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3-6岁学习指南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实施细则

3-6岁学习指南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实施细则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实施细则(科学)
大小、颜色、形状、软硬、粗糙、光滑、滚、转、停等)及人们对物体的作用方式(如推、拉等)。

3.、引导幼儿初步知道常见生活用品的用途及与人的关系。

4、引导幼儿初步感知沙、水的特性,体验事物特征,如多少等简单的量的特征。

塑料、颜料、废旧材料等)和工具(剪刀、
尺子、漏斗、筛子、各种容器等)进行简单
的尝试和探索。

3、引导幼儿能认识较多的和常见的科技生
活用品(微波炉、榨汁机、录音机、洗衣机、
空调等),并能初步知道这些用品对人们生
活的作用。

4、引导幼儿感知磁铁、石头、泥土、空气
等的特性及颜色的变化、物体的溶解和沉浮
等现象,并能根据某些现象进行初步的猜
想。

5、引导幼儿运用比较的方法进行科学活动,
感受比较的过称和结果,获得初步的比较能
力。

尺子等),在实验中积极思考与尝试。

2、设置情境和提供机会,支持、鼓励幼儿
提出问题、积极猜想、收集信息、尝试实验
和解决问题。

3、在日常生活中,鼓励幼儿通过连续观察、
探究事物变化的简单原因和规律,尝试学习
简单的推理,发展思维能力。

4、利用生活中各种机会引导幼儿了解风、
电、水、太阳等对人的益处和危害,初步体
会事物的两面性。

5、在各种活动中,支持、鼓励幼儿感知和
主动探索可接触的简单的物理现象,喜欢玩
声、光、电、磁、颜色变化、物体沉浮等的
游戏,体会周围事物、现象的特点和变化规
律,发现事物之间的关系。

6、鼓励幼儿仔细观察物体的相同点、不同
点、结构及发生的变化,进行记录。

7、在生活和各种活动中,引导幼儿学习使
用常用工具(如订书器、打孔器、曲别针、
涂胶器、小锤子等),体会人的聪明与智慧,
内的物体,初步感知理解5个以内物体的量。

8、在活动中引导幼儿感知体验“1”和“许多”及它们的关系。

9、通过与物体的相互作用,引导幼儿感知圆形、正方形、三角形。

10、在日常生活中有目的地让幼儿感知、认识白天、黑夜、早晨、晚上。

11、在生活和游戏中引导幼儿正确辨认上、下等方位,运用表示空间的语言(在……上面)。

12、引导幼儿使用简单的数学词汇和语言:如有关多少的词“一样多”“少”“许多”“1个”等6、充分利用各种机会,引导幼儿探究和感
知长方形、半圆形、椭圆形,并进行分类。

用合适的图形平成代表模型或更复杂的图
画。

7、提供各种机会,为幼儿初步体会常见几
何图形之间简单的转换关系创造条件。

8、提供各种途径引导幼儿学会手口一致地
点数10以内物体,说出总数。

9、在日常生活和游戏中,引导幼儿认读10
以内的阿拉伯数字,初步理解10以内数的意
义。

10、利用日常生活和游戏,引导幼儿初步感
知10以内物体数量的守恒(不受大小、排列
形式等因素的影响)。

11、利用各种机会,为幼儿了解10以内数中
相邻数之间的关系创造较多的条件。

12、在日常生活和游戏中,引导幼儿体验和
理解昨天、今天、明天的含义,正确辨认前、
后方位。

13、引导幼儿对测量的兴趣,进行非比阿婆
的守恒。

6、在日常生活和游戏中,引导幼儿对一定
事物的数量(20以内)学会成组地数数及倒
数,并会根据生活情景进行简单的口头加减
运算活动。

7、引导幼儿学习正确书写10以内阿拉伯数
字,培养其认真、整洁的书写习惯。

8、在日常生活和游戏中,引导幼儿会看整
点、半点,体会钟表的作用和时间的不可逆
性,知道应该珍惜时间。

9、在日常生活和游戏中,引导幼儿学会辨
认以自身为中心的左右,体会空间方位(含
上下、前后)的相对性。

10、利用和创设各种时机,鼓励幼儿运用数
学经验解决实践中的问题。

11、鼓励幼儿使用相关的数学用语言和词
汇,如“因为……一样”、“因为……不同”、“倒
数”、“x比x多”等。

和行为。

的生长变化,积累一些照料动植物的方
法。

7、是否能够感知四季的明显特征,体验到
一些自然现象的不同,初步体验季节变
化与动植物和人类的关系。

8、是否能够发现环境中一些美和不美的现
象,能够谈论它们,有自己的感受和见
解,在教师的引导下有维护环境美观整
洁的行为。

问题。

7、是否具有爱护环境的意识和行为,爱护
小动物和常见植物。

8、能否主动谈论科学内容的话题,与他人
讨论、交流自己的不同感受和想法。

9、是否喜欢阅读科普图书等图文资料,是
否与他人分享自己阅读的快乐。

(一)科学探究
(二)数学认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