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述小儿生长发育的规律和影响因素小儿生长发育的规律:⑴生长发育是一连续的、有阶段性的过程,生长发育在整个儿童时期不断进行,但各年龄阶段生长发育有一定的特点,不同年龄阶段生长速度不同。
⑵各系统器官生长发育不平衡,如神经系统发育较早,脑在生后2年发育较快;淋巴系统在儿童期迅速生长,于青春期前达高峰,以后逐渐下降;生殖系统发育较晚。
其它系统如心、肝、肾、肌肉的发育基本与体格生长相平行。
⑶生长发育遵循一定规律,由上到下、由近到远、由粗到细、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规律。
⑷生长发育的个体差异,儿童生长发育虽按一定总规律发展,但在一定范围内受遗传、环境的影响,存在着相当大的个体差异。
简述人工喂养中奶量的计算方法;婴儿:5个月,体重6公斤,缺乏母乳,需采用牛奶喂养,请为其制定每天喂养方案按乳儿每天所需总能量和总液量计算奶量:婴儿所需热量100~110Kcal/kg.d;水量为150ml/kg.d。
配方奶粉:是以牛乳为基础改造的奶制品,使宏量营养素成分尽量“接近”于人乳,适合于婴儿的消化能力和肾脏功能;添加一些重要的营养素;强化婴儿生长时所需要的微量营养素;使用时按年龄选用。
按规定调配的配方奶蛋白质与矿物质浓度接近人乳,只要奶量适当,总液量可满足需要。
配方奶粉摄入量:500Kcal/100g奶粉,100kcal/kg.d(RNI),∴奶粉摄入20g/kg.d。
全牛奶的家庭改建:稀释、加糖(每100ml牛乳中加蔗糖5~8克)、煮沸(达到消毒、蛋白变性目的)。
全牛奶喂养时,因蛋白质与矿物质浓度较高,应在两次之间加水,使奶与水量(总液量)达150ml/kg.d;家庭改建后牛奶摄入量:67Kcal/100ml,8%糖牛乳@100Kcal/100ml,∴牛奶摄入100ml/kg.d。
每日需要总热卡(110Kcal/kg.d):110×6 = 660 Kcal每日需要8%糖牛奶总量:每100ml牛奶产热100卡,故需要8%糖牛奶660毫升。
每日需要水分总量(150ml/kg.d):150×6 = 900ml。
除牛奶外应给水分;900-660 = 240毫升。
5个月婴儿每日喂奶5次,故每次喂奶为132毫升;水分可加入牛奶内或于每两次喂奶之间供给。
试述小儿体液平衡的特点:⑴体液总量与分布:年龄愈小,体液总量相对愈多,这主要是间质液的比例较高,而血浆和细胞内液量的比例则与成人相近。
⑵体液组成:小儿体液电解质组成与成人相似.但出生数日的新生儿,除血钠与成人相近外,血钾、氯、磷及乳酸根多偏高,碳酸氢根和钙较低。
⑶水的交换:儿童水的需要量大,交换率快,其主要原因为小儿生长发育快;活动量大、机体新陈代谢旺盛;摄人热量、蛋白质和经肾排出的溶质量均较高;体表面积大、呼吸频率快使不显性失水较成人多。
⑷体液调节功能差:缓冲系统、肺、肾及神经内分泌的调节功能均不如成人。
小儿液体疗法小儿液体疗法方式有口服补液和静脉补液;口服补液主要适用于轻度和中度脱水,无明显呕吐和腹胀者,主要用于补充累积损失和继续损失的液体。
静脉补液的适应症为:⑴口服补液适用于能口服且脱水不严重的急性腹泻病人;⑵静脉补液中度以上脱水或吐泻严重或腹胀者。
包括以下三个部分:A.累积损失量的补充:①液体量:根据脱水程度而定。
轻度脱水补给30~50ml/kg;中度脱水50~100ml/kg;重度脱水100~150ml/kg。
②液体种类:决定于脱水性质。
低渗性脱水补2/3张至等张含钠液,等渗脱水补1/2张至2/3张含钠液;高渗性脱水补1/3张至1/5张合钠液。
