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哲学辅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哲学辅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哲学辅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哲学专业培养具有较系统的哲学专业知识和较扎实的哲学理论基础及较高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素养,同时掌握广博的人文社会学科知识和一定的自然技术科学常识及外语、计算机等方面的实用技能,能够在教育研究机构、新闻出版机构、国家机关、企业等类单位里从事教学、研究、采编、策划、管理、宣传、公关、文秘等工作的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

二、培养要求
哲学专业毕业生应获得以下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扎实的哲学基础与哲学思维的基本能力。

①掌握哲学学学科的基本视角和概念体系,了解学科发展的历史和前景;
②具有坚实的哲学理论基础和素养;
③具有熟练的运用哲学思维去思考社会现实问题。

2.灵活运用哲学思维方式进行创新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①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批判意识,善于发现、提出问题,具有初步的哲学研究能力;
②具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的哲学知识分析和解释社会问题;
③具备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文献检索、分析和整理归纳的能力,具备将哲学理论与现代科学技术衔接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操守,了解和遵守行业基本规范。

①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具有良好的社会道德和文化修养;
②具有务实的工作态度和严谨的科学精神;
③熟悉哲学研究的方式,理解并遵守论文和调研报告撰写中的学术规范和伦理规范。

4.良好的沟通和协调能力。

①熟练掌握一门外语,能开展基本的涉外交流与合作,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文献;
②具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能自信、灵活地运用汉语进行交流、演讲和文字撰写;
③具有较强的社会交往能力、领导决策能力、沟通协调能力。

三、专业核心课程
哲学概论、中国哲学史、西方哲学史、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伦理学原理、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中国哲学经典、西方哲学经典、现代中国哲学、现代西方哲学、美学原理、科学哲学导论、宗教哲学导论等。

四、学分
辅修专业总学分31学分;
辅修专业学士学位总学分50学分
五、辅修专业课程安排表
六、辅修学士学位课程安排表
七、可接受名额:40人
八、学生申报的基本条件
我校2015、2016级对哲学专业有兴趣且在原专业学有余力的在校本科学生,可以报名辅修哲学专业和学位,辅修专业不设第一专业限制,但学生只能申请修读一个辅修专业或辅修学位,辅修学位仅限跨学科门类的学生修读。

九、报名方式
按学校规定的时间开始报名,采用现场提交申请的形式,提供纸质申请材料。

辅修专业和辅修学位总额不超过40人(优先满足辅修学位的申请者)。

报名地点:公管院教务办公室216
十、遴选办法
公管院哲学系组织教师对申报材料进行评估,根据条件,综合考察,择优选择。

十一、开课时间
开设时间原则上在晚上、周末或者暑假。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