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民用航空发展历程

中国民用航空发展历程

(5) 陈纳德空运队。1946年17年1月成立 行政院善后救济总署空运队,1年后,该空运队成为直属 国民政府交通部民用航空局的民航空运队。
中国民用航空发展历程
二、 新中国成立后的民用航空
1. 新中国民航业初创阶段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开创了中国历史的 新纪元,也拉开了新中国民航事业发展的序 幕。从1949年到1979年,新中国民航业的 发展在曲折、反复和艰难探索中前进,从无 到有、从小到大,为20世纪80年代以后的 改革发展和20世纪90年代的起飞奠定了基 础,积累了经验,培养了队伍。
中国民用航空发展历程
2. 企业化改革和发展阶段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民航业进入改革和发展 的新阶段。1980年3月,国务院、中央军委发出《关于 民航局不再由空军代管的通知》,决定民航局从1980年 3月15日起成为国务院直属局。同年8月4日,《人民日 报》发表《民航要走企业化的道路》的社论,指出民航 是国家的重要运输部门,是一个企业单位,要按照办企 业的方针来经营管理。民航业要打开新的局面,必须走 企业化的道路。从此,民航业的发展进入了一个以企业 化为中心、改革和发展全面展开的历史新阶段。
中国民用航空发展历程
2. 国民政府时期的民用航空
1928年6月,国民政府交通部开始筹办民用航空。 (1) 沪蓉航空管理处和中国航空公司。1929年5月,国 民政府交通部成立了沪蓉航空管理处,在上海、南京、汉口 等地修建了5个飞机场,在上海设立了修理厂,购买了美国 单翼小旅客机4架。航线的上海—南京段于1929年7月开航, 1年内,飞行15万千米,载客1 200人,并载运了很多邮件。 1930年7月,沪蓉管理处并入新成立的中国航空公司。中国 航空公司是中美合办的,于1930年7月由国民政府交通部与 美商飞运公司签订合同,经营沪蓉、沪粤、沪平3条航线。
中国民用航空发展历程
(3) 国际交往逐步展开。这一时期,我国民航以不断 扩大双边和多边交往为主要内容的国际交往逐步展开。1958 年7月20日,中国正式加入1929年在华沙签订的《统一国际 航空运输某些规则的公约》。1974年2月15日,中国政府决 定承认1944年当时的中国政府签署并于1946年2月20日交存 批准书的《国际民用航空公约》,1974年9月,中国当选国 际民用航空组织理事国。1975年8月20日,中国正式加入 《海牙议定书》。1977年9月,汉语被国际民用航空组织作 为工作语言。1978年,中国有保留地加入《关于在航空器内 的犯罪和其他某些行为的公约》。在此期间,我国陆续与法 国、日本、联邦德国等国家签订了双边航空运输协定。
州—包头和西安—昆明航线。这时,公司定期航线约有
6080
10架。1943年3月,欧
亚航空公司改组为中央航空公司。1949年10月,中央航空
公司有正、副驾驶员72人,职工2 381人,航空器44架,
国内外航线26条,连接22个城市,航线总长为33 550千米。
中国民用航空发展历程
(3) 中苏航空公司。1939年9月9日, 国民政府交通部与苏联中央航空管理局签订 中苏航运合约,合资组成中苏航空公司。航 线定为从哈密经迪化、伊犁到苏联的阿拉木 图,长1413千米,在哈密与中国航空公司的 航线连接。航线于1939年12月5日通航,从 重庆到莫斯科的行程为4~5天。
中国民用航空发展历程
(2) 欧亚航空公司和中央航空公司。1931年2月,国
民政府交通部与德国汉莎航空公司签订合办欧亚航空公司
的合同。欧亚航空公司成立于1931年3月,同年5月开航。
1933年4月,上海—兰州—迪化(现乌鲁木齐)段开
航;1934年4月,迪化—塔城段也试飞成功。1933—1936
年,欧亚航空公司先后开办北平(现北京)—广州、兰
中国民用航空发展历程
(4) 西南航空公司。1933年,粤、桂、闽、黔、 滇5省官商合作,集资设立西南航空公司,购买史汀生小 客机4架。1934年5月,广州—梧州—南宁—龙州线开航; 同年9月,广州—海口线开航。2条航线总长为1 338千 米,抗日战争期间停航,抗日战争胜利后复航,1947年 停业。
中国民用航空发展历程
(1) 新中国民航事业从无到有不断发展。 1949年11月9日,在香港的原中国航空公司和中 央航空公司的爱国员工毅然脱离国民党的统治宣 布起义,驾驶12架航空器飞回祖国,为新中国民 航事业的起步奠定了物质基础。新中国成立之初, 我国只有12条短程航线。1950年7月,开辟了3条 从国内飞往苏联的国际航线。1950年8月,开辟了 2条国内固定航线。1951年12月,开辟了第一条 地方航线。到1978年,共开辟了162条航线。
中国民用航空发展历程
(2) 民航体制变迁频繁。1949年11月成立民用航空局后, 我国的民航体制不断变化。1952年5月,中央军委、政务院决定 将民航改归空军建制,并将民航行政管理和业务经营分开,改设 民航局为行政领导机构,设民航公司为经营业务的机构。1954 年11月,中国民航局直属国务院领导,1958年2月,划归交通部 领导,后又改为交通部民航局。1962年4月其又恢复为国务院直 属局。1969年11月,国务院、中央军委批准并转发中共民航局 委员会《关于进一步改革民航体制和制度的报告》,决定把民航 划归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制,其成为空军的组成部分,各项制度按 军队制度执行。以上管理体制变迁都是根据当时政治、经济、社 会发展的形势做出的决定。
中国民用航空发展历程
教学要求
◎了解新中国成立前后中国民用航空的发展历程。
中国民用航空发展历程
一、 新中国成立之前的民用航空
1. 北洋政府时期的民用航空
1918年,北洋政府交通部成立了筹办航空事宜 处,这是中国最早的民用航空管理机构。次年,该 机构从英国购买了爱弗罗小飞机2架和汉德利-佩奇 (24座位大飞机)6架,筹办京津、京沪、京汉, 以及张家口至库伦(现乌兰巴托)之间的民用航线。 1919年,北洋政府国务院设立航空事务处,掌管全 国军民航空事务。但是,当时全国的飞行人员不足 100人,机场也甚少。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