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北京市2020年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 人教新课标版

北京市2020年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 人教新课标版

2020届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1一、史公不敢酣卧一日,公①取左公②冠带袍笏试诸身,左公适遇之。

公色沮,左公笑曰:“子,公辅器也,荐绣③不足以辱子。

”张献忠出没蕲、黄、潜、桐间,公奉檄守御。

偶逢令节,谓军吏索酒饮之,酒未至,复呼军吏曰:“礼贤馆诸秀才当与其饮。

顾夜已半,可赉④酒资分馈之。

”吏已往,乃命酒独酌。

庖人报黍肉⑤已尽饷士,索盐豉⑥佐酒。

公素善饮,饮至数斗不乱,自至军绝饮。

是夕,满酌数十杯,因思先帝,泪泫然下。

时微醺,遂凭几卧,盖公不解衣就寝者久矣。

比明,将吏集辕门外,门未启,军吏遥谓曰:“相公方隐几未寤,奈何?”知府任民育曰:“相公此夕不易得也,勿惊之。

”且戒鼓人更击四鼓。

须臾公寤,天已曙,大惊,闻鼓声,怒曰:“乃敢乱我军法”使令缚至,趣斩之。

诸将皆长跪言:“相公久劳苦,始得一夕假寤,不忍相惊,故乱鼓声以待,此知府意也。

”公意解,曰:“君固爱我,奈何以私爱变常法?”用赦鼓人,然自是不敢复酣卧矣。

【注释】①公:指史可法。

②左公:指左光斗。

③荐绣:蒿草一样的服装。

④赉(lài) :赏赐。

⑤黍肉:指饭菜。

⑥豉chì:豆豉。

【练习】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1)左公适遇之 (2)索盐豉佐酒(3)顾夜已半 (4)庖人报黍肉已尽饷士(5)趣斩之 (6)比明(7)须臾公寤 (8)乃敢乱我军法2.“公取左公冠带袍笏试诸身”中的“诸”与下列哪句话中“诸”的含义相同A.今诸生学于太学B.投诸渤海之尾C.王尝语庄子以好乐,有诸?D.诸子百家3.“乃命酒独酌”,联系上下文,此处“酒”的意思是( )二、执泥绘像歙①俗多贾,有士人父壮时贾秦陇②间,去三十余载矣,独影堂画像存焉。

一日父归,其子疑之,潜以画像比拟无一肖,拒曰:“吾父像肥皙,今瘠黧;像寡须,今髯多鬓皤③,乃至冠裳履綦④,一何殊也!”母出亦曰:“嘻!果远矣。

”已而,其父与其母亟话畴昔,及当时画史姓名,绘像颠末,乃惬然阿⑤曰:“是吾夫也!”子于是乎礼而父焉。

(明刘元卿《贤奕编•警喻》)【注释】①歙(shè) :地名,今安徽歙县一带。

②秦陇:秦州、陇州。

③皤(pó) :白。

④綦(qí) :鞋上的装饰。

⑤阿:惊讶声。

【练习】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1)去三十余载矣 ( ) (2)潜以画像比拟无一肖 ( ) (3)其父与其母亟话畴昔 ( ) (4)绘像颠末( )2.与“子于是乎礼而父焉”中的“礼”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君将哀而生之乎B.春风又绿江南岸C.中间力拉崩倒之声D.必先苦其心志,老其筋骨三、越王苦会稽之耻越王苦会稽之耻,欲深得民心,以致必死于吴,身不安枕席,口不甘厚味,目不视靡曼①,耳不听钟鼓。

