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古诗词教学方法
摘要】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应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
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
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
”古诗词中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对于小学生来讲,古诗词教学,不仅是传授知识,更是
塑造学生的思想和人格的重要途径;是为提升语文素养打下基础的关键阶段。
【关键词】古诗词教学小学?情感培养?方法
古典诗词博大精深,灿若星河,千百年来,滋润了多少代中国人。
古诗是我国传
统文化的精粹,经过千百年的沉淀,流传下来的能够选入小学课本呈现的古诗更
是其中的精髓,它能激发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热爱。
在我们小学课本中就收录
的诸多古诗词内容丰富深刻,情感积极健康,它们起着感染和净化学生心灵的作用。
但是在教学中又或多或少的存在着不足。
本文试着对古诗词的分析,从以下几方
面谈一些自己浅显的看法。
一、古诗词教学问题
1、枯燥单一的“演讲式”,课堂缺少活跃
“演讲式”俗称“填鸭式”,也就是满堂灌。
这种教学使得课堂死气沉沉,教师教的
辛苦,学生学的辛苦。
传统的古诗词教学分为释题目,知诗人;解难字,译全篇;说思想,齐背诵。
整个过程机械化,使原本内容丰富,意味深远的营养大餐被做成毫无
新意的小菜。
同时这种教学形式限制了学生创造力,扼杀了学生思维的灵性和生命
的活力,古诗词所隐藏着的美感被无情的摧残殆尽,课堂上缺乏美感,缺少情感的迸发。
2、学诗方法单一,破坏诗歌的整体性
教师在教授古诗词时,老是紧盯着课文,不敢越雷池半步,生怕节外生枝,生怕联
系一些课外知识、拓展相关古诗会浪费时间,完不成教学任务,采取一问一答,学
生们只知道回答,并未理解问题到底与诗词之间有何内在的联系,破坏了诗歌的
整体性,进而无法很好的领悟诗歌的意境。
3、关注角度狭隘,学诗兴趣下降
新课标中有明确的对于古诗文的篇目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也偏重对学生古诗词的“量”的积累,让学生大量的机械的抄写,背诵,默写。
同时采取一板一眼的翻译,学生在枯燥的抄写和背诵中记住古诗词。
这样容易对古诗词产生厌恶。
慢慢地,
对于古诗词的兴趣便下降,甚至丧失。
二、培养策略的探讨
1、激发学生对古诗的学习兴趣
人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所以对于教师来讲,就应该培养学生对古诗的兴趣。
古诗词不仅仅限于书上的内容,可以先向学生介绍描写生活场景的古诗词,
让学生认识到生活中处处有诗词,诗词就在我们的身边。
比如,杜甫《春夜喜雨》中有“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的诗句,让学生理解这是写春雨的诗句。
接着找
一些有关雨的诗句,扩宽自己的古诗词知识面,然后与大家分享,日积月累,不
仅能学到众多的古诗,而且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对古诗词的兴趣。
为以后的学习
打下良好的基础。
除此之外,教师教古诗词时,所选的教学方法也很重要。
同样
是送别诗,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和《赠汪伦》两首诗虽是同一人所写,但在情感和表达方式上却不同。
这样一对比,学生在情感上就有所触动,就
很容易掌握不同古诗词的中心主旨。
正如课标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
2、注重朗读,在诵中感悟
对于小学生来说,“读诗”是一条最可行最基础的途径。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
诗也会吟”,正是强调读的重要性。
古诗词是一种抒情性很强的文学体裁,它所抒发的是诗人的内心世界,并且古诗词都押韵,句式大致工整,语言精练,读来朗
朗上口,容易记住。
朗读上乘传统教育经验,下接新课标重视小学生在读中体会,感受古诗词带给我们的乐趣。
正如课标指出:“评价学生阅读古代诗词和浅易文言文,重点在于考察学生记诵积累的过程。
”???
(1)吟诵古诗。
古诗词自古以来就有“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意境美,这告诉我们语言是需要去
感悟的。
这种意境最好的途径就是诵读。
教学有远大抱负的诗句时,让学生多想
一些高兴的事情,将激昂的情绪带入古诗词,读出诗词的感情。
教师也可以配以
合适的音乐,更能使学生较快、较容易的与诗人产生情感的碰撞,进而产生心灵
的共鸣。
(2)学唱古诗。
现在小学生大都喜欢唱歌,还喜欢用自己的风格来唱,而古诗词本来就是用来唱的。
根据这一特点,可以在学生熟读的情况下,鼓励学生根据自己喜欢的歌曲旋
律来唱读古诗词。
让学生意识到古诗词是很有趣的,在唱读中受到古诗词的熏陶。
3、多种感官表达古诗
(1)表演古诗。
古诗词语言凝练,仅仅靠教师的讲解往往浪费时间,还造成学生对古诗词的厌恶。
因而可以让学生演一演诗句中的情形。
如在贾岛的《题李凝幽居》中有这样的诗
句“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与之对应的是“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
是“敲”字好呢,还是“推”字好呢?自古以来,争论就没有停止过。
我认为,无所谓好与
不好,关键在于个人的体会。
我采取的措施是让学生分别扮演风尘仆仆的僧人,
在活动中感受到底哪个字好,从而体会诗人炼字的不易,更好的理解古诗的意境。
(2)画出古诗。
“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这是苏轼对王维诗的评价。
简
单的说,就是王维的诗句里有画,话里也有诗。
其实苏轼只说对一半,并非只有
王维的诗歌具有这样的美感。
每一篇古诗都是一幅美丽的画。
教材中的许多古诗
都有配图,这就是“诗中有画”。
我们可以在教学古诗时,让学生画出古诗中的画面。
一方面可以了解学生对古诗的掌握情况,及时纠正错误:另一方面激发学生
古诗就是一幅幅美丽的画,更好的理解古诗的内涵,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做小诗人。
儿童的心灵世界是无限大的,没有任何约束和限制的。
他们天生就是伟大的诗人。
教学古诗词时,试着放手让学生先模仿诗句,接着改写诗句,最后自己创作诗句。
同时不需要学生写得有多优秀,只要写出来,就值得我们去赞美。
让学生在这样
的创作中,感受学生的乐趣,发现自己的闪光点,加深学诗的感情,增强学诗的
兴趣。
古诗词是中华民族文化闪闪发光的瑰宝,是我们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文化底蕴。
学习古诗词,更是我们每一个炎黄子孙的神圣使命。
作为一名小学教师,更应该
尽自己的全力去引导学生学习古诗词,爱上古诗词。
总之,“教无定法”,教授古
诗词的方法千千万万,以上的几种方法,只是我个人的薄见,希望我们不断地改
进自己的教学方法,以课标为准绳,与时俱进,在各自的教学中都能有所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