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最新工程地质勘察监理规划Ab00000

最新工程地质勘察监理规划Ab00000

工程地质勘察监理规划A b00000工程名称:海洋红港区起步工程编号: -01监理工作总结编制部门:海洋红港区起步工程(矿石码头区、通用码头区、航道区、防波堤及引堤区、围堰纳泥区)工可、初设及施工图阶段地质勘察和浅地层剖面仪勘察项目监理部编制人:编制日期:2010 年08月10 日大连港口建设监理咨询有限公司目录1 工程概况 (1)1.1工程概况 (1)1.2勘察目的、任务 (1)1.2.1勘察目的 (1)1.3勘察成果及工期要求 (2)2 监理工作简述 (2)2.3 监理的主要依据 (4)3 监理工作内容 (5)3.1工程地质勘察测量准备阶段的监理 (5)3.2工程地质勘察外业阶段的监理 (6)4 监理组织机构和人员配备 (7)4.1监理组织 (7)4.2现场监理机构设置及人员组成 (8)5.1总监理工程师职责 (8)5.2监理工程师职责 (9)6 工程地质勘察监理的方法、程序和会议制度 (9)6.1勘察监理的方法和手段 (9)6.2勘察测量监理工作的基本程序 (10)6.3勘察测量监理会议制度 (11)7 监理工作质量管理 (12)7.1工程地质勘察测量质量控制 (12)7.2监理资料管理 (13)7.3 监理工作质量保证措施 (15)8 监理设施及其管理规定 (16)8.1拟投入的监理设备 (16)8.2监理设备的管理 (16)1 工程概况1.1工程概况丹东海洋红起步工程位于辽宁省大连和丹东交界的大孤山镇、菩萨庙镇海域,其东北部为大洋河的入海口,西部为大连庄河海域。

起步工程共布置钻孔121个,共分5个地质分区,包括矿石码头区、通用码头区、航道区、防波堤及引堤区、围堰纳泥区等五个水工建筑区。

浅地层剖面仪勘察共布置2个探测区,探测区域一水深1~8m,包含码头、堆场围堰和防波堤区,测线按照网格状布置,网格密度为500*500m,共布置测线24条,总长度约121km;区域二水深1~17m,包含港池和航道区,布置测线3条,总长度74.43km。

两个测区共布置探测线27条,合计测线总长度约为195.43km。

1.2勘察目的、任务1.2.1勘察目的本次勘察目的是为了满足起步工程工可、初设、施工图各阶段的要求,勘察范围包括堆场区、航道区、围堰区、防波堤、码头区、港池区。

本次勘察采用浅地层剖面仪勘测和工程地质勘察联合调查的方法,目的是综合探明工程区的各土层的层位变化、岩面埋深、各土层的物理力学指标,为码头位置、航道选线、堆场地基处理、防波堤设计等提供可靠的地质资料和设计参数。

1.2.2勘察任务1)查明工程区域内的地形地貌、地质构造,各岩土层性质、厚度、分布规律、形成年代、成因类型及埋藏条件;查明不良地质现象及其特殊岩土地段的分布范围、发育程度和形成原因,并评价其对工程的危害程度。

2)重点查明各主要持力层及其下卧软弱层的分布特征、埋藏深度、厚度、工程地质性质和变化规律。

查明淤泥质土、粉质粘土、沙层、砾石、基岩等各岩土层的标高和埋深变化。

3)提供各土层的物理力学性质指标和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桩侧和桩端阻力。

4)查明场地内有无液化地层,并对液化可能性做出评价;划定场地土类型和类别,评价地震效应。

5)查明工程区内的沉船、炸弹、人工鱼礁等不明障碍物。

1.3勘察成果及工期要求工期30天,2010年7月25日开工,2010年8月3日完成并提交第一批16个钻孔(K4~K8、T1~T7 、M2、M5、M6、M8孔)中间成果,中标后30天内完成并提交最终成果报告。

