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药用芍药栽培品种

中国药用芍药栽培品种

中国药用芍药栽培品种中药资源中约有85%来源于植物,其中约有200多种植物类常用中药已有栽培。

一些中药材经过长期的栽培选育后出现了品种分化,如菊花、木瓜口1。

品种是为一专门目的而选择、具有一致而稳定的明显区别特征,而且采用适当的方式繁殖后,这些区别特征仍能保持下来的一个(栽培植物)分类单位[416。

当前,栽培品种在农业、林业及园艺学中已有长足的发展。

在中药材中,栽培品种的研究受到了一些学者的关注,例如,相继选育出辛夷、桔梗的新栽培变种。

但是,目前栽培品种的研究与命名在中药材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如201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收载的川芎来源于伞形科植物川芎Ligusti cum chuanxiong Hort.,按照新的《国际栽培植物命名法规》,它的学名应该是Ligusticum sinense' Chuanxiong’。

很多优良的中药材栽培品种缺乏系统整理,还不为人所知。

如地道药材宣木瓜有3个农家品种,其中药木瓜已经濒危口1。

因此。

加强中药材栽培品种的调查与整理,不仅有利于深入了解其种质,促进品种品质评价,而且还将有效促进优良品种的保护。

芍药Paeonia lactif lom Pall.既是观赏的著名花卉,根又是常用中药。

作为花卉,芍药已经选育了很多品种。

在药用方面,芍药的药用历史始载于《神农本草经)),中医临床分为赤芍与白芍。

其中白芍来源于芍药Paeonia lactiflom Pall.根,经去皮水煮而成,赤芍来源于芍药P. lactiflom Pall.或川赤芍P.veitchii Lynch 的根,直接晒干。

通常认为白芍来源于栽培品,野生品作赤芍。

药用芍药至少自宋代就已有栽培,历代本草认为芍药以“单瓣红花’为佳,认为观赏芍药的药用质量较差。

目前药用芍药主要栽培于安徽毫州、浙江磐安、四川中江和山东菏泽,药材分别习称毫白芍、杭白芍、川白芍和菏泽白芍。

所有这些药用种质,均在各产区有悠久的栽培历史,并有相应的品种分化。

地道药材杭白芍的种质已经濒危¨”,因此有必要对药用芍药的栽培种质进行调查与研究,可以为进一步评价白芍品种的品质以及保护日渐濒危的优良种质奠定基础。

笔者于2009年9月调查了安徽亳州和山东菏泽,2010年5月调查了四川中江和浙江磐安,2011年5月查阅了中国科学院林业土壤研究所东北植物标本馆芍药标本,对吉林省四平市的野生和栽培赤芍进行了调查,在此基础上笔者报道了我国药用芍药的6个栽培品种。

