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实验报告
学号 : 日期 : 2014-06-22
系别计算机科
学与技术
专业
计算机科学与
技术(师)
班级姓名
课程名称C语言程序设计
课程
类型
专业课学时数2
实验
名称
数据类型与输入\输出函数
实验目的
进一步熟悉VC++6.0集成开发环境的使用方法;
掌握C语言三种基本数据类型的特点;
掌握基本输入/输出函数的功能和使用要求;
积累VC++6.0进行程序调试经验。
实验要求:
熟悉如何定义一个整型、字符型、实型:
掌握不同的类型数据之间赋值的规律;
掌握scanf,printf函数的使用方法;
实验内容。
1.新建工程EXP2_1并编辑下列程序,编译连接运行。
/*C source program example*/
#include"stdio.h"
main()
{
int a,b,sum;
printf("Hello, C! ");
a=123;b=456;
sum=a+b;
printf("sum is %d\n",sum);
}
运行结果:
2 .练习程序的简单调试
去掉程序EXP2_1.c中语句
sum=a+b;
的分号,观察编译错误并记录和分析说明。
把EXP2_1.c程序中的main改为mian,观察程序出错情况并记录分析。
将程序EXP2_1.c中语句
printf("sum is %d\n",sum);
中" 换为”,观察编译错误并记录和分析说明。
分析结果:不管是将“sum=a+b;”改为“sum=a+b”,还是将“main”函数改为“mian”,都出现错误,因而得不到正确的运行结果。
3.新建工程EXP2_2,按下列要求在该工程工作空间编写一个文件名为:EXP2_2.c 的程序。
定义3个int变量和一个实数型变量average,计算并输出3个整数的平均值average,即average=(x+y+z)/3,其中x,y,z的值通过变量初始化方式赋值x=5,y=4,z=2,输出average的值。
实验要求:
1)调试运行程序并观察运行结果。
2)将x,y,z的类型改为浮点型,再观察程序运行结果。
并对运行结果做出合理的解释。
3)将语句average=(x+y+z)/3改为average=(x+y+z)/3.0,观察程序运行结果。
并对运行结果做出合理的解释。
4)改写程序,要求通过键盘用scanf()函数输入x,y,z的值。
运行结果如下:
分析以上结果;将整型的x,y,z改为浮点型后,得到的平均数average不再是取整得到整数,而是实数。
运行结果:
4.新建工程EXP2_3,在该工程工作空间,通过编辑程序尝试完成教材24页习题2.2
通过修改以后的程序如下所示:
运行结果:
5. 在一个新建工程新建工程EXP2_4中,运行下列程序,观察运行结果,体会字符数据的整数特性。
#include<stdio.h>
void main()
{
char ch1,ch2;
ch1='a'; ch2='b';
printf("ch1=%c,ch2=%c\n",ch1,ch2);
printf("ch1=%d,ch2=%d\n",ch1,ch2);
ch1=ch1-32;
printf("ch1=%c,ch1=%d\n",ch1,ch1);
}
运行结果如下:
实验总结:
通过这次实验,我初步学会了如何定义一个整型、实型、字符的方法,还有了解到输入函数scanf,输出函数printf的使用方法,以及编写一个简单的程序时应注意的逻辑顺序结构的严格性。
对于一个初学者来说,除了在课堂上学习之外,课余时间还得花一定的时间看课本,查阅相关的资料以及动手编程,争取把这门基础课学扎实。
成绩批阅老师批阅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