为了保证工程的开工,勘察作业要在2010年7月25日开工,2010年8月3日前完成K4-K8,T1-T7, M2、M5、M6、M816个钻孔并提交中间成果,2010年8月13日前完成本工程的63个工可钻孔和浅剖测量,并提交工可勘察和浅剖测量的中间成果。

2010年8月23日前完成所有钻孔,提供工可勘察成果报告及其它孔的中间成果。

2010年8月31日前,提供最终勘察成果及浅剖成果报告(成果报告要求将规划期间勘察钻孔一并纳入分析)。

经监理审核合格后报业主组织对本工程的评审。

2 监理工作简述2010年7月22日监理人员于大连港集团总部同业主第一次会面,接受业主有关海洋红港区起步工程对监理人员的集体要求,其中包括7月25日为开工日,8月3日提交中间成果,8月23日提交正式成果报告。

2010年7月26日监理3人进入海洋红港口勘察现场,当天即由张善庭总监理工程师主持召开了第一次工地例会。

2010年7月27日勘察单位正式开始对海洋红海域进行勘探,监理人员上船全程进行旁站检查。

2010年8月3日勘察单位提交了第一批K4,K6-K8,T1-T7,总计11各孔的中间成果资料。

截止到2010年8月9日共计完成22个孔。

现场监理部具体完成工作如下:1·勘察监理外业阶段质量安全控制1、安排两名监理人员全程跟踪旁站监督检查。

具体内容如下⑴校对孔口坐标,高程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⑵检查勘探船只,机具,测试仪器等设备的使用情况。

⑶检查取样质量,数量是否符合技术规格书要求。

⑷标准灌入试验操作是否符合技术要求。

⑸地层描述情况是否具体,详细,准确。

⑹原始记录内容,格式等是否标准化。

⑺岩芯采取率及岩芯照片是否规范。

⑻海上作业人员安全是否有保障。

⑼现场旁站检查拍照。

2、旁站检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监理人员及时给予纠正。

例如规范使用记录表格,记录内容的书写格式等并且要求一律采用标准签字笔记录。

3、针对野外现场影响质量较大的问题监理工程师及时下发监理通知单并要求勘察单位整改。

4、监理人员上船检查7次,占作业天数的88%,共旁站20各孔,形成旁站记录7份,占完成总数的91%。

5、监理人员在风浪影响不能施工的天气到现场实验室巡视,检查,旁站。

检查实验仪器,人员资质及操作过程,对第一结点11个孔的10项常规物理指标,6项常规力学指标进行旁站监督并形成旁站记录一份。

2·勘察监理内业工作1、总监理工程师编制《工程地质勘察监理规划》 1份2、总监理工程师编制《工程地质勘察监理细则》 1份3、监理主持召开工地例会和专题会议共形成会议记录 4分1)7月27日工地例会会议纪要2)8月03日工地例会会议纪要3)8月10日工地例会会议纪要4)专题会议纪要4、参加勘察单位技术交底会议,安全专项会议各 1 次。

5审查,批复海洋红港区起步工程勘察《工程地质勘察大纲》2次∕份6审查,批复主要进场人员报审表 1份7审核主要进场机械设备报验表2次∕份8进度计划调整报审表1份9审查,审批安全专项施工方案1份10批复工程地质勘察业务联系单7份1)编号:B1-7-1事由:丹东海洋红港区勘察现场急需解决问题2)编号:B1-7-2事由:丹东海洋红港区起步工程勘察,受到当地养殖渔民阻挠,提请业主尽快解决3)编号:B1-7-3事由:丹东海洋红港区起步工程勘察受养殖影响严重,提请业主协助解决4)编号:B1-7-4事由:丹东海洋红港区起步工程勘察,补充1钻孔5)编号:B1-7-5事由:按照业主要求,提交该项目赶工措施6)编号:B1-7-6事由:关于开展施工图阶段钻孔的建议和申请7)编号:B1-7-7事由:关于养殖干扰协调的阶段性汇报和建议2.3 监理的主要依据1、《建设工程勘察设计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293号)。

