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临床输血知识培训课件

临床输血知识培训课件


二、 成分输血的临床应用 1.红细胞
冰冻红细胞
• 用甘油做冷冻保护剂于低温保存。 • 使用前解冻并用生理盐水洗涤以脱甘油。 • 去甘油的红细胞再用生理盐水作悬浮液。 • 该制品主要用于: ✓ 稀有血型病人输血; ✓ 自身血长期保存。 ✓ 一般认为输2或3个单位该制品可提升Hb10g/
✓ 因反复输血或妊娠已产生抗体引起非溶血性发 热反应的病人;
✓ 器官移植,特别是造血干细胞移植病人;
✓ 需要反复输血的病人应从第一次输血起就选用 本制品。
✓ 一般认为输2个单位该制品约可提升Hb10/L。
二、 成分输血的临床应用
1.红细胞
洗涤红细胞
• 将全血或添加剂红细胞用生理盐水洗涤3~6次,最后 加少量生理盐水即制成。
• 成分输血:就是应用物理方法将血液中 各种有效成分分离出来,分别制成高纯 度的制品。临床根据患者病情的需要, 选择足够剂量的高纯度血液成分进行输 注。
• 优点:提高输血疗效,减少输血反应; 合理使用,经济节约。
二、成分输血的临床应用
血液制品的分类:
200mL全血
红细胞 (一个单位) 白细胞 血小板 (1个单位) 血浆 (100ml) 冷沉淀 (0.5个单位)
为—(35天)
一 全血
3.新鲜全血:(在4℃保存下)
5天以内的ACD全血 10天以内的CPD全血
均视为新鲜全血
一 全血
4.血液成分变化(全血并不全) • 保存液是针对红细胞设计的,4℃只能保
存红细胞,对其他成分无保存作用。 • 血小板离体后需要在22±2℃振荡条件下
保存。一天后丧失功能。 • 白细胞中的粒细胞是短命细胞,离体后8
体,引起非溶血性发热性输血反应。 对某些患者可引起循环过重而心力衰竭。 过量输注可引起中毒反应(含高浓度的抗凝剂、
酸、钾、氨等) 全血内的各成分相对含量少,达不到预期的疗
效。
一 全血
7.全血的输注剂量与方法: • 输注剂量:
✓ 以Hb的增加来衡量,输血总量及间隔时间应根 据患者病情而定。
• 输注方法:
主要内容
一 全血输注 二 成分血的临床应用 三 临床用血要求 四 临床输血操作规范 五 临床输血急诊流程 六 输血中常见问题
一 全血
1.全血的概念 2.库存全血 3.新鲜全血 4.血液成分变化 5.优点与适应症 6.全血的缺点 7.全血的输注剂量
一 全血
1.概念 • 200ml全血=1个单位。 • 全血输注就是直接将全血制品输注给患
成人:1U可提升5g/L,一般4~6U; 儿童:红悬液(ml)=欲增加Hb量×体重(kg) ×0.3 新生儿:15ml/kg 早产儿:5~10ml/kg.
二、 成分输血的临床应用 1.红细胞
▪ 红细胞主要用于:
✓ 增加运氧能力。用于各种急、慢性失血、
小儿老人输血、高钾血症、肝肾心功能
障碍者输血;
二、 成分输血的临床应用 1.红细胞
者进行替代性治疗。 • 全血是指血液的全部成分(由各种血细
胞和血浆组成),将血液采入含有抗凝 剂和保存液的容器中,不做任何加工。
一 全血
2.库存全血
ACD:枸盐酸-枸盐酸钠-葡萄糖保存液全血(21天) CPD:枸盐酸-枸盐酸钠-磷酸二氢钠-葡萄糖保存液
全血为--(28天) ADCA(ACD-腺嘌呤)和CPDA(CPD-腺嘌呤)全血
• 该制.品通过洗涤已去除98﹪以上的血浆蛋白和80﹪以 上的白细胞。
• 该制品主要用于:
✓ 输入全血性休克等;
✓ 肝、肾功能障碍及高钾血症需要输血病人;
✓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及PNH病人。
✓ 理论上输3个单位该制品可提升Hb10g/L(洗涤损失了 部分红细胞)。
✓ 全血输注原则是同型输注 包括ABO血型(正反定型)、Rh(D)血型
✓ 时间要求—血液从血库冰箱取出后,一单位血 液控制在30~40分钟输完较适宜。
二、 成分输血的临床应用
• 概念 • 成分血制品的分类 1.红细胞 2.白细胞 3.血浆 4.血小板 5.冷沉淀
二、 成分输血的临床应用 (概念)
小时功能丧失,很难保存。 • 凝血因子Ⅷ和Ⅴ不稳定,需要在﹣18℃
以下保存。
一 全血
5.全血的优点与适应症 优点:全血中含有红细胞,稳定的凝血
因子和血浆蛋白等有效成分。 适应症:适用于严重急性失血和换血治
疗等。
一 全血
6.全血的缺点:
易引起输血过敏反应(血浆) 全血中的WBC\PLT\血浆蛋白可以致敏患者机
临床输血知识培训
2015-10-22
检验科 冯振通
血型小常识
• ABO血型在1902年由卡尔.兰德斯坦纳发现。他将采集 的三十个同事样本做交叉实验,发现有的样本成功混 合,有的却发生凝结,于是领悟出人类具有ABO不同 的血型物质。
• RBC表面抗原可以分为23个血型系统,245个抗原; • PLT有24个抗原; • 人类白细胞抗原(HLA)表型特异性100多种,等位基因
红细胞制品
▪ 悬浮红细胞 ▪ 浓缩红细胞(HCT:0.7-0.8) ▪ 少白细胞的红细胞(去白膜法和过滤法制备) ▪ 洗涤红细胞 ▪ 辐照红细胞 ▪ 冰冻红细胞 ▪ 年轻红细胞(很少用)
二、 成分输血的临床应用 1.红细胞
少白细胞的红细胞 • 用去白膜法制备只能去除70﹪左右的白细胞; • 用过滤器制备法能去除99%以上的白细胞; • 该制品主要用于:
机器单采浓缩白细胞 机器单采浓缩血小板
二、 成分输血的临床应用 1.红细胞
• 红细胞悬液:目前最常用血液成分,由 全血经离心去除血浆后,加入适量红细 胞保存液(50ml)制成。红细胞保存(25 天),200ml全血制成1个单位悬浮红细 胞.
二、 成分输血的临床应用 1.红细胞
• RBC输注剂量:应根据临床具体病情决 定。一般情况下:
序列1972个。 • 不规则抗体:除ABO以外的抗体成为不规则抗体(如
Rh\MN\P\Kidd\Duffy等血型系统)。 • Rh恒河猴(Rhesus Macacus)外文名称的头两个字母,
由兰德斯坦纳等科学家在1940年发现。
交叉配血
• 概念:交叉配血试验包括主试 验和副试验两种。前者用受血 者血清与供血者红细胞悬液作 试验以发现受血者血清中是否 含有与供血者红细胞反应的抗 体。又称直接配合或主侧配合 ;后者则用供血者血清与受血 者红细胞作试验以发现供血者 血清中是否有不合抗体,又称 间接配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