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际交往关系中的距离保持适当的距离
下面为大家整理了人际交往关系中的距离,一起来看看吧
希望可以帮助到你。
人际交往关系中的距离1、亲密距离0-0.5米为亲密距离。
这是恋人之间、夫妻之间、父母子女
之间以及至爱亲朋之间的交往距离。
亲密距离又可分为近位和远位两种。
近位亲密距离在0-15厘米之间。
这是一个“亲密无间”的
距离空间,在这个空间内,人们可以尽情地表现爱抚、安慰、保
护等多种亲密情感。
在这个空间内,人们可以彼此肌肤相触,能
直接感受到对方的体温和气息。
恋人之间极希望处于这样的空间,在这样的空间里,双方都会感到幸福和快慰。
远位亲密距离大约在15-50厘米之间。
这是一个可以肩并肩、手挽手的空间,在这个空间里,人们可以谈论私事,说悄悄话。
在公众场合,只有至爱亲朋才能进入亲密距离这一空间。
大庭广众面前,除了客观上十分拥挤的场合以外,般异性之间
是绝不应进入这一空间的,否则就是对对方的不尊重即使因拥挤而被迫进入这一空间,也应尽量避免身体的任何部位触及对方,更不能将目光死盯在对方的身上。
2、个人距离 这是人际间隔上稍有分寸感的距离,已较少直接的身体接 触。
个人距离的近范围为 1.5〜2.5英尺(46〜76厘米)之间,正
好能相互亲切握手,友好交谈。
这是与熟人交往的空间。
陌生人 进入这个距离会构成对别人的侵犯。
个人距离的远范围是 4英尺(76〜122厘米)。
任何朋友和熟人都可以自由地进入这个 空间,不过,在通常情况下,较为融洽的熟人之间交往时保持的
距离更靠近远范围的近距离 (2.5英尺)一端,而陌生人之间谈话 则更靠近远范围的远距离(4 英尺)端。
境中使用,在正式社交场合则使用社交距离。
3、社交距离
这已超出了亲密或熟人的人际关系,
而是体现出一种社交性 或礼节上的较正式关系。
其近范围为
4〜7英尺(1.2〜2.1米), 般在工作环境和社交聚会上,
人们都保持这种程度的距离。
发中间没有放增加距离的茶几。
结果,客人自始至终都尽量靠到 沙发外侧扶手上,且身体也不得不常常后仰。
可见,不同的情境、 不同的关系需要有不同的人际距离。
距离与情境和关系不相对 应,会明显导致人出现心理不适感。
2.5 人际交往 中,亲密距离与个人距离通常都是在非正式社交情
次,一个外交会谈座位的安排出现了疏忽, 在两个并列的单人沙
社交距离的远范围为7〜12英尺(2.1〜3.7米),表现为
种更加正式的交往关系。
公司的经理们常用一个大而宽阔的办公
桌,并将来访者的座位放在离桌子一段距离的地方,这样与来访
者谈话时就能保持一定的距离。
如企业或国家领导人之间的谈判,工作招聘时的面谈,教授和大学生的论文答辩等等,往往都要隔一张桌子或保持一定距离,这样就增加了一种庄重的气氛。
在社交距离范围内,已经没有直接的身体接触,说话时,也
要适当提高声音,需要更充分的目光接触。
如果谈话者得不到对
方目光的支持,他(或她)会有强烈的被忽视、被拒绝的感受。
这时,相互间的目光接触已是交谈中不可缺免的感情交流形式了。
4、公众距离
这是公开演说时演说者与听众所保持的距离。
其近范围为
12〜25英尺(约3.7〜7.6米),远范围在25英尺之外。
这是
个几乎能容纳一切人的“门户开放”的空间,人们完全可以对处
于空间的其他人,“视而不见”,不予交往,因为相互之间未必
发生一定联系。
因此,这个空间的交往,大多是当众演讲之类,
当演讲者试图与一个特定的听众谈话时,他必须走下讲台,使两个人的距离缩短为个人距离或社交距离,才能够实现有效沟通。
显然,相互交往时空间距离的远近,是交往双方之间是否亲
近、是否喜欢、是否友好的重要标志。
因此,人们在交往时,选
择正确的距离是至关重要的。
上文为大家介绍的人际交往关系中的距离,你了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