三年苦心劳力,焦唇干肺,内亲群臣,下养百姓,以来其心。

有甘肥,不足分,弗敢食;有酒,流之江,与民同之。

身亲耕而食,妻亲织而衣。

味禁珍,衣禁袭②,色禁二。

时出行路,从车载食,以视孤寡老弱之溃病困穷颜色愁悴不赡者,必身自食之。

于是属诸大夫而告之,曰:“愿一与吴徼天之衷(求上天的裁正)。

今吴越之国,相与俱残,士大夫履肝肺,同日而死,孤与吴王接颈交臂而偾③,此孤之大愿也。

若此而不可得也,内量吾国不足以伤吴,外事之诸侯不能害之,则孤将弃国家,释群臣,服剑臂刃,变容貌,易姓名,执箕帚而臣事之,以与吴王争一旦之死。

孤虽知要领不属,首足异处,四枝布裂,为天下戮,孤之志必将出焉。

”于是异日果与吴战于五湖,吴师大败。

遂大围王宫,城门不守。

禽夫差,戮吴相,残吴二年而霸,此先顺民心也。

(《吕氏春秋•顺民》)【注释】①靡曼:美色。

②袭:袭为双重衣。

③偾(fèn):僵死【练习】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⑴越王苦会稽之耻( )⑵颜色愁悴不赡者( )⑶属诸大夫而告之( )⑷服剑臂刃( )⑸要领不属( ) (6)为天下戮( )2.文中加点字“要、枝、禽”的通假字是( )A.腰、肢、擒B.邀、支、擒C.约、支、擒D.邀、肢、亲3.与“下养百姓,以来其心”中的“以”字含义、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B.一丝而轻,以至于寸C.下幽晦以多雨D.不赂者以赂者丧四、指喻浦阳郑君仲辨,左手之拇指有疹焉,隆起而粟。

君疑之,以示人,人大笑,以为不足患。

既三日,聚而如钱。

忧之滋甚,又以示人,笑者如初。

又三日,拇之大盈握①,近拇之指皆为之痛,肢体心膂②无不病者。

惧而谋诸医,医视之,惊曰:“此疾之奇者,虽病在指,其实一身病也,不速治,且能伤身。

然始发之时,终日可愈;三日,越旬可愈;今疾且成,已非三月不能瘳③。

终日而愈,艾可治也;越旬而愈,药可治也;至于既成,甚将延乎肝膈④,否亦将为一臂之忧。

非有以御其内,其势不止;非有以治其外,疾未易为之。

”君从其言,日服汤剂,而傅⑤以善药,果至二月而后瘳,三月而神色始复。

余因是思之:天下之事,常发于至微,而终为大患;始以为不足治,而终至于不可为。

当其易也,惜旦夕之力,忽之而不顾;及其既成也,积岁月,疲思虑,而仅克之,如此指者多矣。

(明方孝孺《指喻》)【注释】①握:四寸为一握。

②膂(lǚ):脊梁骨。

③瘳(chōu):病愈。

④肝膈:泛指人体内脏。

⑤傅:涂。

【练习】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1)人大笑,以为不足患( )(2)既三日,聚而如钱( )(3)惧而谋诸医( )(4)越旬可愈;今疾且成(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错误的两项是A.惧而谋诸医(谋划)B.甚将延乎肝膈(蔓延)C.疾未易为之(变换)D.积岁月,疲思虑,而仅克之(消除)3.下列句子中的“之”,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忧之滋甚,又以(之)示人指代“拇指疾患”B.余因是思之(指代“引发的道理”)C.惜旦夕之力,忽之而不顾(指代“各种疾病”)D.积岁月,疲思虑,而仅克之指代“祸患”五、王昭君汉元帝后宫既多,不得常见,乃使画工图形,案图召幸之。

诸宫人皆赂画工,多者十万,少者也不减五万。

独王嫱不肯,遂不得见。

后匈奴如朝,求美人为阏氏①,于是上案图,以昭君行。

及去召见貌为后宫第一善应对举止娴雅。

帝悔之,而名籍已定。

帝重信于外国,故不复更人,乃穷案其事,画工皆弃市②,籍其家资,皆巨万。

画工有杜陵毛延寿,为人形,丑好老少必得其真。

安陵陈敞,新丰刘白、龚宽,并工狗马,人形不逮延寿。

杜阳望亦善画,尤善布色。

樊育亦善布色,皆同日弃市。

京师画工于是差稀。

(东晋葛洪《西京杂记》)【注释】①阏氏(yānz hī) :汉代匈奴王后的称号。

②弃市:在闹市处死,并将尸体暴露街头。

【练习】1.指出下列句子中的语法现象:⑴乃使画工图形( )⑵籍其家资皆巨万( )⑶皆同日弃市(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1)乃使画工图形( )案图召幸之( )(2)案图召幸之( )乃穷案其事( )3.给文中加横线的句子标点:及去召见貌为后宫第一善应对举止娴雅。

