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9高考作文训练及范文

2019高考作文训练及范文

2019高考作文训练及范文郑州三检漫画作文:屈原是谁?作文题阅读下面的漫画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60分)要求:结合材料的内容和寓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审题这是一道漫画作文,漫画是考生构思立意的基础。

命题紧扣现实,符合立德树人的高考命题理念。

屈原是世界级历史文化名人,然而对于“屈原是谁”这个问题,画面中四个年轻人给出的答案竟匪夷所思。

漫画揭示了年轻一代对历史文化名人和传统文化知之甚少的现状,他们不知自己传统文化知识贫乏竟还洋洋自得,实在令人痛心。

漫画中年轻人不知道“屈原是谁”,折射的是当下的一种现象,考生须立足这一基础,由表及里,由浅入深,透过现象探究本质,思考“传统文化”传承中出现如此尴尬的现状的原因,探究“年轻人”传统文化知识过度贫乏的原因。

对于“屈原是谁”这个问题,四个年轻人的回答具有很强的时代特征,暗示考生审题立意时要有当下意识,要立足于今天这样一个时代,不可脱离当前时代来谈“传统文化”的传承。

考生可以站在“传统文化”的角度,谈传统文化的传承问题。

如传统文化在传承中为何会遭遇如此尴尬的现状;如何才能更好地传承传统文化;在传承传统文化中学校、家庭、社会各应该负什么责任;在外来文化和娱乐文化的冲击下,如何更好地传播传统文化等。

也可以站在“不了解传统文化的年轻人”的角度,探究他们不了解传统文化的原因,及如何对他们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等。

“传统文化”内涵丰富,中华文化博大精深,诗词曲赋、民族音乐、地方戏曲、中医中药、刺绣服饰、曲艺评弹、书法国画、陶瓷玉雕等,只要和传统文化传承有关的内容,均可以作为写作素材。

另外,从“年轻人”的角度来说,导致他们对传统文化漠视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传统文化和当前快速发展的时代距离较远,传统文化本身晦涩难懂不易传播,外来文化的强势冲击,年轻人的浮躁心理,经济建设背景下生存压力过大导致年轻人无暇顾及传统文化等。

考生可以选择议论文,侧重于思考与分析;也可以选择记叙文,将自己要表达的道理寄寓在对传播、传承传统文化事例的叙述中,且在篇末点题,卒章显志。

这是一道以漫画为材料的作文题,综合考查了考生的读图能力、观察能力、联想能力、思辨能力、写作能力和文化积淀及社会关切。

画面内容贴近高中生的生活和现实,具有极强的时代感,在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今天,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即将升入大学的高中生对此有何认识,有何思考,有何责任,有何担当,是十分需要思考的。

参考立意切题立意:1.增强文化认同,弘扬民族文化。

2.树立文化自信,传播传统文化。

3.弘扬传统文化,我们责无旁贷。

4.向年轻一代传播传统文化刻不容缓。

5.学校、家庭、社会应携起手来,营造传承传统文化的良性环境。

偏题立意:1.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是因为立场不同或角度不同而有不同的看法,且都有一定的合理性,而漫画中的四个年轻人却是胡乱猜测,错误荒诞)2.要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

(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是建立在一定的知识储备和认知思辨上的,此立意脱离漫画寓意)3.年轻人应该如何实现自身发展。

