的服务。
代理关系
被代理人 代理人 以被代理人名义
合同关系
订立合同
第三人
2
二、国际商事代理的特征 1.被代理的行为是具有法律意义的行为。 2.国际商事代理的根据为被代理人的授权或法律规定。 3.代理行为产生的权利和义务直接对被代理人发生效力。 4.代理的行为在法律上具有可代理性。
7
三、表见授权(即表见代理) 表见授权是指被代理人使第三人有合理的根据相信代理人拥 有代理权的行为。 表见授权和默示授权是截然不同的两种“授权”。表见授权 制度主要是为了保护第三人的利益,而默示授权则主要是为了 保护代理人的利益。
8
出租车公司起诉某公司支付租金案 公司秘书经常以公司名义租用一家汽车出租公司的车辆为公 司办理业务,以往都是由秘书以公司名义来付账。后来,秘书 再次以公司名义租用一辆车运载一位妇人去乡间旅游,几天后, 秘书从该公司辞职。出租公司要求公司付款,公司认为秘书租 车带他夫人去乡间旅游是个人行为,公司不应付款。法院判决 公司应当付款。 第一能源公司诉匈牙利国际银行案 原告需要大量贷款。就找到被告的曼彻斯特分行的一个高级 经理。该经理表示需要伦敦总行董事会批准。后来该经理自信 该贷款能得到批准,就向原告书面表示能提供贷款,原告表示 接受。但总行董事会没有批准该贷款。原告提起诉讼,英国法 院认为原告有理由相信该贷款已经经过伦敦总行批准,因此被 代理人应当承担该经理的代理行为的法律后果:即提供贷款。
13
第三节 国际商事代理的法律关系
一、被代理人与代理人的关系 (一)被代理人对代理人的5项义务 (二)代理人对被代理人的6项义务 二、被代理人与代理人同第三人的关系 (一)合同关系 1.被代理人与第三人的合同关系 2.代理人对第三人的合同责任 (二)侵权关系 代理人就其侵权行为与代理人的关系 在国际商事领域,被代理人和代理人的关系一般为一种服务 合同关系,即被代理人与代理人是以协议来确定他们之间的权 利和义务关系的。
9
四、客观需要的授权 客观需要的授权是在某一当事人根据其他法律关系照管另一 当事人的财产,发生了为保存该财产而必须采取某种行动的紧 急情况时产生的。我国也承认客观需要的授权。 不过,英、美法院一般不轻易承认这种客观需要的授权规则, 除非代理人的行为具备了以下三个条件: 1.实施这种代理行为是客观上和商业上所必需的; 2.作出这种代理行为前无法与货主取得联系,从而无法得到 货主的指示; 3.代理作出的措施必须是出于善意,并且必须考虑到所有有 关当事人的利益。
18
(二)代理人对被代理人的6项义务 1.勤勉谨慎地履行代理职责。 2.服从被代理人的指示。 案例:盖雷文思诉B保险公司案(1996)——诉讼代理人代理人超越授权 3.忠实的义务。 一般不与被代理人竞争、不密谋私利、不泄露商业秘密、危机状况下诚 信处理代理事务。 案例: RML公司诉钻石公司案 4.申报账目。 5.披露与通知代理过程中的一切真实重要的事实,以便被代理人进一步作 出决策。 案例:偌蒙赛诉高邓案 6.不擅自将代理事务转委托给他人,除非是为了保护被代理人的利益。
19
盖雷文思诉B保险公司案(1996)
原告(格瑞文思)为其生意向被告购买了2万美元保险金额的 盗窃险保单,其后一窃贼光顾了其营业所,原告的损失超过了 2万美元。原告雇用了一名律师向被告索赔,但并没有与该律 师商定索赔数额。当该律师与被告达成1.8万关元赔偿和解协 议时,原告拒绝承认这一协议。原告接着聘请了另一名律师诉 向美国的印第安那州法院。 该州上诉法院于1996年最后判定被告与原告第一次聘请的 律师所达成的赔偿协议无效,其理由是:在法律代理服务业中, 委托人对律师的和解授权条款中一般暗示着最终的和解方案必 须征得原告的同意。 就是说,律师并不当然享有和对方达成和解协议的代理权。
17
案例:士盟货运代理分公司诉嘉嘉进出口公司案 被告委托原告出运两个集装箱从宁波到纽约。原告完成委托 事务后,共产生垫付费用7300美元和人民币2万元。双方协商 了付款时间但被告到期未付。原告起诉。 被告提出下列理由抗辩:1分公司无诉讼主体资格,2滞纳金 过高,3原告擅自转委托其他货运公司出运货物,4因原告过失 导致货物被海关扣押并罚款,5货物本可以核销退税,但原告 扣押单据无法办理遭受损失10多万。 法院认为:分公司能独立开展经营并办理工商登记有权起诉。 滞纳金具有惩罚性,约定较高也不应当调整。货运代理人委托 他人运输是交易惯例,转委托也没有损害被告利益。扣押罚款 和不能办理退税是与本案不同的法律关系,可另行起诉。
3
三、调整国际商事代理关系的法律规范
(一)国际法规范 1.国际公约 生效:欧共体《关于协调成员国自营商业代理人法指令》 未生效:《代理统一法公约》《代理合同统一法公约》《国际货物销售代 理公约》。 2.国际惯例 目前尚无专门适用于国际商事代理关系的国际惯例。 (二)国内法规范 调整国际商事代理关系的主要依靠国内法规范。 1大陆法 调整国际商事代理关系的法律规范仍然主要体现于民商法典 之中。也有一些国家制定了单行法。 2英美法 英国很早就出台了将判例成文化的制定法。 美国,由美国法律协会主编的《代理法重述》(第二次)经常成为美国法 官判案援引的根据。美国各州的公司法等单行法中也含有一些代理法性质 的规则。 3我国 《民法通则》和《合同法》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