、③补液速度;累积损失于开始8~12小时补足。
伴有明显周围循环衰竭者应先用2:l等张含钠液20ml/kg于半小时至1小时内补入以迅速改善血循环和肾功能。
B.继续损失量的补充:按实际损失量估计,一般为10~40ml/kg/日,用1/3~l/2张含钠液于24小时内均匀滴入。
C.供给生理需要量:液量按60~80ml/kg/日,一般用生理维持液于补完累积损失量后12~16小时内均匀滴入或者口服。
液体疗法常用溶液的种类和成份如下:口服补液盐(ORS)其理论基础是基于小肠的Na+-葡萄糖偶联转运吸收机制,小肠上皮细胞刷状缘的膜上存在着Na+-葡萄糖共同载体,此载体上有Na+-葡萄糖两个结合位点,当Na+-葡萄糖同时与结合位点相结合时即能运转、并显著增加钠和水的吸收。
ORS适用于轻度和中度脱水,无明显呕吐和腹胀者,主要用于补充累积损失和继续损失的液体。
WHO推荐的口服补液盐中各种电解质浓度为Na+90mmol/L,K+20mmol/L,C1-80mmol/L,HCO3-30mmol/L,葡萄糖111mmol/L。
可用NaCl 3.5g,NaHCO32.5g,枸橼酸钾1.5g,葡萄糖20.0g,加水到1000ml配成。
其电解质的渗透压为220mmol/L,约(2/3张),总渗透压为310 mosm/L。
小儿腹泻病的补液。
总原则:先快后慢、先盐后糖、先浓后淡、见尿补钾总步骤:定量、定性、定时补液要求:一般累积损失在第一日即可完全纠正,第二天以后的补液可根据该日的继续损失和生理需要补充。
三补:见酸补碱, 见尿补钾, 见惊补钙三观察:尿量(3~4小时增多);酸中毒(6~12小时纠正);皮肤弹性(12小时恢复)⑴第一天补液①液体总量:包括累计损失、继续损失和生理需要量,一般轻度脱水约为90~120ml/kg、中度脱水约为120~150ml/kg、重度脱水约为150~180ml/kg,对少数营养不良,肺炎、心、肾功能不全的患儿尚应根据具体病情分别作较详细的计算。
②溶液种类:电解质和非电解质溶液全日容量比例,大约相当于等渗脱水用3:2:1液(1/2张);低渗脱水用4:3:2液(2/3张);高渗脱水用1:2液(1/3张)。
③补液方法与速度:口服补液:轻和中度脱水可以口服补液。
累积损失及继续损失可用ORS补给,生理需要量可通过进饮进食补充。
静脉补液:1)扩容阶段:重度脱水有明显周围循环障碍者,用2:1等张含钠液20ml/kg,于半小时至1小时内补入。
2)以补充累积损失为主的阶段:应用总量的一半,于8~12小时内补入,速度8~10m1/kg/小时。
高渗性脱水按5~8m1/kg/小时。
3)维持补液阶段:余量12~16小时内补入,速度稍慢,5ml/kg/小时。
④纠正酸中度:轻、中度酸中毒不必另行纠正。
重度酸中毒可按5%碳酸氢钠6m1/kg可提高CO2cp5mmo1/L(约10VOL%)⑤低钾血症处理:低钾时补钾需注意有尿或6小时内排过尿可补钾。
补钾量:一般按3~4mmol/kg/日(相当10%氯化钾2~3ml/kg/日)。
方法:补钾尽量口服,严重缺钾或呕吐频繁者可静脉滴注,氯化钾浓度不超过0.3%,速度慢,应在8小时以上。
⑥钙和镁的补充;低钙时用10%葡萄糖酸钙每次1~2ml/kg(最大量≤10ml),用10%葡萄糖稀释后静滴或慢推。
低镁时可用25%硫酸镁每次0.1mg/kg深部肌肉注射,每日3~4次,症状缓解后停用。
⑵第二天补液:一般补给生理需要量,按60~80ml/kg/日,用生理维持液。
若继续损失,酌情补充部分1/2~l/3张含钠液。
