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题1]随着3G技术的广泛应用、手机终端功能的多样化,加之中国9亿手机用户的庞大规模,移动电子商务市场巨大的市场蛋糕雏形已现。
与此同时,移动金融市场出现规模性增长。
在巨大的利益驱使下,银联、商业银行、电信运营商和第三方支付平台等都想在移动金融领域分得一杯羹,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已然开启。
就在移动金融产业价值链各方“自立门户”的同时,移动支付标准的争夺战以银联的初步胜出告一段落。
中国银联董事透露,银联正在中国人民银行的指导下,与全国性商业银行、三大运营商,还有包括快钱、支付宝、财付通等在内的第三方支付企业一起制定新一代手机支付标准,目前已完成商业测试。
按既定时间表,将在上海、四川成都等地全面启动应用。
尽管移动支付的标准之争已尘埃落定,但业内人士表示,移动金融市场目前还不会出现绝对的“领导者”。
这是因为,就目前来看,移动金融涉及到的行业较多、环节复杂,且运营模式各不相同,将不可避免地面临各种软硬件兼容的发展难题。
由于移动金融产业参与者众,单凭某一方的力量不足以推动移动金融产业的快速发展。
事实上,看好移动金融这块大蛋糕的,除了银联、三大运营商以及第三方支付企业之外,移动终端设备商、芯片制造商等也早就蓄势待发,且大多已与电信运营商以及第三方支付企业合作,共谋移动金融市场大蛋糕。
谈及移动金融未来的发展方向,业内人士认为,产业价值链上的不同参与者之间的密切合作决定了移动金融未来的发展,如当前支付宝和易宝支付均已与下游手机终端制造商以及芯片制造商加大了合作力度。
有关专家认为,合作是由于各方都有优势。
金融机构在消费者中享有最高的信任度;移动网络运营商在网络基础设施方面则优势明显;第三方支付企业在资金流动支付方面有丰富经验;手机制造商拥有可以将应用程序设计得直观简便的能力。
由于价值链的复杂性以及合作模式的多样性,未来竞合关系依然是产业发展主旋律。
若只是简单的利益争夺,很容易造成内耗,将各方优势整合在一起才能将移动金融的“盘子”做大。
1. 结合案例,说明移动金融的价值链由哪几部分构成,各部分又包含哪些成员。
2. 为什么说“将各方优势整合在一起才能将移动金融的‘盘子’做大”?[参考答案]1.价值链由主干链、支付链、支撑链三部分构成。
主干链的成员有金融机构、移动运营商、最终用户;支付链的成员有承载支付功能的金融机构、移动运营商、第三方支付平台、合作商家以及用户;支撑链的成员有提供移动运营支撑、移动终端支撑和规则支撑的参与者。
2.在移动金融产业富有巨大潜能的价值链中,金融机构、移动运营商、第三方支付机构、移动终端设备厂商、商业机构、用户等参与者全部被纳入管理资源之中,使相关金融业务流程更加紧密地集成在一起,进而提高对用户的快速响应能力并使各参与者得以分享价值链运行过程中各个环节所带来的价值增值。
[案例题2]在中国电信集团公司举办的产品创新竞赛中,江苏公司“融合翼卡通”项目喜获政企应用类一等奖。
“融合翼卡通”是中国电信推出的与手机支付有关的移动支付产品的总称,由校园翼卡通、企业翼卡通、公交翼卡通、银行翼卡通、手机翼支付/积分支付、第三方手机支付等面向不同客户群的多个产品构成。
江苏公司“融合翼卡通”项目以价值链合作为中心,采用金融、交通、制造企业、校园等客户共同选择的技术标准与客户开展紧密合作,为中国电信探索未来手机支付技术及其发展趋势进行了旗帜性的试点和创新,走出了手机支付业务商用的一条成功之路。
江苏公司在手机支付业务方面的成功探索,离不开一个关键因素——手机支付技术标准。
