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大便的次数和质地常常反映其消化功能的状况,家长若能重视对婴幼儿大便的质地、色样和次数的观察,正确地识别正常和异常的大便,有助于早期发现宝宝消化道的异常,为诊断疾病提供有价值的线索。
1、泡沫样大便偏食淀粉或糖类食物过多时,可使肠腔中食物增加发酵,产生的大便呈深棕色的水样便,并带有泡沫。
2、奇臭难闻大便偏食含蛋白质的食物过多时,这些蛋白质可中和胃里的胃酸,这样就降低了胃液的酸度,使蛋白质不能充分地消化吸收,再加上肠腔内细菌的分解代谢,这些宝宝的大便往往是奇臭难闻。
3、发亮大便进食脂肪过多时,在肠腔内会产生过多的脂肪酸刺激肠粘膜,使肠子的蠕动增加,结果产生淡黄色液状和量较多的大便,有时大便发亮,甚至可以在便盆内滑动。
4、绿色大便若大便呈绿色,粪便量少,黏液多,属饥饿性腹泻。
此外,有些吃配方奶的孩子,排出的粪便呈暗绿色,其原因是一般配方奶中都加入了一定量的铁质,这些铁质经过消化道,并与空气接触之后,就呈现为暗绿色。
5、蛋花汤样大便病毒性肠炎和致病性大肠杆菌性肠炎的小病人常常出现蛋花汤样大便。
6、豆腐渣样大便则常常见于霉菌引起的肠炎。
7、水样大便多见于食物中毒和急性肠炎。
8、灰白色大便各种原因所致的胆道阻塞病人会排出灰白色的大便。
医学上称陶土色大便。
此外,进食牛奶过多或糖过少,产生的脂肪酸与食物中的矿物质钙和镁相结合,形成脂肪皂,粪便也可呈现灰白色,质硬,并伴有臭味。
9、柏油样大便由于上消化道或小肠出血并在肠内停留时间较长,因红细胞破坏后,血红蛋白在肠道内与硫化物结合形成硫化亚铁,故粪便呈黑色;又由于硫化亚铁刺激肠粘膜分泌较多的黏液,而使粪便黑而发亮,故称为柏油样便,多见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胃炎所致的出血。
爱心提醒:正常人进食动物血、猪肝等含铁多的食物也可使粪便呈黑色,而服用铋剂、炭粉以及某些中药等药物也会使粪便变黑,但一般为灰黑色无光泽,做隐血试验阴性可帮助鉴别。
10、鲜红色血便血色鲜红不与粪便混合,仅黏附于粪便表面或于排便后有鲜血滴出或喷射出,提示为肛门或肛管疾病,如痔疮、肛裂、肠息肉和直肠肿瘤等引起的出血。
11、果酱样大便暗红色果酱样大便见于肠套叠;暗红色果酱样脓血便则见于阿米巴痢疾。
12、黏液脓性鲜血便常见于细菌性痢疾、空肠弯曲菌肠炎。
13、洗肉水样血便并有特殊的腥臭味见于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肠炎已解决收藏(18)蓝色北极熊宝宝年龄:4岁5个月宝宝性别:小男生来自:广东佛山提问:0-1岁宝宝排泄护理0提问时间:2009-08-13 00:25(幼儿3岁0月)解决时间:2009-08-21 05:021~2个月宝宝这个月宝宝的排泄护理依然会花费你大量的精力。
1.大便次数有差异母乳喂养的孩子大便次数仍然比较多,但每个孩子不尽相同,有的可以排6~7次,有的只有1~2次,个体差异越来越明显。
如果是母乳喂养,大便多呈黏稠的金黄色,可以带奶瓣,也可以呈绿色,但并不能说明是异常的。
牛乳喂养的孩子,大便多呈黄白色,也有的呈黄色。
暖语提示如果宝宝的大便常规检查有异常,医生诊断患有肠炎,应遵医嘱服用药物,不要自行服药,以免破坏肠道内环境,尤其不能乱用抗菌素。
2.大便溏稀莫惊慌有些宝宝的大便可能会夹杂着奶瓣或发绿、发稀,这不要紧,不要认为是孩子消化不良或患肠炎了。
只要孩子吃得好,腹部不胀,大便中没有过多的水分或便水分离的现象,就不是异常。
如果孩子大便稀少而绿,每次吃奶间隔时间缩短,好像总吃不饱似的,可能是母乳不足了。
