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真空灭弧室结构与原理4.

真空灭弧室结构与原理4.


2.我公司产品主要特点。 2.1 品种多,规格全,覆盖面广。 2.2 新产品新技术开发能力强,工艺技术基础深厚。 同时携手高校和科研院所,因而具有很强的市场 适应性和竞争力。 2.3 具有可靠的质量检测手段和比较完备的质量控制 体系,产品质量比较稳定。
2.4 屏蔽系统
• 作用:
2.4.1 屏蔽和吸收电弧生成物,防止绝缘外壳 的污染。 2..4.2 均衡系统电场分布,提高灭弧室绝缘水 平。 • 要求: 2.4.3 绝缘水平高,耐高温,易于真空去气。
2.5 波纹管
• 作用:
2.5.1 使灭弧室动端电极在一定范围可动。 2.5.2 保持灭弧室内部的高真空环境。 • 要求: 2.5.3 足够长的机械寿命。 2.5.4 耐腐蚀,耐高温。
2.6 绝缘套、导向套、吸气剂等附件
• 绝缘套主要用于增大灭弧室外表面的沿面爬距, • •
使灭弧室可以工作在比较恶劣的工况下。要求: 绝缘强度高、抗老化性好。 导向套用于对动导电杆的运动导向。要求机械强 度高、耐磨、润滑性好、耐高温抗老化等。 吸气剂用于吸收灭弧室工作过程中产生的气体, 保持灭弧室内部的高真空。一般在所有电真空器 件内都有吸气剂。
2.真空电弧特 性。 2.1.真空电弧 具有正的伏 安特性,一 般在大电流 情况下弧压 为40~100伏 特。与气体 电弧的负压 特性有不同 之处。 2.2.真空电弧 具有极好的 介质强度恢 复特性。恢 复时间为微 秒级。
2.3.磁场对电弧的作用: 2.3.1横向磁场可使电弧沿电极表面运动,从而 防止电极表面的局部过度烧损。 2.3.2纵向磁场可约束电弧,降低电弧电压。 3.真空灭弧原理 在交流回路中,当电流过零前后的短暂时间, 支持电弧燃烧的金属蒸汽和电场能量不足以维持 电弧的燃烧,电弧中的等离子微粒迅速扩散,在 数微秒的时间里真空间隙的绝缘强度迅速恢复, 如果工频恢复电压的上升速度小于真空间隙绝缘 强度的恢复速度,真空间隙不再击穿,就可实现 电路的开断。
2.2导电回路和安装接口
• 功能:
2.2.1 使灭弧室具有其技术参数所规定的电流 导通能力。 2..2.2 使灭弧室可靠地安装在开关之中。 • 要求:电阻尽可能小,具有一定的机械强 度。
2.3 电极与触头• Fra bibliotek能:2.3.1 在触头接触表面燃弧和熄弧。 2.3.2 电极提供控制电弧的磁场。 • 要求: 2.3.3 触头-----电导率高、具有适当的蒸汽压、抗融焊 力小、耐电磨损、绝缘水平高。 2.3.4 电极------体积小、产生的磁场足够强、均匀、磁 场滞后小。
真空灭弧室结构与原理
一、真空灭弧室结构简介
1.简述 • 利用真空为绝缘介质和熄灭电弧的介质,用于真空开关电器之 中具有交流电流开断能力的电真空器件。也称为真空开关管、 真空泡等。 • 真空灭弧室是高技术产品。是真空电弧与放电理论、电磁场理 论、材料科学、电真空技术的结合和进步的结果。 • 分类。 按功能用途分:断路器用、负荷开关用、接触器用、重合器 用、真空熔断器等。 按电压等级分:低压(<3kv)、中压(3-24kv)、高压(24kv以 上)。 也有按外壳材料、电极类型分类。我公司灭弧室型号充分反 映了灭弧室的分类特征。
三、真空灭弧室主要技术参数
1. 真空灭弧室主要技术参数。 • 额定电流、电压、频率。 • 额定工频短时耐受电压、雷电冲击耐压。 • 额定短路开断电流、短时耐受电流(热稳定电 流)、峰值耐受电流(动稳定电流)。 • 机械寿命、电寿命。 • 自闭力、额定开距下的触头反力。 • 平均分闸速度、平均合闸速度(合闸弹跳)。 • 额定触头压力、额定触头压力下的接触电阻。
2.真空灭弧室主要结构
2.1绝缘外壳
• 绝缘外壳的作用:
2.1.1与其他零件密封形成真空壳体,保证灭弧室工 作所必须的高真空环境。 2.1.2使开关带电的两极保持绝缘隔离。 2.1.3对屏蔽系统和导电回路提供装配支持。 • 要求: 2.1.4有足够的绝缘强度和机械强度。 2.1.5真空致密并易于封接和排气。
二、真空灭弧室工作原理
1.真空的绝缘特性。 1.1 多年以前,人们 就发现真空具有 良好的绝缘性能, 将真空用于电流 开断的设想也早 就提出,只是由 于工艺和材料的 限制,直到上世 纪50年代,真空 灭弧室技术才得 到迅速发展
1.2真空击穿特性 1.2.1引起真空间隙击穿的三种原因假说: • 场致发射。 • 微粒的轰击。 • 二次电子发射。 1.2.2真空间隙击穿所需时间大约为数十纳 秒(10-9)左右。间隙击穿时如果电源有足 够功率即可形成真空电弧。 真空电弧主要 由金属蒸汽及其电离后形成的金属离子和 自由电子构成,其电离度与电弧温度有关。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