江苏公司明确以基于13.56MHz频段的RFID技术方案作为翼支付和翼机通产品部署时的主导方案,通过双界面卡与天翼手机捆绑,提供空圈等增值功能。
“融合翼卡通”业务使用国际惯用的非接触支付频率13.56MHz,该频率在安全性及刷卡距离等方面得到了国际金融机构的认可,我国第二代身份证、公交一卡通等都是使用这个频率进行非接触刷卡的。
手机支付价值链包括通信运营商、支付服务商(比如银行、银联等)、应用提供商(公交、校园、公共事业等)、设备提供商(终端厂商、卡供应商、芯片提供商等)、系统集成商、商家和终端用户等。
当前,我国尚处于手机支付应用的初级阶段。
从降低部署成本、培育商业模式、扩大合作领域、提升用户感知等角度来说,适用技术是手机支付业务快速、大规模部署和推广的关键。
江苏公司一开始就明确了以适用技术开展平等互利合作迅速启动主要应用市场的战略,选择使用13.56MHz频率,并与银行、银联、交通等行业紧密合作,在实际应用中解决了手机支付的互联互通难题,有效节省读卡POS终端以及POS后台系统更换或重建的成本,兼顾了产业价值链各方的利益。
1. 在中国电信江苏公司手机支付价值链中,各成员之间的相互关系是怎样的?2. 试分析案例中“融合翼卡通”项目的技术基础。
[参考答案]1.金融机构、移动运营商和用户组成整个手机支付价值链中最核心的主体部分,代表当今应用中最普遍的形式;支付链的参与者是手机支付价值链的主动脉;支持性活动的参与者处于业务活动的后台,为交易实现提供给软硬件支持。
2.技术基础包括移动通信网络技术、移动应用平台和移动通信终端。
[案例题3]被窃听的危险已经悄然来到你我的耳边,个人的隐私很可能仅仅因为手机里一个不明插件而完全暴露。
窃听软件、病毒正通过互联网等多种渠道飞入寻常百姓家。
统计数据显示,当前因“X卧底”窃听软件造成的手机窃密事件每天就达到6000次以上。
“中国移动、CDMA,任何无线电信号都可以监听”、“不限距离,全国范围内可以监听到任何无线电话”……在一些兜售手机窃听软件的网站上,这样具有煽动性的广告屡见不鲜。
“早在2006年,就有人开始在网络上兜售名为‘X卧底’的手机窃听软件。
”移动安全服务企业北京网秦天下科技公司首席安全专家邹仕洪博士介绍,高峰时期感染手机超过15万部。
经过公安部门的协力打击,这些窃听软件已经从公然兜售转移到了地下销售。
但受到利益驱动,近年来又出现了新的窃听软件,比如“安卓窃听猫”、“比歌软件”等。
根据360安全中心监测,目前网上已出现了上千家销售“手机监听软件”、“手机监听卡”的钓鱼网站,360安全卫士每天拦截此类网站的访问量多达40余万次。
在各大搜索引擎上,只要输入“手机窃听软件”等关键词,就立刻能查找到上百万个搜索结果。
此外,在网络上,一个窃听软件依据不同的操作系统,售价从1500元到1800元不等,苹果手机的窃听软件更是贵到每个4000元,甚至还有间谍软件公开在网络上进行代理招商。
据了解,这些软件和病毒具有很强的窃取力和兼容性,支持塞班、安卓等主流操作系统,并兼容诺基亚、三星、索爱、摩托罗拉旗下的数百款机型。
链接1:窃听软件传播方式:将木马端生成短信链接,或添加到彩信附件中,骗取用户点击或运行;将窃听软件伪装成手机常用软件,骗取用户下载安装,或以蓝牙等方式传给被窃听人;借用手机装入恶意软件,或将窃听软件植入新手机中,以礼品形式赠送给被窃听人。
链接2:常见的反窃听手段:加强手机密码设置的安全性,不轻易将手机借人,维修时拔出SIM卡;不随意下载陌生软件,避开安全陷阱,及时删除来历不明的信息和链接;关掉不常用的功能;一些软件、业务方面的功能,限定只有自己使用。
