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固体废物污染控制工程固体废物的堆肥化处理技术优秀课件

固体废物污染控制工程固体废物的堆肥化处理技术优秀课件


4.堆肥的原料
注意:生活垃圾作为堆肥原料时,其可堆肥物 的数量、C/N、水分等常常不能满足堆肥的要 求,需要进行适当的预处理。配入粪便或某些 污泥可有效地调整C/N比和水分,从而得到N、 P、K含量较高的有机肥。
5.堆肥化原料特性的评价指标
我国新近颁布的《城市生活垃圾堆肥处理厂技术评价指标》 中规定:
固体废物污染控制工程固体废物的堆 肥化处理技术
内容
一、概述 二、堆肥化的基本原理 三、好氧堆肥化的基本工艺过程 四、堆肥化处理过程的几种组合形式 五、影响固体废物堆肥化的主要因素 六、堆肥化设备及工艺系统 七、堆肥腐熟度的评价指标
一、概述
1.定义
堆肥化是在人工控制下,在一定的水分、C/N比和通风
(2)卫生要求
堆肥温度:(静态堆肥工艺)>55℃持续5d以 上;
蛔虫卵死亡率:95%~100%; 粪大肠菌值:10-1~10-2;
二、堆肥化的基本原理
(一)好氧堆肥化过程的基本原理
1.堆肥化过程描述 ⁕ 同水处理一样,好氧堆肥是在通气条件下,
借好氧微生物使有机物得以降解.好氧堆肥温度 一般在50℃~65℃,最高可达80℃~90℃。故 好氧堆肥也叫高温堆肥。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2.固体废物堆肥化的意义
对城市固体废物( MSW )进行处理消纳,实现稳定化、无 害化,可以避免或减轻垃圾大面积堆积,影响市容及城市垃 圾自然腐败、散发臭气、传播疾病,从而对人体和环境造成 危害;
可以将固体废物中的适用组份尽快地纳入自然循环(如堆肥 可回归农田生态系统中)系统,促进自然界物质循环与人类 社会化物质循环的统一;
② 含水率:≤35mm;
③ pH值:6.5~8.5;
④ 全氮(以N计): ≥0.5%;
⑤ 全磷(以P2O5计):≥0.3%; ⑥ 全钾(以K2O计): ≥1.0%; ⑦ 有机质(以C计): ≥10%;
⑧ 重金属含量:总隔(以Cd计):≤3mg·kg-1;总汞(以Hg计):≤5 mg·kg-1;总铅(以Pb计):≤100mg·kg-1;总铬(以Cr计): ≤300mg·kg-1;总砷(以As计):≤30mg·kg-1。
总之,腐殖质能改善土壤的物理的、化学的和 生物的性质,使土壤环境保持适于农作物生长 的良好状态,腐殖质还具有增进化肥肥效的作 用。
4.堆肥的原料
(1)城市生活垃圾; (2)纸浆厂、食品厂等排水处理设施排出的污泥; (3)下水污泥; (4)粪便消化污泥、家畜粪尿; (5)树皮、锯末、糖壳、秸秆等。 在我国:堆肥的主要原料为: (1)生活垃圾与粪便的混合物; (2)城市生活垃圾与生活污水的混合物。
分解代谢:物质分解和提供能量的代谢;
合成代谢:消耗能量并合成生物体的代谢。
堆肥有机物(C, H, O, N, S, P)+O2+微生物
异化作用
氧化分解
CO2, H2O, NH3, SO42_, PO43-
密度:适于堆肥的垃圾密度应为 350~650 kg·m-3; 组成成分(湿重)%:其中有机物含量不得少于
20%; 含水率:适于堆肥的垃圾其含水量为40-60%; C/n比:垃圾的C/N为: 20:1~30:1。
6.肥堆产品质量及卫生要求
(1)堆肥产品质量要求(以干基计)
① 粒度:农用堆肥产品粒度≤12mm,山林果园用堆肥产品粒度 ≤50mm;
3.堆肥的作用
3)螯合作用:腐殖质中某种成分有螯合作用。它能和土壤 中含量较多的活性Al结合,使其变成非活性物质,抑制活 性铝和磷酸结合造成的危害。同样对作物有害的铜、铝、 镉等重金属也可与腐殖质反应降低其危害性;
4)缓冲作用:腐殖质具有缓冲作用。其它条件恶化时,能 起到减少冲击、缓和影响的作用,如水分不足时,可防止 植物枯萎,起到缓冲器的作用;
条件下,通过微生物的发酵作用,将有机物转变为肥料 的过程。 更科学一点讲:堆肥化是依靠自然界广泛分布的细菌、 放线菌、真菌等微生物,人为地将促进可生物降解的有 机物向稳定的腐殖质生化转化的微生物过程。 堆肥化的产物称为堆肥。 有机固体废物的堆肥化技术是进行稳定化、无害化处理 的重要方式之一, 也是实现固体废物资源化、能源化 的技术之一。
可以将大量有机固体废物通过某种工艺转换成有用的物质和 能源(如产生沼气、生产葡萄糖、微生物蛋白质等)。
堆肥化可减重、减容均为50%。
2.固体废物堆肥化的意义
由于城市固体废物和农业废物数量巨大,其中 可生物转换利用的成分多,在当前世界上普遍 存在自然资源短缺及能源紧张的情况下,堆肥 化回收和利用技术的开发具有深远的意义。
5)缓效作用:堆肥具有缓效作用(缓慢持久起作用,不会 损害农作物)。与硫铵、尿素等化肥中的氮不同,堆肥中 的氮几乎都是以蛋白质氮形态存在。
3.堆肥的作用
6)微生物对植物根部的作用:因为堆肥中富含大量 微生物,施用后,增加土壤中的微生物数量,微生 物分泌的各种有效成分易被根部吸收,有利于根系 发育和伸长。
农业生物质资源(秸杆、稻壳、甘蔗渣、花生 壳等)年产6亿吨左右。
3.堆肥的作用
堆肥是一种人工腐殖质,堆肥施用后,可增加土壤中 稳定的腐殖质,形成土壤的团粒结构,其作用如下:
1)改善土壤的物理性能:使土壤松软、多孔隙、易耕 作,增加保水性、透气性和渗水性,进而改善土壤的 物理性能;
2)保肥作用:肥料成分中的氮、钾、铵等都是以阳离 子形态存在,而腐殖质带负电荷,可以吸附阳离子。 即堆肥可以有助于土壤保住养分,提高保肥能力;
好氧堆肥的基本过程
(1) 在堆肥过程中,生活垃圾中的溶解性的有 机物可透过微生物的细胞壁和细胞膜被微生物 直接吸收;
(2) 对于不溶胶体和固体有机物,先附着在微 生物体外,依靠微生物分泌的胞外酶分解为可 溶性物质,再渗入细胞。
微生物通过自身的生命活动,进行分解代谢(主要是 氧化还原过程)和合成代谢(生命合成过程)将一部 分被吸收的有机物氧化成简单的无机物,并放出生物 生长活动所需要的能量;将另一部分有机物转化为生 物体必须的营养物质,进而合成为新的细胞物质,使 微生物生长繁殖,产生更多的生物体,这个过程用图 可表示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