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学古诗词教学的核心价值及教学方法

小学古诗词教学的核心价值及教学方法

小学古诗词教学的核心价值及教学方法
一、古诗词教学的核心价值
1.传承中华民族文化
2.促进人的持续发展
——审美
——育德
——启智
《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
“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

” (总目标)小学阶段学生要求背诵古诗文160篇(首),其中课标推荐了70首古诗词。

二、古诗词教学的原则方法
1.走出“两个误区”
误区一:把理解诗意当成教学的全部
误区二:以为有深度才有内涵
2.明确“三项重点”
——诵读
——积累
——感受
诵读和想象是古诗词学习的主要方法和途径。

3.突出“三种意识”
人文素养意识:奠定传统文化的基石
学生主体意识:珍视学习古诗的兴趣
语文本体意识:突出语文学科的特点
4.处理“四个关系”
(1)讲解与感悟的关系
学习古诗词要淡化“讲”,强调“悟”。

“讲”易枯燥乏味,“悟”则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

学习诗词,要把握“悟”的基本的阅读要领——
一是读中“直觉”
二是“熟读成诵”
三是“模糊解读”
四是“想象画面”
古诗词“讲”在何时何处?
(2)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整体入手
局部深入
局部的深入始终离不开整体,始终与想象等活动紧密结合(3)语法、修辞与语感的关系
对于古诗词的押韵、平仄——诸如此类的文学常识和技巧在小学阶段没有必要涉及。

对于古诗词中常用的修辞手法——比喻、比拟、夸张、排比、借代、对偶、设问、反问、双关、互文等点到为止,主要是通过诵读体会其表达之效。

(4)本体与客体的关系
——把握好“背景知识”的度
——把握好“精读一首”与“略读一组”的度
5.落实“四个环节”
古诗词教学应摆脱“解诗意,明诗情”的桎梏,在读正确、读通顺的情况下,力求读懂,追求“情”字,在情意浓浓的氛围中入神吟咏,领略情韵;在感知文本的基础上大胆想象,感受情境;在拓展延伸、对比感悟中,体会意境。

(1)导入:未成曲调先有情
——用同类诗导入,激情——
——讲解轶事导入,激趣——
(2)通读:字字句句皆入心
读正确——扫除阅读障碍
——生字、生僻字、多音字及通假字等的音或义
——诗词表达形式上的特殊意义
——诗词语言内涵上的特殊意义
——诗词的“误读”
(3)品读:一字一句总关情
教师在古诗词教学时要引导学生品读诗词,尽可能地去感受美、体验美。

主读:给足时间读出“词意”
引导读:点拨方法读出“词情”
想象读:进入意境读出“词韵”
(4)吟咏:此情绵绵无绝期
——怎样读出诗味和意境
⏹读的时间得以保证:
给足时间注重实效,走出了朗读教学浮光掠影的误区
⏹读的情感基调定准:
定准调子讲究方法,走出了千篇一律技法训练的误区
⏹读的指导落实到位:
紧扣重点层次分明,走出了隔靴搔痒虚幻指导的误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