2、国家和交通部制订的工程地质勘察、测试、试验规程、规范。

《港口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J240—97);《港口工程桩基规范》(JTJ254-98);《疏浚岩土分类标准》(JTJ/T320-96);《建筑工程地质钻探技术标准》(JGJ87-92);《水运工程测量规范》(JTJ203-2001);《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水运工程抗震设计规范》(JTJ225-98);《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50123-1999);《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GB/T18314-2001)。

3、本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及其批复意见。

4、工程勘察设计合同。

5、中标通知书。

6、工程地质勘察监理合同(协议)。

3 监理工作内容3.1工程地质勘察测量准备阶段的监理1、勘察单位或建设单位应提供监理工作范围内的勘察设计文件及审查批复意见。

为监理人员熟悉上述文件内容提供便利。

2、审查勘察单位现场项目管理机构的质量管理体系、技术管理体系和质量保证体系,各项质量与技术管理制度、上岗人员资格,并作出书面评价。

3、审查勘察单位的勘察大纲,投入机具设备的数量、质量,相关仪器、设备的标定情况,现场工作环境条件等,并作出书面评价。

4、监理人员将对勘察单位提交的《开工报告》进行审查,具备开工必须的人员、物资、设备条件时,由总监理工程师签发开工报告,并报建设单位。

5、工程地质勘察项目开工前,监理人员将参加由建设单位组织的第一次工地例会。

工地例会应包括下列内容:1)建设单位、勘察单位和监理单位分别介绍各自驻现场的机构、人员及其分工。

2)建设单位根据监理合同宣布对总监理工程师的授权。

3)建设单位介绍项目概况及外部环境条件。

4)勘察单位介绍项目的主要地质条件,勘察工程的工作程序和流程,勘察工作的准备情况。

5)总监理工程师提出对本工程进度、质量、投资及安全等管理要求。

6)研究确定各方在勘察过程中参加工地例会的主要人员,召开工地例会的周期、地点及主要议题。

3.2工程地质勘察外业阶段的监理3.2.1勘察作业的监理3.2.1.1.钻探勘探的监理1、审核所采用的钻探设备是否符合勘探技术要求。

监理开工前检查。

2、核对孔位、孔口高程、钻进方法、钻探记录、岩性分层及描述、终孔深度。

监理上船时核对孔位坐标、孔口高程,检查钻进方法,查看原始记录,结合现场岩芯及记录对岩性分层及描述是否正确进行检查。

开孔、终孔时监理工程师要在现场旁站。

3、监督勘察单位的专业人员是否到现场鉴定、核对岩心。

监理上船检查时检查专业人员是否到场。

4、检查孔内取样和测试设备是否满足技术要求,操作方法是否正确;检查取样及封装质量;审核测试数据是否正确。

测试设备开工前检查,取样及封装质量上船时抽查。

5、检查操作安全制度及现场执行情况。

开工前检查是否有安全管理制度,上船时检查现场作业是否安全。

6、对重要的钻孔或钻孔中的关键段落将重点核查,必要时将采取旁站的方式进行监理。

对本工程的第一批16个钻孔进行旁站监理,对取样孔进行旁站监理。

7、钻进过程中或终孔前,监理人员认为未达目的或不满足技术要求时,应及时提出处理意见,并督促勘察单位完成。

3.2.1.2 原位测试的监理1、检查原位测试设备是否满足勘探技术要求,工作前是否经过标定。

开工前检查。

2、检查孔位、孔口高程、测试方法和操作过程是否符合技术要求及相关规程的规定。

上船时检查。

3、检查资料整理及采用的公式是否符合规范要求,与其他试验方法取得的参数对比是否合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