1芍药栽培品种1.1 毫州芍药Paeonia lactif lom'Bozhoush--aoyao' cv. nov 多年生草本。

茎高50- 75 cm。

茎绿色,微红。

茎生叶下部为二回三出复叶。

上部为三出复叶,小叶狭卵形、椭圆形或披针形,长4- 1 2cm,宽1.5- 5.0 cm,先端渐尖,基部楔形,边缘密生白色骨质小齿。

花1~2朵,生茎顶或叶腋;萼片3~4枚,宽卵形或尾部呈披针形:花瓣9- 13枚。

倒卵形,长3.0- 7.5 cm,宽2~4cm,红色(图1A);雄蕊多数,花丝黄色。

长0.9- 1.5 cm,花药长3~4mm;花盘浅杯状,肉质,粉红色,高1 mm左右;心皮4~5,高0.8-1 cm,无毛或内侧有少许柔毛f图1B)。

瞢荚果圆锥形,顶端具喙,无毛,胚珠不育。

本栽培品种为毫白芍的来源,在亳州市十八里镇、十九里镇境内大量种植。

合肥市安徽中医学院药圃引自亳州1,2010-05- 04,查良平,王德群,彭华胜clpA 072(存于安徽中医学院药用植物标本室。

hol otypus,ACM)。

本栽培品种与红花杭芍药(‘H ong huahtmg-shaoyao’)相近,但红花杭芍药心皮密被柔毛,与本栽培品种区别明显。

1.2 菏泽芍药Paeonia lactif lom‘H ezeshaoyao'CV.nOV 多年生草本。

茎高30- 60 cm,茎基绿色微显红色。

下部茎生叶为二回三出复叶,上部茎生叶为三出复叶,小叶狭卵形或椭圆形,长5- 12 c m,宽1.0- 4.5 cm,先端渐尖,边缘密生白色骨质小齿。

花1~2朵,生茎顶;萼片4~5枚,披针形或宽卵形;花瓣9- 13枚,倒卵形。

长2~5 cm。

宽1~3cm,红色(图2A);雄蕊多数,花丝黄色;花盘浅杯状,粉红色,高1 mm;心皮3~5,高0.8- 1.0cm,密被白色柔毛f 图2B)。

瞢荚果圆锥形,具喙,密被白色柔毛。

种子类圆球形(图2C),黑色,直径0.6~1.0cm。

本栽培品种为菏泽的传统药用芍药的来源,在菏泽市黄埕镇和小留镇内大量种植。

山东:菏泽市黄埕镇和小留镇,海拔50 m。

2009-04-25,彭华胜clpB005( holotypus,ACM)。

合肥市安徽中医学院药圃(引自菏泽),201口05- 07,查良平clpA 070。

本栽培品种与红花杭芍药(‘H ong huahmlg-shaoyao’)相近,但红花杭芍药种子数量很少且心皮高0.8- 1.7cm.与本栽培品种区别明显。

1.3 白花川芍药Paeonia lactif lom'Baihua-chuanshaoy ao' c v.IIOV 多年生草本。

茎高40~70 cm,茎基绿色微泛红。

下部茎生叶为二回三出复叶,上部茎生叶为三出复叶或单叶,小叶狭卵形、椭圆形或披针形,长5~16 cm,宽2~5Cm ,先端渐尖,基部楔形,边缘密生白色骨质小齿。

花3~4朵。

顶生茎顶;萼片4~5枚,宽卵形;花蕾椭圆形,花瓣多数,倒卵形,最外层花瓣长2- 4.5cm,宽1.5- 3.0cm,白色(图3A);雄蕊全部瓣化,白色或淡黄色;花盘浅杯状,粉红色,高1 mm;心皮2~4。

高0.8~1.0cm,密被白色柔毛f图3B)。

瞢荚果圆锥形,具喙。

密被白色柔毛。

胚珠不育。

本栽培品种为川白芍的来源之一,在中江县集风镇、石泉镇境内大量种植。

四川:中江集凤镇、石垭镇。

海拔750 m,2010-0429,查良平、杨俊、胡海波c lp090( holotypus,ACM)。

本栽培品种与红花川芍药(‘Honghuachua,shaoyao’)相近,但红花川芍药花为红色且心皮无毛,与本栽培品种区别明显。

1.4 红花川芍药Paeonia lactif lor。

‘H onghua-chuanshaoyao' cv.IIOV 多年生草本。

茎高40~100 cm,茎绿色,略带红色。

下部茎生叶为二回三出复叶,上部茎生叶为三出复叶,小叶狭卵形或椭圆形,长4- 15 cm,宽1~5 cm,先端渐尖,基部楔形,边缘密生白色骨质小齿。

花1-2朵。

顶生茎顶;萼片3-5枚,宽卵形或披针形;花蕾扁圆形,花瓣多数,倒卵形,最外层花瓣长2--5 cm,宽1.5- 3.5cm,红色或粉红色;雄蕊全部瓣化,红色或粉红色(图4A);花盘浅杯状,粉红色,高1 mm;心皮2-4,高0.8- 1.0mm,无毛f图4 B)。

