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武侠小说的特点及翻译 来友昊

中国武侠小说的特点及翻译 来友昊


武功名称翻译
• • “降龙十八掌”将其译为“Eighteen Dragon Palm Strikes”。 经查询“降龙十八掌”的具体招式,发现 “飞龙在天”、“见龙在田”和“亢龙有悔” 等招式名称并非如先前所想般是为了“降龙”,而是以“龙”的形态做出的攻击,所 以其翻译思路应如同“猴拳”、“蛇拳”一样。 武功名称翻译,一是看其名,理解其大意和结构;二是看文中与其相关的解释和描写。



过渡页
(设计好之后可以删掉这个文本框哦)
武侠小说翻译实例研究
书名翻译
• • • 《鹿鼎记》的英译本中将其直译为“The Deer and The Cauldron”。 书名中的“鹿”和“鼎”本身都只是物的名称,但却分别来源于“逐鹿天下”和“问 鼎中原”,都是暗喻“皇权”。 喻义上,西方读者看到这个译名,可能不会把在他们心中很普通的“鹿”和“锅”和 “皇权”联系起来,所以译名没有体现出喻义;但是应该注意到,大部分中文读者在 只看到书名未接触内容的时候也不理解书名的喻义。所以这种翻译基本上兼顾了语义 翻译和交际翻译的要求,既译出了原文的格式和意义,译名对英语读者产生的效果与 其中文名对中文读者产生的效果也基本相同,而其中的喻义,两种语言的读者完全可 以从书中内容发现。
武侠小说的翻译目的
• • 第一层即为普遍意义上的文学和文化的交流、传播。 第二层含义则是武侠文化的弘扬和传承。
武侠小说的翻译策略
• • • • “直译”和“意译” “归化”和“异化” “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 一、直译和意译。从各自的定义和特点来看,直译的翻译策略更能贴近翻译目的,但 是其关注点并非在文化层面。要在能够确切地表达原作思想内容和不违背译文语言规 范的条件下,尽可能采取直译策略,保留原文的形式和语言特点,尤其是原文的比喻、 形象和民族、地方色彩等。当然,事实上必定会存在直译无法做到两全齐美的一些情 况,这时候可以采用意译策略,作为直译的补充。
武侠小说相关词句翻译
• 第一句“小郡主伸手一探他鼻息,果然没了气„”译为 “The Little Countess put her hand to his nostrils. There was no trace of breath.”这是 典型的意译,原文“探鼻息”和“没了息”说的是动作和结果,但如果在译文中全部体现出 来,则会显得罗嗦。 “你怎么会死了?”这一句如果译为:“What's the matter with you?”固然不影响阅读,但 在“忠实原文”方面做得不够,更没有体现出说话者又惊又怕的心情,所以按照原文直译 为:“What caused you to be dying?”更符合语境。
武侠小说的翻译策略
• 二、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根据纽马克的理论观点,武侠小说作为文学的一种,适合 采用语义翻译。语义翻译策略有助于最大可能地还原原文的民族文化色彩。而交际翻 译策略试图让译作对译入语读者和原作对原语读者产生的效果相同,这本身就是一件 仅仅在理论上可行的事情。原语读者和译入语读者的区别不仅是在语言上,更多是在 历史、文化和意识形态上,要产生相同的读后效果几乎是不可能的。而武侠小说的翻 译目的也并非如此,因而其策略也应倾向于语义翻译。

武侠小说相关词句翻译
• 如原文: 小郡主伸手一探他鼻息,果然没了气,大吃一惊,“啊”的一声,全身发抖,颤声问道:“你 怎么会死了?” • 译文为: The Little Countess put her hand to his nostrils. There was no trace of breath. She gave a scream and started trembling with terror. “What's the matter with you?” / “What caused you to be dying?”
武侠小说的翻译策略
• 三、异化和归化。前文曾提到,这一组翻译策略属于文化层面,甚至政治层面,尽管 异化的坚定支持者劳伦斯· 韦努蒂的观点略显偏激,但不可否认,异化对于保留原作的 文化和语言特征能够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因此,在武侠小说的翻译过程中必然选择 的是异化策略。其原因可归结如下: (1)武侠小说翻译的目的是让译入语国家的读者了解中国武侠文化,让武侠文化得以弘 扬和传承。如果将中国的“武侠”归化成类似于英国的“骑士”或是日本的“忍者小 说”,虽然有利于读者理解,但已经偏离了翻译的目的,失却了文化交流的意义; (2)异化策略可能造成文化上的冲击和语言上的晦涩难懂,但是可以通过一些方法加以 改进,如添加注解、尾注等,而且真正对异国文化感兴趣的读者有可能,也能够通过 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去理解、去寻找答案; (3)文化的“冲击”可以促进语言的发展、加深文化的交流。
武侠小说的 特点及翻译
来友昊 12016130373
武侠小说的特点 武侠小说的翻译目的
武侠小说的翻译策略
武侠小说翻译实例研究
过渡页
(设计好之后可以删掉这个文本框哦)
武侠小说的特点
武侠小说的特点
武侠小说属于通俗文学,也可称为大众文学。 • 背景方面 武侠小说的时间背景多为中国古代,尤以宋、元、明三代为主。 武侠小说的先是以“武”为中心。 其次是内容繁杂,包罗万象。 • 语言方面 起源于中国古代,因此最初的武侠小说都是以古汉语,即文言文创作,对于现代人来说阅 读起来有一定困难。 人物身份不同,用语方面也有诸多不同,或言谈文雅,或出语粗俗。 • 风格方面 金庸的小说往往场面宏大,情节严谨;古龙的小说用语简要,情节跌宕起伏,人物忠奸难 变。语言夸张,大多具有很强的易读性。。

结束页
(设计好之后可以删掉这个文本框哦)
感谢聆听!
直译
• • • (1)瘦死的骆驼比马大;直译为:A starved camel is bigger than a horse. (2)乱世出英雄;直译为:A disordered society brings heroes. 上面两句话都是包含着较浓厚的本土文化色彩的习语,采用直译产生的译文一方面保 留了原文的格式、语言特点和文化色彩,让译入语读者领略到不同文化的精彩,符合 武侠小说翻译的目的;另一方面也保持了句意的通顺和流畅,不会给译入语读者的理 解带来困难。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