(题目太大,没有扣“传统文化”的主题)范文12、正视尴尬析原因,加强传播齐努力吃着粽子长大的年轻人竟然会误认为屈原是歌手、厨子、医生、运动员。

这尴尬的一幕无异于“法国人不知道拿破仑,美国人不知道华盛顿”。

漫画内容虽然夸张,但折射出的问题不容忽视:年轻人传统文化知识贫乏的现状堪忧。

是什么导致了这尴尬的现状?是传统文化的日渐式微。

传统文化虽然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但因其年度久远而和现代生活有了一定的隔阂。

在当前的年轻人中,不知道寒食节、上元节的大有人在,不知道“天干、地支”的大有人在,说不全12属相的大有人在。

甚至有人在清明节放假时还会给亲友发“节日快乐”的祝福短信。

年轻人传统文化知识如此贫乏,如果任其发展下去,“数典忘祖”之历史闹剧将会重演。

是外来文化的强势冲击。

现在年轻人中有很多“漫威”迷,前一段《复仇者联盟4:终局之战》午夜首映,“漫威粉”竟不顾第二天的上学和上班,抢票抢到使售票系统瘫痪。

随着前几年日韩影视剧在中国的大量上映,日韩音乐、日韩服饰在中国也开始大肆流行,90后中哈韩哈日现象严重,有的年轻人头发染得五颜六色,衣着怪异。

在外来文化的强势冲击下,年轻人容易丧失自我,人生观和世界观错位,对国家和民族的认同感变得淡漠。

是重理轻文带来的危害。

在学理科将来好就业的实用主义影响下,我国高校里的理科大军对人文类课程极不重视,长此以往必然导致学生的畸形发展、人文知识营养不良的状况。

人的发展需要人文精神的关怀,这就要求我们应以学生终生发展为本,培养出既具有缜密严谨、求异创新的科学素养,又具备高尚的道德情操、正确的价值观念、积极的人生态度、良好的文化气质等人文素养的人才。

基于此,对年轻人乃至全社会加强传统文化教育刻不容缓。

加强传统文化教育,国家正有所作为,“经典咏流传”“诗词大会”等文化类节目的强势上映,增加“清明节”和“端午节”两个假日,不提倡过“圣诞节”等西方节日。

学校正有所作为,“京剧进校园”的大范围推进,校园“经典诵读”的持续开展,“我们的节日”等的文化宣传。

个人也可以有所作为,冯骥才老师多年来对民俗的研究和宣传,樊锦诗开发的“数字敦煌”宣传平台,“京剧偶像”王佩瑜传播京剧文化的积极行动。

“为者常成,行者常至。

”传统文化无处不在,传播方式更是多样,相信只要用心,你我也能成为传播传统文化的达人。

我们更要坚信,到那时“屈原是谁”的尴尬闹剧将在中华大地永远绝迹。

十一、如何看待“流量明星”的迅速走红与“大师”的“再无分解”作文题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文章。

材料一:《偶像练习生》中C位出道的蔡徐坤,五个月内微博粉丝破千万;《创造101》中堪称“话题流量担当”的杨超越,在节目播出期间登上热搜不下20次。

信息高速传播的互联网时代,“流量为王”已成为许多人信奉的法则,“流量明星”也被粉丝和资本捧上了神坛。

材料二:2018年被称为“大师陨落”的一年。

国学再无饶宗颐,宇宙再无霍金,评书再无单田芳,漫威再无斯坦李……有人评价“大师已去,妙音犹存”,有人感叹“大师言归正传,下回再无分解”。

这是对大师的肯定与缅怀,更是公众在“流量文化”的娱乐喧嚣中,对经典作品和大师品格的渴求与呼唤。

在“流量经济”“快餐文化”的大潮中,面对“流量明星”的迅速走红与“大师”的“再无分解”,作为新时代的青年,你有着怎样的感触与思考?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审题:这是一则时事组合性质的材料,核心是两则材料的比较,且在两则材料后有出题人的简单总结。

两则材料一是命题人对“流量明星”被粉丝和资本捧上了神坛的思考,一是对2018年所陨落的大师的肯定与缅怀,对经典作品和大师品格的渴求与呼唤。

“在‘流量经济’‘快餐文化’的大潮中”,这句话暗示考生在审题立意时不得脱离时代背景;面对“流量明星”的迅速走红与“大师”的“再无分解”,作为新时代的青年,你有着怎样的感触与思考”,暗示考生立意的大方向。

命题人对第二则材料带有明显的价值评价倾向,“有人评价‘大师已去,妙音犹存’,有人感叹‘大师言归正传,下回再无分解’。

这是对大师的肯定与缅怀,更是公众在‘流量文化’的娱乐喧嚣中,对经典作品和大师品格的渴求与呼唤”,无论是辩证立意、主次立意还是非此即彼型立意,考生都需要对“大师”“精神的厚重”“厚积薄发”或“精深钻研”做出正面肯定,审题立意行文时不可在第二则材料的价值判断上与命题人对立。