4.翻译句子:帝重信于外国,故不复更人。

六、马援答孟冀之贺初,援军还,将至,故人多迎劳之。

平陵人孟冀,名有计谋,于坐贺援。

援谓之曰:“吾望子有善言,反同众人邪?昔伏波将军路博德,开置七郡,裁①封数百户;今我微劳,猥飨②大县,功薄赏厚,何以能长久乎?先生奚用相济?”冀曰:“愚不及。

”援曰:“方今匈奴、乌桓尚扰北边,欲自请击之。

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何能卧床上在儿女手中邪?”冀曰:“谅为烈士,当如此矣。

”(《后汉书•马援列传》)【注释】①裁:通“才”。

②猥飨:猥(wěi)多;飨,通“享”,享受。

【练习】1.画线句“愚不及”的意思是_______。

在本文中马援有一句流传极广的名言,它是_______。

2.翻译下列句子:⑴先生奚用相济?_______⑵谅为烈士,当如此矣。

_______七、苏轼私识范仲淹庆历三年,轼始总角①,入乡校。

士有自京师来者,以鲁人石守道所作《庆历圣德诗》示乡先生。

轼从旁窃观,则能诵习其词,问先生以所颂十一人者何人也。

先生曰:“童子何用知之?”轼曰:“此天人也耶?则不敢知;若亦人耳,何为其不可。

”先生奇轼言,尽以告之,且曰:“韩、范、富、欧阳,此四人者,人杰也!”时虽未尽了,则已私识之矣。

嘉佑二年,始举进士,至京师,则范公殁②,既葬,而墓碑出,读之至流涕,日:“吾得其为人,盖十有③五年,而不一见其面,岂非命也欤?”(宋苏轼《范文正公文集叙》)【注释】①总角:指八九岁到十三四岁的少年。

②殁(mò):死。

③有:通“又”。

【练习】1.“吾得其为人”有以下理解,哪一项是不正确的( )A.我知道范公的为人B.我见到范公的为人C.我听说范仲淹的人品D.我了解范仲淹的为人2.翻译下列句子:⑴童子何用知之_______⑵先生奇轼言,尽以告之_______⑶时虽未尽了_______八、四面楚歌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

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项王则夜起,饮帐中。

有美人名虞,常幸从;骏马名骓,常骑之。

于是项王乃悲歌忼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歌数阕,美人和之。

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

于是项王乃上马骑,麾下壮士骑从者八百余人,直夜溃围南出,驰走。

平明,汉军乃觉之,令骑将灌婴以五千骑追之。

项王渡淮,骑能属①者百余人耳。

项王至阴陵,迷失道,问一田父。

田父绐②曰:“左。

”左,乃陷大泽中。

以故汉追及之。

(西汉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注释】①属(shǔ):跟随。

②绐:(dài)欺骗。

【练习】1.与“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有相同语法现象的句子是( )A.余固笑而不信也。

B.项王则受璧,置之座上。

C.与他虫斗,虫尽靡,又试之鸡。

D.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2.与“有美人名虞,常幸从”有不同语法现象的一项是( )A.山上栖鹘,闻人声亦惊起。

B.成归,闻妻言,如被冰雪。

C.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D.永元中,举孝廉不行。

3.与“骑能属者百余人耳”有不同语法现象的一项是( )A.夺项王天下者沛公也。

B.麾下壮士骑从者八百余人。

C.汉骑追者数千人。

D.村中少年好事者驯养一虫。

4.翻译下列句子:⑴是何楚人之多也!_______ ⑵歌数阕,美人和之。

_______ 【参考答案】(一)一1.(1)正好 (2)帮助 (3)只是 (4)犒劳 (5)通“促”(6)等到 (7)片刻,一会儿(8)竟然 2.B诸,之于。

A项为各位,C项为之乎,D项为众 3.摆酒,动词(二)1.(1)相距 (2)像 (3)往昔 (4)始末2.C(三)1.(1)以……为苦 (2)足 (3)读“zhǔ”,会集 (4)用刀割⑸连接 (6)辱2.A3.A(B项有递进义,C项为并列连词,D项为“因”)(四)1.(1)担心 (2)已经 (3)之于 (4)十天将2.A C3.B(五)1.(1)“图”名词活用为动词 (2)“籍”名词活用为动词 (3)被动句2.(1)画图形(2)通“按”,依据查办3.及去,召见,貌为后宫第一,善应对,举止娴雅。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