营并不良伴腹泻脱水时液体疗法⑴按实际体重补液,总量比计算量减少1/3;补充用积损失量常用2/3张溶液,输液速度每小时每公斤体重约3~5ml,重度脱水伴周围循环障碍者宜先扩充血容量,每次每公斤体重20ml,于1小时内静脉滴入。
⑵补钾:在扩充血容量后及时补钾,按每日每公斤体重0.2~0.3g(含口服量);静脉滴注浓度为0.3%;给钾时间7~10天。
⑶钙、镁的补充:宜早用补钙,尤其是对合并佝偻病者;有缺镁时,可给25%硫酸镁。
每次每公斤体重0.1~0.2ml,每日深部肌肉注射2次共l~2天。
⑷注意补充热量和蛋白质。
⑸如肝功能不好,纠正酸中毒宜用碳酸氢钠液。
小儿肺炎时的液体疗法。
⑴热量计算:每日每公斤体重50~60Kcal,水量每日每公斤体重60~80ml,高热喘息者不显性失水增多,总液量可偏多;重症肺炎有水、钠潴留倾向,且合并心功能不全,液量不宜多。
⑵输液成分:以2:1等张含钠液代替生理盐水,选用1/4~1/5张含钠液,可不必常规静脉补钾。
⑶补液速度:每小时每公斤体重3~5ml均匀滴注。
小儿年龄分期及各期特点(一)胎儿期:受孕到分娩,约40周(280天)。
受孕最初8周称胚胎期,8周后到出生前为胎儿期。
(二)新生儿期:出生后脐带结扎开始到足28天。
围生期:胎龄满28周(体重≥1000g)至出生后7足天。
1.加强护理,注意保暖,细心喂养,预防各种感染。
2.发病率、死亡率高,尤其生后第一周。
3.围生期死亡率是衡量产科新生儿科质量的重要标准。
(三)婴儿期:出生后到满1周岁。
1.小儿生长发育最迅速的时期,身长50→75cm,体重3→9kg.2.易发生消化不良和营养缺乏。
易患各种感染性疾病,应按时预防接种。
(四)幼儿期:1周岁后到满3周岁。
1.中枢神经系统发育加快2.活动能力增强,注意防止意外3.喂养指导。
传染病预防(五)学龄前期:3周岁后到6~7周岁。
(六)学龄期:从入小学起(6~7岁)到青春期(13~14岁)开始之前。
(七)青春期:女孩11、12岁到17、18岁;男孩13、14岁到18~20岁。
人工喂养:牛乳为最常用者1.牛奶(1)牛奶成分:酪蛋白为主,不易消化。
饱和脂肪酸多,乳糖少,加5~8%的糖。
矿物质成分较高,不利于新生儿、早产儿及肾功能差的婴儿。
牛奶含锌、铜较少,铁吸收率仅为人乳的1/5。
(2)牛奶制品:①全脂奶粉:重量1:8或体积1:4配制。
②蒸发乳:③酸奶:④婴儿配方奶粉:接近母乳。
⑤甜炼乳、麦乳精等不宜作为婴儿主食。
(3)牛乳量计算法(重点):一般按每日能量需要计算:婴儿每日能量需要(100~120kcal)/kg,需水分150ml/kg。
100ml 含8%糖的牛乳约能供应100kcal,故婴儿每日需加糖牛奶100~120ml/kg。
例如一个3个月婴儿,体重5公斤,每日需喂8%糖牛奶量为550ml,每日需水750ml,除牛乳外尚需分次供水200ml。
全日奶量可分为5次喂哺。
2.羊奶:叶酸含量极低,维生素B12也少,可引起巨红细胞性贫血。
3.代乳品:以大豆为主的代乳品,可作为3~4个月以上婴儿的代乳品。
按胎龄分类1.足月儿:指胎龄≥37周至<42周(259~293天)的新生儿。
2.早产儿:指胎龄<37周(259天)的新生儿。
3.过期产儿:指胎龄≥42周(294天)的新生儿。
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的鉴别1.生理性黄疸:生后2~5天出现黄疸,一般情况良好,足月儿在14天内消退,早产儿3~4周消退。
血清胆红素水平足月儿一般<205μmol/(12mg/dl),早产儿<257μmol/(15mg/d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