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写寓言故事
怎样才能写好一则寓言
• 第三,寓言一定要有一定的道理、现实意 义或教育性。
• 寓言哲理的表达形式,绝大多数寓言的哲 理都在篇末点明,也有不点明的,让读者 自己去体会的。
从前,有个郑国人,打算到集市上买双鞋穿。他先 把自己脚的长短量了一下,做了一个尺子。可是临走 时粗心大意,竟把尺子忘在家中凳子上了。
“我不管,”狼说,“如果不是你,就是你的爸爸。” 说完,他就冲向小山羊,把他吃掉了。 寓意: 当一个坏人想为自己所做的坏事寻找借口时, 他不会在乎这个借口是否恰当。
怎样才能写好一则寓言
• 首先,要有一个通俗简单的故事情节。
• 精彩的故事是寓言成功的开始,寓言的篇幅短小, 其目的是寓事说理。通过讲述故事来达到说理的 最终目的。
指导写作
• 5、先说后写
同桌交流:说一说你自己准备怎样写,同桌 同学听,并提出修改意见;然后动手写,边 写还可以边补充、修改,写完之后自己修改 一下,再读给其他同学听,根据其他评价意 见再修改,最终定稿。
把材料改编成寓言,探讨这则寓言的寓意。
绵羊下海经商。开理发店,把刺猬的刺烫 卷了,刺猬大哭;开洗染店,又把乌鸦的 黑色羽毛染白了,乌鸦很生气;开饮食店, 竟给狐狸送上炒青菜,狐狸砸了它的店牌。
人的性情中总有向着美好事物追求的想法,所 以不必大惊小怪或者刻意嘲笑东施自不量力模 仿。只因西施太美了,作为平凡女孩的东施情 不自禁的仿效起来。然,这一仿效不当紧,让 一个平凡无奇的小女子从此成了旁人笑柄,也 以别样方式在历史上抹了一笔。
寓 言 故 事 另 类 解 读
指导写作
• 1、你的寓言将确定为一个什么题目?写什 么内容?
【如古代作品《东施效颦》就很有代表 性,它的寓意并未直接体现在文字中,但 是读过的读者大都体会到东施效颦、欲盖 弥彰的效果。】
写寓言应结合自己生活实际,讲一些 浅显的生活道理。例如:教育大家要尊老 爱幼、热爱劳动、不讲谎话等道理,也可 以通过寓言给大家讲一些生活常识,教会 大家遵守交通法则,正确使用水、电等。
• 其次,一个简单明白的道理是寓言必不可少的组 成部分。
• 蕴含一个怎样的道理,既要联系到作者的主旨, 也要依据故事情节的发展来决定。
• 寓言故事的寓意是寓言创作的灵魂,就好似人类 必须要有思维一样重要。在寓言创作中寓意是一 根看不见的线,大多数时候,这根线并不会直接 在文字中体现。但是,好的寓言的寓意,会随着 读者的阅读进程而逐渐明晰。这是寓言独立作为 一种文学体裁的魅力所在。
这个买鞋的郑国人却说:"我宁愿相 信量好的尺子,也不相信我的脚。"
寓意:不顾客观实际而 墨守成规的人,常常会 做出荒唐可笑的事来。
钢笔与铅笔
铅笔一个人已经在文具盒里住了很久了,他觉得有 些孤独。
一天,里面住进来了一只漂亮的钢笔,铅笔很喜欢 这个漂亮的朋友。但是铅笔在羡慕这个有漂亮衣服的 伙伴的时候,他也有些伤心,因为他来了之后,自己 就很少能为主人出力了。不过他还是静静的在文具盒 里等着主人需要他的那一天。
• (《神鸟》——写了“神鸟”和那些前来捉 它的人之间发生的故事。)
指导写作
• 2、你准备写谁和谁之间的事?
• 要确定好“人物”,除“神鸟”外的“人 物”可以是课文中的可汗、大臣、富翁、以 及猎人、将军,也可以是课文中没提到的人 物,可以想象更广泛。
指导写作
• 3、准备写谁和谁之间的一件什么样的事 (他们都什么样、怎样想、怎样说、怎样做)?
• 发挥丰富的想象、运用比喻、拟人、夸张 等修辞手法,使自然界的一切事物都活动 起来,让他们来到你的故事中,表达出一 种深刻的哲理。但是,所有的事物都要符 合大自然的规律,不能有悖常理。
• 故事既要短小又要趣味盎然、新鲜活泼。 只有这样,故事才能吸引人,让读者在笑 声中有所获益。
怎样才能写好一则寓言
多角度解读
(1)从绵羊一厢情愿地把自己的意愿强加在别人 的身上可以得出结论:已之所欲,勿施于人。 (2)卷发、洗染和青菜是绵羊的专利,虽适合自 己,却是对刺猬的污辱,对乌鸦的讽刺,对狐狸的 愚弄,因为任何事物都有区别于其他事物的特殊性, 办任何事都要从实际出发,探求并尊重事物发展的 规律性。 (3)从战胜困难的角度得出迎难而上,奋力拼搏 才能获取成功的喜悦这一观点。
有些偷鸡不成反蚀把米的味道,西施以貌美传世, 东施却以丑以恶俗垂青史,鲜明对比,厉害!
