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精校】2018年湖南省长沙市中考真题语文

【精校】2018年湖南省长沙市中考真题语文

2018年湖南省长沙市中考真题语文一、积累与运用(共30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字形和划线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纯粹(cuì)鞠躬尽萃亘古(gèng)持之以恒B.契约(qì)锲而不舍威慑(shè)蹑手蹑脚C.斑斓(lán)力挽狂斓仰慕(mò)蓦然回首D.拙劣(zhuó)相形见绌真谛(dì)根深缔固解析:这是对汉字字音字形识记的考查。

答案:B2.下列划线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走进长沙,品味生活,你可以漫步西园北里的麻石步道,聆听百年名校的朗朗书声。

任凭一种不可名状的亲切感涌上心头;也可以徜徉太平老街,感受沉淀的斑驳时光,在岁月中找寻自己的足迹;还可以信步贾谊故居,浏览大师之作,感叹他的文不划线,才华横溢……当然,你也可以静坐杜甫江阁,迎着湘江夜风,品清茶,听湘曲,与三五好友一起享受天伦之乐。

A.聆听B.徜徉D.文不划线D.天伦之乐解析:这是对词语运用的考查。

答案:D3.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2018俄罗斯世界杯”引发了一场足球热,据统计,大约三分一左右的年轻人希望亲临现场观看世界杯。

B.通过纪念汶川地震十周年,使人们又一次重温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场景。

C.电影《芳华》勾起了一代人的回忆,是因为他们怀念那个时代的原因。

D.中美贸易战的停战,不但有利于中美两国经济稳定发展,而且有利于世界经济稳步回升。

解析:本题考查辨析病句的能力。

答案:D4.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①核心素养反映了党和国家对于教育“培养什么样的人”的期望,是对经历教育之后学生所能拥有的品格和能力的要求。

②这种期望和要求反映了国家的教育目标。

③在这一目的指引下,制定学业质量标准必须依据核心素养,以此为研制依据和根本遵循。

④核心素养是党和国家教育方针在新时期的具体体现,是构建学业质量标准的根本遵循。

⑤学业质量标准制定的目的是为了结合具体学科的能力要求,进一步细化教育目标,它成为指导教学实践和教育评价的具体可操作的质量标准。

A.④①②⑤③B.⑤③①②④C.⑤③④①②D.④①⑤③②解析:做本题时注意上下的过渡和衔接,语言要简明、连贯、得体。

具体方法是紧紧抓住“序”字做文章,先确定中心句;然后再梳理各句之间的关系,如果有关键词的一定要抓关键词;最后逐句推敲,看整段是否符合一定的顺序。

答案:A5.下列古人“谦称”“敬称”的用法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张三有问题向朋友讨教,说:“愚不才,有一事请教。

”B.朋友的父亲七十大寿,张三对朋友说:“祝令堂大人寿比南山!”C.朋友问候张三生病的母亲,张三拱手谢曰:“家母身体已无恙。

”D.朋友询问张三妹妹的婚姻状况,张三说:“舍妹尚待字闺中。

”解析:这是对语言表达的考查。

答案:B综合运用(共6分)某班拟开展以“漫步古诗苑”为主题的系列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下列任务。

6.【古诗分类】班委会准备将教材中出现过的诗句分类编辑,下列诗句不宜放在“思乡”主题类的一句是()(2分,只填序号)①仍怜故多水,万里连行舟。

②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②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④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

⑤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解析:这是对诗句分类的考查。

答案:③7.【诗人竞猜】班委会举行“诗人竞猜”的猜谜活动,请仿照示例,在横线上填上适当的语句。

(2分)示例:(谜面)最恨凡尘世,一生独爱菊。

——(谜底)陶渊明(谜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谜底)陆游解析:这是对仿写能力的考查。

答案:示例一:铁马冰河梦,驿外断桥梅。

示例二:一梅一放翁,满腔爱国情。

8.【新闻撰写】班上还举行了“古诗词诵读比赛”,下面是宣传委员在比赛结束后写的一则新闻,请你为其拟写个标题。

(2分)为了弘扬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让同学们进一步感受古诗词的神奇魅力,我班于4月21至23日开展了以“经典诵读”为主题的古诗词诵读比赛,本次比赛设置了初赛、复赛、决赛三个环节,经过激烈的角逐,最终评出5名获奖者。

这次诵读比赛,让同学们感受到了中华古典诗词的丰富多彩,激发了大家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解析:这是对拟写标题能力的考查。

答案:我班开展古诗词诵读比赛。

9.古诗词默写填空(共5分,每空1分)(1)秋风岁寒,茅屋有情。

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以“安得广厦千万间,_______,风雨不动安如山。

”的诗句表达了关心民生疾苦的情感。

(2)花有德,人有品。

我们应该如出水之莲,保持高洁质朴的品性,正如周敦颐《爱莲说》所说:_______,_______。

(3)人有情,花有性。

即使坠成片片落红,也不忘自己一片奉献之心,恰如龚自珍《己亥杂诗》所言: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并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答案:(1)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2)(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3)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名著阅读(共5分)1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童话和寓言是世界文学作品中独特的风景线,丹麦的《安徒生童话》、德国的《格林童话》、古希腊的《伊索寓言》……这些伟大的作品都曾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

B.《格列佛游记》中的主人公格列佛是一名医生,他广闻博见,历经磨难,见识了不同国度的风土人情。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主人公保尔•柯察金,是一个在革命的熔炉中从工人子弟锻炼成长为无产阶级战士的英雄形象。

