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五年级数学上册1 小数乘法第4课时 小数乘小数(2) (6)

五年级数学上册1 小数乘法第4课时 小数乘小数(2) (6)

编号:85989385000400012744523444276565
学校:施理本市模工同镇高录小校*
教师:英物记*
班级:启明星玖班*
第4课时小数乘小数(2)
▶教学内容
教科书P6例4,完成教科书P6“做一做”第1、2题和P9~10“练习二”第9~12题。

▶教学目标
1.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及算理,能正确计算稍复杂的小数乘小数,知道积的小数位数不够时应在前面用0补足再点小数点。

2.结合计算发现积和因数之间的大小关系,培养数感,增强估算和验算意识。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会用小数乘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稍复杂的小数乘法计算。

▶教学难点
积的小数位数不够的小数乘法。

▶教学准备
课件、练习纸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课件出示习题。

指名板演,全班练习。

师:小数乘整数以及小数乘小数是怎样计算的?
【学情预设】学生用竖式计算后回顾计算法则:小数乘整数与小数乘小数都是小数乘法,都是先按照整数乘法算出积,再点上小数点;点小数点时,看两个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师:同学们回答得很好,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小数乘小数。

[板书课题:小数乘小数(2)]
【设计意图】复习比较简单的小数乘法计算,回顾和巩固小数乘法计算的一般方法,
为学习稍复杂的小数乘法计算做好铺垫。

二、探究新知
1.教学教科书P6例4。

课件出示教科书P6例
4。

引导学生尝试计算,并小组交流。

师:计算时大家发现了什么?
【学情预设】学生先按一般方法计算,发现并引出问题:两个因数都是两位小数,
积应该是四位小数,乘得的积的小数位数不够怎么办?
全班讨论,得出结论:利用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乘得的积的小数
位数不够时,用0补足,再点小数点。

师生共同完成以下运算过程。

(板书运算过程)
教师提醒学生注意:第一,要数清楚两个因数中小数的总位数,弄清楚应补上几个
0;第二,确定积的小数点位置时,应先点上小数点,再把小数末尾的0去掉。

2.探究积与因数之间的大小关系。

(1)完成教科书P6“做一做”第1题。

指名板演,全班练习。

师:说一说,哪几题最容易出错?
【学情预设】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体验进行反思,重点分析后三题的计算需要注意
的问题,即积的小数位数不够的情形,其中第2、4小题还要注意把小数末尾的0去掉。

(2)完成教科书P6“做一做”第2题。

学生独立计算。

指导学生观察计算结果。

师:大家分别比较积和第一个因数的大小,发现了什么?
小组交流后汇报。

【学情预设】学生可以发现:在小数乘法中,第二个因数比1大时(左边4道题),
积比第一个因数大;第二个因数比1小时(右边4道题),积比第一个因数小。

师:这个规律怎样总结更为严密?
引导学生补充条件:这里的第一个因数不包括0。

【教学提示】
教学此题时,不
仅让学生学会计算,
更学会发现规律,并
逐步将规律表述完
整。

师生交流并板书: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大;一个数(0除外)乘小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小。

教师帮助学生小结:应用这个规律,可以初步判断积的计算是否正确。

【设计意图】教科书P6例4的教学关注小数乘法计算的难点,沟通知识间的联系,放手让学生自主发现问题,通过合作解决问题。

积与因数的大小关系规律的教学,一方面巩固了小数乘法计算,帮助学生全面掌握小数乘法,另一方面渗透了函数思想,培养了学生的数感,为后面学习验算奠定了基础。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科书P10“练习二”第12题。

要求学生不计算,直接填出结果并口答。

师:说一说,你是怎样判断的?
【学情预设】学生应用上面探索出的积与因数的大小关系的规律来进行判断。

如第1小题,因为0.9<1,所以756×0.9<756。

2.完成教科书P9“练习二”第9题。

(1)先说出三个图形的名称及面积计算公式,再列式计算。

(2)指名板演,全班练习。

(3)集中评价。

3.完成教科书P10“练习二”第11题。

(1)读题后让学生说出题中的数量关系“速度×时间=路程”,再列式计算。

(2)指名板演,全班练习。

(3)集中评价。

4.完成教科书P9“练习二”第10题。

要求学生去超市、水果店等地实际调查几种水果的单价,并计算总价后填表。

【设计意图】通过调研实践练习,把数学与生活联系起来,改变数据的呈现方式,让学生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四、课堂小结
师:这节课学习了什么内容?大家有什么收获?
根据学生回答,师小结:本节课我们继续学习了小数乘小数,知道了积的小数位数不够时要在前面用0补足。

还知道了积和因数的大小关系,并能初步运用这一规律对计算结果进行检验。

▶板书设计
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大;一个数(0除外)乘小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小。

▶教学反思
本节课教学稍复杂的小数乘法。

通过复习旧知识导入新课,让学生自主尝试、观察,发现问题,并通过小组讨论得出“积的小数位数不够”的解决办法,从而提升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在练习过程中,不是单纯让学生练习笔算乘法,而是注意渗透数学思想,让学生通过计算发现规律,掌握积与因数之间的大小关系,为后续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作业设计
见“状元成才路”系列丛书《创优作业100分》对应课时作业P4第一、二题。

一、想一想,填一填。

1.先按照整数乘法算出()×()的积,再点()。

2.两个因数0.18和0.06中一共有()位小数,就从积的()边起数出()位,点上小数点。

3.乘得的积的小数位数不够时,要在()面用()补足,再点上小数点。

二、列竖式计算。

0.45×0.12= 0.065×0.34= 0.36×0.055= 0.085×0.24=
参考答案
一、0.0108 两两四
1.18 6 小数点
2.四右四
3.前0
二、0.054 0.0221 0.0198 0.0204。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