但不要轻易添加奶粉,每天在同一时间测体重,记录每天体重增加值,如果每日体重增加少于20克,或5天体重增加少于100克,再试着添加一次奶粉。
观察孩子是否变得安静,距离下次吃奶时间是否延长了,如果是的话,每天添一次奶粉,5天后测体重如果增加了100克以上,甚至达到150~200克,证明是母乳不足导致大便溏稀发绿。
3.一吃就拉怎么办人们都说孩子是直肠子,一吃就拉。
妈妈把尿布换得干干净净,再把宝宝抱起来吃奶,还没吃几口,宝宝就大便了,妈妈会认为不正常,就给宝宝吃药。
遇到这种情况,不要急于换尿布,因为马上给宝宝换尿布不仅会打断了宝宝吃奶,由此导致宝宝吃奶不成顿;还会引起孩子把刚刚吃进的奶溢出来,加重溢乳程度;此外还会增加护理负担,可能在整个喂奶过程中拉几次,如果拉一次,就马上换,恐怕要换几次。
这样一次次折腾宝宝,中断喂奶是不好的。
所以,等到宝宝吃完奶再换。
如果睡着了,就先不要换尿布,如果没有睡着,等到拍嗝后再换(如果有溢乳习惯就不要换了)。
这样的孩子容易发生尿布疹,可在清洗臀部后,涂抹一些鞣酸软膏,防止臀红。
暖语提示从小养成宝宝爱整洁的好习惯很重要,每当宝宝大小便后,你应尽快来到宝宝身边,一边和宝宝说话,一边心平气和地为宝宝处理干净,这么做可以使宝宝很舒服,并有助于促进母子之间的感情。
2~3个月宝宝在这个月,你对宝宝的大便要学会闻味、辨色、观形,从而掌握宝宝的健康状况。
1.认真观察宝宝的大便宝宝的营养状况和消化吸收怎样,从宝宝的粪便就可观察和预测到。
可以说,宝宝的粪便是预测宝宝健康:状况的一个很好的凭据。
吃不同的食物,会排不同的粪便。
一般来讲,吃母乳的宝宝的粪便呈鸡蛋黄色,有轻微酸味,每天排便3~8次,比吃配方奶的宝宝排便次数要多。
吃配方奶的宝宝的粪便和吃母乳的宝宝的粪便相比,水分少,呈黏土状,且多为深黄色或绿色,每天排便2~4次,偶尔粪便中会混有白色粒状物,这是奶粉没有被完全吸收而形成的,不必担心。
母乳和配方奶混合吃的宝宝,因母乳和奶粉的比率不同,粪便的稀稠、颜色和气味也有所不同。
母乳吃得多的宝宝,粪便接近黄色且较稀,而奶粉吃得多的宝宝,粪便中会混有粒状物,每天排便4~5次。
懂得了这些,你就要注意观察宝宝每次排出的大便,发现宝宝粪便有异常,就要随时调理和治疗。
2.宝宝便秘怎么办3个月时的宝宝,极易发生便秘,以致引起宝宝排便时哭闹不止。
宝宝便秘的原因很多,最常见的是缺水。
特别是人工喂养的宝宝,因为牛奶中钙的含量较高,容易导致宝宝“上火”,如果水分补充不足,就会引起便秘。
所以,为了防止宝宝发生便秘,要多给宝宝喂些水,特别是在天气炎热的情况下,更要不时地给宝宝喂水。
也可在牛奶中加些白糖(100毫升牛奶中可加2~5克),白糖可软化大便,还可以给宝宝适当喂些菜水、果汁等。
如果宝宝便秘比较厉害,粪便积聚时间过长,不能自行排出时,可试着用小肥皂条蘸些水轻轻插入宝宝肛门刺激排便;或用小儿开塞露注入肛门,一般就能使宝宝顺利通便。
但以上两种方法对宝宝均有一定的刺激,而且容易让宝宝产生心理上的依赖,最好不要常用。
便秘严重时要请儿科医生诊治。
3~4个月宝宝在这个月,母乳喂养的婴儿大便一天可能5~6次,也可能变成了1~2次,甚至2天一次,这都不要紧,母乳喂养不像人工喂养那样均衡,乳量某天可能会少一些,某天可能会多一些,妈妈今天可能吃得多一些,明天可能吃得少一些,吃些生冷食品,都会影响宝宝的大便。
1.大便异常不要乱用药如果发现宝宝大便异常,你可把“不正常”的大便,带到医院进行化验。
不要轻易带宝宝到医院,以减少交叉感染。
药店推荐的药物,也不要轻易购买。
治疗肠道疾病的药物,可能会引起肠道内环境紊乱。
这个月的婴儿比较容易出现问题,同时这个时期也是父母容易乱用药的时候,因此,一定要避免。