C.在读书节“读对联,猜名著”的活动中,有一联是“一辆黄包车,为生活奔波,满载酸甜苦辣;三个不幸者,与命运抗争,终成一代伟人”。

答案是《骆驼祥子》和《童年》。

D.《水浒》在说完一个故事后经常会出现“有诗为证”,例如“天理昭昭不可诬,莫将奸恶作良图。

若非风雪沽村酒,定被焚烧化朽枯”这首“为证”之诗,就是出现在“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这个故事之后的。

解析:这是对名著积累能力的考查。

答案:C11.《西游记》中有一个有趣的现象:被孙悟空直接打死的妖魔鬼怪并不多,被太上老君、菩萨甚至如来佛祖收走倒是不少。

请谈谈你对这个现象的看法。

(3分)解析:本题考查名著内容的积累能力。

名著学习中要注意积累的广泛性。

既要注意表面的知识,如作者、背景、写作特色、涉及人物及故事情节;还要知道一些细节,并且及时做笔记,做到积少成多,常读常新,逐步深化印象。

做题时才能信手拈来,得心应手。

答案:示例角度:(1)佛法感化,慈悲为怀的体现。

(2)妖魔鬼怪大多为这些人的前门徒或部下等,有官官相护之嫌疑。

(3)体现了佛法无边。

(4)给人以改过自新、诚心向善的机会。

二、阅读(共54分)(一)古诗文阅读(共20分)天末怀李白杜甫凉风起天末,君子意如何。

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

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

应共冤魂语,投诗赠汨罗。

【注释】①这首诗为诗人客居秦州(今甘肃天水)时所作。

当时李白因受牵连而被流放夜郎,途中榆赦还至湖南。

天末:天边。

②君子:指李白。

③文章憎命达:意谓文才出众者总是命运多舛。

④魑魅:比喻各种各样的坏人。

⑤汨罗:屈原在汨罗江含冤投水自尽。

12.下列的理解或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A.古代一些物象常常被寄予特定的含义,例如“鸿雁几时有”中的“鸿雁”就因为有借雁足传信的说法,常常被用来借指书信。

B.意象与意境是诗歌鉴赏的重要元素,本诗在“风”“水”物象前分别添加“凉”和“秋”两字,形成意象,构建了共同的意境。

C.“知人”是一种诗歌鉴赏的方法。

作者视李白为知己,首联在看似不经意的寒暄中表现出作者对李白的关切。

D.“论世”也是一种重要的鉴赏方法。

作者在动乱年代与李白一起被流放。

所以才由李白的遭遇联想到自己的遭遇,感慨万千。

E.诗歌采用了对比的表现手法,通过一“憎”一“喜”的对比,主要写出了诗人对自己命运坎坷的无尽感叹。

解析:这是对诗歌鉴赏能力的考查。

答案:DE13.诗人为什么说“应供冤魂泪”?诗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4分)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作者思想感情的理解。

答案:(1)因为李白和屈原都是被谗放逐的。

(2)①对李白的无比关怀、思念(怀念)。

②对李白不幸身世(命运)的深切同情。

③自身内心深处的悲苦。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戚继光①,字元敬,世登州卫指挥佥事②。

家贫,好读书,通经史大义。

继光至浙时,见卫所③军不习战,而金华、义乌俗称剽悍④,请召募三千人,教以击刺法,长短兵迭用,由是继光一军特精。

又以南方多薮泽⑤,不利驰逐,乃因地形制阵法,审步伐便利⑥,一切战舰、火器、兵械精求而更置之。

“戚家军”名闻天下。

继光为将号令严,赏罚信,士无敢不用命。

与大猷⑦均为名将。

(继光)操行不如,而果毅过之。

大猷老将务持重,继光则飙发电举⑧,屡摧大寇,名更出大猷上。

继光更历南北,并著声⑨。

在南方战功特盛,北则专主守。

所著《纪效新书》、《练兵纪实》,谈兵者遵用焉。

(选自《明史•列传第一百•戚继光传》,有删改)【注释】①戚继光:祖籍山东牟平,明朝抗倭名将。

②卫指挥佥事:官职名。

③卫所:明代在京城和各地设置卫所,数府合设一卫,下设千户所和百户所。

④剽悍:矫捷勇猛。

⑤薮泽:湖泽。

⑥审步伐便利:从行进便利的角度考虑。

⑦大猷:俞大猷,明代抗倭名将。

⑧飙发电举:办事如暴风闪电般迅猛。

⑨并著声:都有突出的声誉。

14.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2分)A.通经史大义/鸣之而不能通其意《马说》B.乃因地形制阵法/增其旧制《岳阳楼记》C.赏罚信/愿陛下亲之而信之《出师表》D.名更出大猷上/不敢出一言以复《连东阳马生序》解析:这是对一词多义的考查。

答案:A15.下列选项中划线文言虚词的含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2分)例句:(继光)操行不如,而果毅过之。

A.彼竭我盈,故克之《曹刿论战》B.实是欲界之仙都《答谢中书书》C.欠之,目似瞑,意暇甚《狼》D.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愚公移山》解析:这是对一词多义的考查。

答案:A16.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3分)请召募三千人,教以击刺法,长短兵迭用,由是继光一军特精。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文言句子的翻译。

答案:(戚继光)请求召募三千人,把击刺的方法教给他们,交替使用长兵器和短兵器。

因此,戚继光的整支部队特别精良。

17.“戚家军”为什么会名闻天下?请用自己的话概括出文中戚继光的形象特点。

(5分)解析:鉴赏人物形象。

答案:原因:教授战法,因地形制阵法,更换武器装备(装备精良),号令严明,赏罚分明,作战勇敢。

特点:善于治军,果敢,刚毅,善于用兵,战功显赫(声名远扬)。

(二)说明文阅读(共8分)中西礼节的差别我国传统礼节和以英美为代表的西方礼节,从根本上说是相通的,都强调人际交往要友善,要礼让,举止要文明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