“面对‘流量明星’的迅速走红与‘大师’的‘再无分解’,作为新时代的青年,你有着怎样的感触与思考”,这句话暗示考生构思时要立足整体材料进行比较,进行辩证立意,体现自己的思考权衡和选择;针对材料做出思考,不能偏颇、片面、狭隘。

参考立意切题立意:1.融入时代的同时需塑造高贵灵魂。

2.时代的“快”和精神的“厚”从不矛盾。

3.保持理性,不被浮躁之风掩埋。

4.不急功近利,厚积薄发以达大成。

5.借力流量文化,传承大师典范。

……偏题立意:1.坦然面对生命的逝去。

2.做理性网民。

3.大师之大在成就之大。

4.新时代需要奋斗。

5.不可C位出道。

……范文13、轻舟可乘浪,远行需巨帆流量时代大浪翻涌,潮头明星自是万众瞩目。

左有蔡徐坤五个月微博粉丝破千万,右有杨超越频上微博热搜,被粉丝和资本捧上神坛。

有人为之站台,力赞“快餐文化”“流量为王”;有人痛心疾首,为“大师陨落无人问,流量明星天下知”而黯然伤神。

时代大势非个人所能抗拒,在“流量文化”大潮下如何为人、做事则需每个人认真思考。

时人诟病流量明星,大多非议其成名之速、作品之寡、名利收益之丰,而将经年深研、才高品淳的大师与其进行比较。

比较之下,有识之士不免生出对时代浮躁的担忧:当时代的“快”疾速席卷之际,精神的“厚”是否还为人不疑、为人推重、为人操持?当流量明星呈现给世人“娱乐成名天下知”的榜样后,是否还有人愿意在其他领域皓首穷研?当轻舟乘势直上万重高峰时,艨艟巨舰的建造者是否会撇下工具,急欲登舟,以至于经年之后再无远航大舟可行?娱乐时代之所以被称为“快餐文化”,在于它极强的可替代性。

一代代流量明星前后相继,后浪推涌前浪,前浪转瞬便消失在新观众的眼前,湮没以至无闻。

流量并不为名声奠基,它只是拥舟之水,待下一浪头涌来,新的轻舟登顶,旧舟便再无行远之可能。

值得忧虑的是:观众往往只注意到一拨拨的轻舟彩旗招摇,从而跃跃欲试,再无人愿意修巨舰,厚积而薄发。

长此以往,巨舰何在?时代的中流砥柱何在?名实相符的大师何在?欲成巨舰,精神之厚需要推重,理性之思不可不存。

当我们慷慨融入时代潮流后,仍需努力塑造高贵灵魂。

需知作品是名声之基,不可虚立“人设”,只图一时名利;品行是行远之基,不可随波逐流,在追随中虚掷半生。

域外有霍金身陷一隅,仍思接宇宙;斯坦李苦心孤诣,画纵漫威宇宙。

国内有单田芳一生钻研,将评书“末技”带入千家万户。

厚积薄发值得坚信,专注于事业本身才是为人、做事的题中之义。

时代巨浪翻涌,除娱乐外有众多领域值得投身;想要高蹈远行,必须致力精深。

青年当胸怀慷慨,思虑远大。

投身时代而不为浮躁表象所惑,修艺修身而成有用有为之人。

不为轻舟高举所惑,厚积深研,成一方行远巨舟。

范文14、时代需要流量,更需要大师一面是流量经济下话题担当的C位明星,一面是娱乐喧嚣下妙音犹存的已殁大师,这时代从来都是如此,就像既有远在江湖流浪的大师,也有高居殿堂的小丑。

众语喧哗的背后,我们需要冷静发问:这时代究竟需要什么?尼采说过:“没有可怕的深度,就没有美丽的水面。

”捧上了神坛的流量明星的确会在水面泛起涟漪,但荡漾之后,水面终归于平静。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