一旦破坏了宝宝肠道内环境,调理起来是比较困难的。
防患于未然的根本方法就是不要乱投医,乱吃药。
2.小便次数随季节有变化宝宝夏季小便次数可能会少一些。
冬季可能会多一些,尿泡可能会小一些。
冬季尿到容器里的尿会发白,底部会有白色沉淀物,这是尿酸盐遇冷结晶,不是疾病。
你要给宝宝补充水,从而降低尿中尿酸盐浓度。
3.不要长时间把宝宝大便这个月的宝宝训练大便还太早。
对于小便泡大的,次数少的,喜欢让妈妈把尿的宝宝,你可以抱着宝宝把一把。
但如果宝宝不喜欢,一把就打挺,或越把越不尿,放下就尿,这样的宝宝不喜欢妈妈干预他尿尿,就不要把。
这样不仅会伤害宝宝的自尊心,而且到了该训练的月龄也训练不了了。
有的宝宝每天大便1~2次,因此可以在每天大便的时间把一把。
但要注意:不要长时间把宝宝大便,如果长时间让宝宝肛门控着,会增加脱肛的危险。
暖语提示这个月的宝宝容易发生生理性腹泻,你要注意与肠炎鉴别。
不要自行使用非处方药,破坏肠道内环境。
大便里会有黏液样、痰样的东西,这是肠道细胞黏膜代谢脱落,或宝宝咽到消化道中的痰液随大便排出,不是痢疾。
4~5个月宝宝这个月要是你把精力用在训练宝宝大小便上,非常不明智。
如果宝宝排便很有规律,在不费劲的前提下,让宝宝少尿床或少换尿布,是很好的选择。
但如果在宝宝排便没有什么规律的情况下,那你就要费劲了。
1.宝宝还不能控制大小便宝宝排便时会用力,眼神发呆,脸憋得发红。
许多妈妈认为自己知道宝宝要大便了,就提前把宝宝抱起来,放在便盆上。
这是妈妈在护理宝宝时积累的经验,宝宝并不会告诉你“我要大小便”的信息。
因为这么大的宝宝,还不会控制大小便。
如果大便很软,宝宝在排便时没有什么表情,你又没有格外注意,就不会发现宝宝已经大便了。
如果别人和你说,她家的宝宝已经知道大便,不再拉床了,那仅是妈妈的感觉,并不是宝宝真能控制了。
2.晚上不要勤换尿布有的宝宝一晚上都不用换尿布,也不吃奶,这对父母和宝宝的休息都是很好的,因此你没必要把宝宝弄醒换尿布、把尿或喂奶。
如果宝宝因为不换尿布而发生臀部糜烂,出现尿布疹,你可以在夜里换一次尿布。
但如果因为换尿布而引起婴儿哭闹,不能很快入睡,就不要更换尿布,可睡前在臀部涂些鞣酸软膏,有效防止臀部糜烂。
3.大便改变属正常从这个月开始添加辅食的宝宝,大便会有些改变,可能会呈黑绿色或黄褐色,还可能会带些奶瓣,大便次数增多,有些发稀。
这都不算病态,是添加辅食的正常结果。
5~6个月宝宝在这个月,训练宝宝大小便还为时尚早,你需要做的是掌握宝宝的排便规律,并做好宝宝便秘的护理工作。
1.宝宝本月的排便规律宝宝到了第6个月,大小便也比以前有规律了。
一般来讲,大多数的宝宝每天排便1~2次,而用母乳喂养的宝宝可能排便次数相对多一些,有的宝宝每天多达4~5次。
这个月的宝宝基本上已经能够坐稳了,完全可以让他坐盆大小便。
2.不要把精力用在训练宝宝排便上这么大的婴儿还不会控制自己的大便,把便成功只是妈妈的经验,并不受宝宝的控制。
把便不会每次都如愿以偿,有的时候宝宝就是打挺,不让你把,可刚一放下,他就拉了。
虽然你很恼火,但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的。
不要把精力用在训练宝宝拉大便上,同样也不用训练宝宝解小便。
能够把到便盆中,就把一把;一时不能,也很正常。
邻居能成功把宝宝大小便了,你也不必着急,那也不是宝宝自己控制了大小便,无非是妈妈投入了精力。
如果把更多的精力和时间用到和宝宝玩,带宝宝到户外活动上,比把大小便不知要重要多少倍。
3.宝宝便秘的护理母乳喂养儿本月大便次数还会保持一天4~5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