1.手机作为移动金融的终端设备,在使用中面临哪些主要的风险呢?2.除了案例中提到的“手机窃听”风险,移动金融运作过程中还会面临哪些其他类型的风险呢?[参考答案]1.主要有:存储和计算能力造成的风险;“永远在线”造成的风险;终端形态特征及用户使用习惯造成的风险;终端安全制度及风险意识缺失造成的风险。
2.面临的业务风险包括: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市场风险、声誉风险、法律风险;面临的技术风险包括:移动通信终端风险、无线基础设施风险、移动网络风险。
[案例题4]日本在移动支付发展方面处于全球领先地位,主要经历了以运营商为主导地位小额支付业务阶段,运营商和信用卡公司合作借记卡支付业务阶段以及运营商和银行合作信贷支付业务阶段。
日本移动支付市场发展的首要推动者是NTT。
通过收购、入股的方式,与银行进行日益紧密合作,是NTT移动支付成功与发展的关键。
NTT移动支付品牌主要包括:手机钱包:该业务为最普通的业务,没有银行的介入。
用户申请一个手机钱包,并预存一部分金额就可以使用,使用该业务不需要输入密码。
ID借记卡:该业务是NTT与三井住友银行合作推出的业务。
双方合作推出ID借记卡,借记卡的信息存储在账户中,用户需在借记卡中预存一部分金额。
一般使用ID借记卡无需使用密码,但如果超过卡中的余额,则需使用密码。
手机信用卡业务:用户无需在信用卡中预存,即可透支消费。
两种透支方式:一种可透支一万日元,无需验证密码,另一种是透支20万日元,单笔消费一万日元以上需要输入密码。
日本的移动商务收入已经高达10亿美元。
目前,日本互联网个人用户超过5000万,而手机上网用户则接近1亿人。
因为日本的电信运营商加强与内容提供商的合作,即使是最受欢迎的网站也可在主页上允许这些内容提供商作离线广告。
日本的支付方式采用预付模式,所以比较容易多获利。
服务商一方面可以通过用户收取和发送的数据来收取费用,另一方面可从它们的收费方式中获得一定的利润。
NTT移动支付的应用范围主要应用于购物、票务、公司卡、身份识别、在线金融、交通支付等几大领域,从地铁、机场登机、公交车、卡拉OK到大厦的门禁管理、、超市、快餐连锁店、水电费等缴费都可以用移动支付,用户在消费时只要刷一下他们的手机就可以完成交易。
目前日本有2万多商家可接受移动支付。
1.案例中提到日本现阶段的移动支付是运营商与银行合作的商业模式,试说明这种商业模式的特点。
2.移动支付与传统支付相比,具有哪些优势?[参考答案]1.这种模式可以迅速实现对金融信息服务和银行中间业务的共享和管理,并能最大化满足用户对移动支付服务、信息安全的迫切需求。
2.与传统支付方式相比,移动支付的优势在于:可实现低成本跨越式发展;可提高交易的安全性、信息的私密性和内容的丰富性。
[案例题5]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使用“数字钱包”作为日常支付方式,这种依赖智能手机为载体的移动支付方式有可能在未来使信用卡退出历史舞台。
移动支付虽然方便快捷,但却同时容易侵犯消费者的个人隐私。
与其他支付方式相比,移动支付也易于诱导消费者进行更多消费。
随着近距离无线通讯技术(near-field communications, NFC)的逐渐完善,消费者在结账时只需将手机在收款机感应器前轻轻一晃就可以完成支付过程。
虽然目前很多手机并不支持NFC技术,但包括谷歌在内的几家公司即将推出采用NFC技术的应用程序。
根据美国支付咨询机构Mercator Advisory Group公布的统计数字显示,截至2014年,70%的美国消费者将至少拥有一部智能手机,而届时52%的智能手机都将支持NFC移动支付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