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化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教师教育类)
一、业务培养目标
遵循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的原则,为中等学校培养具有良好的专业素养、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高尚的思想道德情操、健康的身体心理素质、较强学习实践能力和开拓创新精神的化学师资和卓越中学化学教师,为全国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培养优质的教学、科研、管理后备人才。
二、业务培养要求
通晓化学学科的基础知识,掌握化学基本原理,具有扎实的化学实验技能。
通过教师教育课程的学习和教学技能的训练,掌握化学教育的基本理论和技能,并具有从事化学教学研究以及教学管理的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无机化学、分析化学(含仪器分析)、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含结构
化学)以及化学工程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和基本实验技能;
2.熟悉教育法规和中学教学改革,掌握教育学、心理学、化学教学论等基本理论,具有过硬的教学技能和突出的教研能力,并能在化学教学、教学研究及教学改革的实践中灵活运用;
3.掌握一门外国语,具备中外文文献检索以及运用计算机等现代技术获取
相关信息的基本技能,了解化学的学科前沿、应用前景及发展动态;
4.掌握数学、物理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知识;了解相近专业及人文社科的
一般知识,具备较宽的知识面和一定的社会实践能力;
5.具备较强的实验动手能力、创新思维能力,懂得科学研究和应用开发的
一般方法。
三、学制与毕业学分
学制:本专业标准学制4年,实行弹性学制3~6年。
学分:总学分不低于160学分。
四、授予学位
授予理学学士学位。
五、课程设置与教学进程总体安排
*教育实习共17周,分别是:教学见习4周(在课程中),教学实习10周和教学研习3周(在课程中)。
2
(四)化学专业课程设置与教学时间及学分分配表1、
3、专业课程
注:(1)打﹡课程为本专业的核心课程。
(2)课程编码由教务处统一编制。
*课程编码由教务处统一编制
*教育实习共17周,分别是:教学见习4周(在课程中),教学实习10周和教学研习3周(在课程中)。
5、素质教育活动课程
校公选课,6学分,具体实施方案见《安徽师范大学本科生素质教育活动实施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