瞢荚果圆锥形。

顶端具喙,无毛。

胚珠不育。

本栽培品种为川白芍的来源之一,中江县集凤镇、石泉镇境内大量种植。

四川:中江集凤镇、石垭镇海拔750 m,20190429。

查良平、杨俊、胡海波clp03 7( holot ypus,ACM)。

本栽培品种与白花川芍药f' Baihuachuan-shao yao'1相近,但白花川芍药花为白色,且心皮密被白色柔毛。

与本栽培品种区别明显。

1.5 白花杭芍药Paeonia lactif lorn'Baihuahang-shao yao' c v.nov多年生草本。

茎高40- 70 cm。

茎绿色,略泛红。

下部茎生叶为二回三出复叶,上部茎生叶为三出复叶或单叶,小叶狭卵形、椭圆形或披针形,长3- 15cm。

宽1.5- 6.0cm,先端渐尖,基部楔形,边缘密生白色骨质小齿。

植株顶生或腋生,最多可达50余朵花;萼片4-5枚,披针形或宽卵形;花瓣9- 12枚,倒卵形,长2--5 cm,宽1~3 cm。

白色(图5A);雄蕊多数,花丝花药为黄色;花盘浅杯状,肉质,粉红色,高1-2 mm;心皮3~5,高0.8-1.0 cm,密被白色柔毛f图5B)。

瞢荚果圆锥形。

顶端具喙,有毛。

胚珠正常发育,种子数量很多,种子类圆球形,黑色,直径0.8- 1.4em。

本栽培品种为杭白芍的来源之一,在新渥镇仅见少量栽培。

浙江:磐安新渥镇,海拔300 m。

2010-05-04。

查良平、杨俊、胡海波clpA027(holotypus,ACM)。

本栽培品种与红花杭芍药(‘H onghuahang-shaoyao’)相近,但红花杭芍药花为红色,与本栽培品种区别明显。

1.6 红花杭芍药Paeonia lactif lor“‘H onghuah-angshaoy ao ' cv.YIOV 多年生草本。

茎高30- 60am,茎绿色,微泛红。

下部茎生叶为二回三出复叶。

上部茎生叶为三出复叶,小叶狭卵形或椭圆形。

长3- 13cm,宽1-5cm,先端渐尖,基部楔形,边缘密生白色骨质小齿。

植株顶生1-2朵花;萼片4-5枚,披针形或宽卵形;花瓣8 - 12枚。

倒卵形。

长3.0~5.5cm,宽1-3cm,红色(图6A);雄蕊多数,花丝花药为黄色;花盘浅杯状,肉质,粉红色,高1~2mm;心皮3 ~5,高0.8- 1.7 em,密被白色柔毛(图6B)。

瞢荚果圆锥形,顶端具喙,有毛。

胚珠正常发育,种子数量很少。

本栽培品种为杭白芍的来源之一,在新渥镇仅见少量栽培。

1.7药用芍药栽培品种检索表1.胚珠正常发育。

浙江:磐安新渥镇,海拔300 m。

2010-05-04。

查良平、杨俊、胡海波clpA 056(holo ty pus,ACM)。

本栽培品种与白花杭芍药(‘B aihu ahang-shaoyao’)相近,但白花杭芍药花为白色且植株顶生或腋生最多可达50余朵花。

与本栽培品种区别明显。

2.花白色…………….白花杭芍药‘Baih uah an gsh ao yao'2.花红色。

3.心皮高0.8- 1.7 cm;种子数量很少………….红花杭芍药‘H onghuahangshao yao'3.心皮高0.8~1 cm;种子数量很多………菏泽芍药‘H ezesh ao yao1.胚珠不育或仅少量发育。

4.雄蕊全部瓣化。

5.心皮无毛,花红色……………红花川芍药‘H onghuachuans hao yao'5.心皮密生白色柔毛,花白色……………白花川芍药‘Ba ihuachuanshao yao'4.雄蕊无瓣化,心皮内侧少许柔毛…………毫州芍药‘Bo zh oush ao yao'2讨论对中国科学院林业土壤研究所东北植物标本馆近200份野生芍药标本研究后,发现绝大多数野生芍药的心皮无毛,单瓣花。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