寓 言 故 事 另 类 解 读
• 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外貌乃至性情的独特气质 和特点。譬如西施,是上帝宠儿,生就一副美 貌皮囊,无论淡妆浓抹娇羞嗔怒乃至心口痛时 都别有一般韵味,旁人在看的目瞪口呆时,自 然无比羡慕,这大约就是东施模仿西施的最初 心态。
喝水。 “那是我的晚餐,”狼想,“我要找一个借口吃掉
他。”于是,他恶狠狠地对小羊说:“你怎么敢搅浑
浊了我的水?”“我没有,先生,”小羊回答说,
“我在下游喝水,怎么能搅浑浊你喝的水呢?” “那么,”狼见此计不成,又说道,“你去年的今天
为什么说我的坏话?”“不可能,”小羊说,“我手吧
等到钢笔从文具盒里出来的时候,他因为生气而 把肚子里的水全吐了出来,弄得主人的手上和没有写 一个字的试卷上都脏兮兮的,结果主人一生气,把钢 笔狠狠的摔在地上。
寓意:不管你有多有才能,你都需要做好自己分 内的工作,否则的话,你只有被抛弃。
• 春秋时候,越国美女西施犯了心口疼的病,时常 用手捂住胸口,双眉紧蹙,一副我见犹怜的动人 韵味。同村的有一名女子叫东施的女子,见西施 皱着眉头的模样很漂亮,就模仿起西施捂胸口皱 眉头的模样,可是因为东施长得丑,模仿西施心 绞痛的样子更替她平添了几分恶俗,让东施落人 笑柄,于是文人墨客便把东施模仿西施的行为归 结一句话叫东施效颦。
• 故事情节设置的好坏关系到寓言的未来。
• 【《伊索寓言》中的名篇《农夫和蛇》在世界范 围类享有很高的知名度。它的成功之处在于故事 的可读性很强,无论你的文化水准高低都能在简 练明晰的故事中悟出道理。我国的寓言名篇《自 相矛盾》也是如此。由此可以看出寓言的故事魅 力是何等重要。】
怎样才能写好一则寓言
而钢笔因为得到主人的喜爱,越来越不把铅笔放 在眼里了。文具盒本来是一人住一半的,但是现在钢 笔把铅笔挤到了一个角上。每次看到铅笔孤零零的留 在文具盒的时候,钢笔都会忍不住笑。每次钢笔回到
文具盒的时候,都会绘声绘色的描绘自己在外面看到 的景色。而留给铅笔的只有等待。
有一天,主人意外的让铅笔先从文具盒里出来了, 铅笔对主人非常感激,一丝不苟的完成了主人交给自 己的工作。而钢笔则躺在文具盒里生闷气,他想,要 是让我出去,我一定要让主人好看,看你下次还敢不 敢。
编写寓言故事
什么是寓言?
• “寓”是“寄托”的意思。寓言是一种文学体裁, 用假托的故事或自然物的拟人手法来借此喻彼、 借小喻大,从而说明某种深刻的道理或教训的文 学作品,常常带有讽刺或劝诫的性质。
• 其实,许多成语故事都是寓言。如:《自相矛 盾》、《掩耳盗铃》、《拔苗助长》、《亡羊补 牢》等,这些喜闻乐见的成语故事很简短,含着 的道理却很深刻,这就是寓言。
如《愚公移山》运用了夸张的手法;《狼 和小羊》《鹬蚌相争》等寓言,运用了拟 人的手法。
寓言通过故事借此喻彼,借远喻近,借
古喻今,借小喻大,使富有教育意义的主 题或深刻的道理从简单的故事中体现出来。 其主旨在于表现对于某种生活现象、心理 或行为的批评,或提供某种经验教训。
狼和小羊
从前,一只狼在溪流喝水,看到一只小羊在下游
选好“人物”之后,“神鸟”和这些人物之间发生 了怎样的故事,这是需要重点确定的。
既可以像课文里那样一个大故事里套着几个小 故事,也可以是“神鸟” 直接与这些人物之间的故 事。 • 要想好故事的来龙去脉,想清楚故事情节,才能
把故事写完整。
指导写作
• 4、从这件事里可说明什么道理?
• 通过本单元课文的学习,我们已知道了寓 言故事都要反映人们某种愿望、要求和理想, 表达人们的思想感情,因此,我们自己编写 的故事要表达什么意思,怎样把这个意思表 达出来?这是我们必须解决的问题。
他走到集市上,找到卖鞋的地方。正要买鞋,却发 现尺子忘在家里了,就对卖鞋的人说:“我把鞋的尺 码忘在家里了,等我回家把尺子拿来再买。”说完, 就急急忙忙地往家里跑。
他匆匆忙忙地跑回家,拿了尺子,又慌慌张张地跑 到集市。这时,天色已晚,集市已经散了。他白白地 跑了两趟,却没有买到鞋子。
别人知道了这件事,觉得很奇怪,就问 他;“你为什么不用自己的脚去试试鞋 子,而偏偏要回家去拿尺子呢?”
寓言的特点
• 寓言的篇幅一般比较短小,具有完整的故 事情节。
• 寓言的主人公可以是人,可以是动物,也 可以是植物等。(更多的情况下是人格化 了的动物、植物或自然界中其他东西和现 象。)
• 寓言多用借喻手法,使富有教训意义的主题 或深刻的道理在情节高度凝练的故事中得到 揭示。
寓言常常运用夸张和拟人等修辞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