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实验目的
掌握制作石蜡切片中取材、包埋的基本操作技术。
二、实验用品
1、实验材料:鱼
2、实验试剂:10%甲醛溶液(40%甲醛10ml,蒸馏水90ml)、50%酒精、70%酒精、80%酒精、90%酒精、95%酒精、100%酒精、二甲苯、石蜡。
3、实验器具:解剖器,双面刀片,小瓶,牛皮纸、电热恒温箱、脱水机、包埋机。
三、实验步骤
1、取材:用任何杀生的方法把鱼杀死,将腹腔打开,切取0.5cm3左右大小的肝脏、肠等组织。
2、固定:将切好的组织直接投入10%甲醛固定液中,固定24h。
3、脱水:50%酒精→70%酒精→80%酒精→90%酒精→95%酒精→100%酒精→100%酒精。
每级1-2h。
70%酒精处可长期保存。
4、透明:1/2二甲苯+1/2100%酒精(1-2h) →纯二甲苯(1h) →纯二甲苯(1h)
5、浸蜡:石蜡先置于60℃的温箱中,倒入含二甲苯及材料的小瓶中置于37℃温箱中,放置2-4小时。
6、包埋:先提升恒温箱的温度至60℃,换纯蜡3次,每次1-2h,用牛皮纸叠纸盒,置于45-60℃的烫板上,倒入材料,摆放好材料,把标签(正面向外置于底部),补足石蜡,倒好后轻轻的置于冷水盆中,注意底面要接触盆中凉水,待石蜡全部凝固后可取出晾干,也可在凉水盆中放置过夜。
四、作业
分析总结石蜡切片技术中固定和包埋的操作注意事项有哪些?
附:折纸盒按下列顺序折叠:
(1) 折AA'及BB';
(2) 折CC'及DD';
(3) 折CE'与AE'、向外夹出EE'。
同样折出FF',GG'及HH';
(4) 使CE'E与E'IE两三角形相叠,并沿E'C和EI重叠的折痕向后转折。
同样折其余三只角;
(5)折RIJF向外,同样折出GKLH,即折成所需的纸盒。
一、实验目的
掌握制作石蜡切片中切片、贴片的基本操作技术。
二、实验用品:
1.实验试剂:95%酒精、100%酒精、二甲苯、明胶液、蒸馏水。
2.实验器具:切片机、展片机、烤片机、载玻片、盖玻片、酒精灯、毛笔、牛皮纸、刀片、解剖刀、台木。
三、实验步骤:
1.修块、粘块、整修的步骤:
(1)选取所要切片的材料,从包埋的石蜡块上用单面刀片切割下来,注意不可损伤包埋的组织。
(2)确定切面的方位,用刀片将石蜡块的四面作初步的整修。
保证材料四周都有石蜡包围。
但不可太多。
切面的上、下边平行。
(3)点燃酒精灯,并准备一把旧的解剖刀。
(4)左手大拇指与食指间持整修好的石蜡块,材料向上用其余三指夹住台木。
此时将解剖刀在酒精灯上加温后,即放在台木与石蜡块之间,因解剖刀已加温,遇上两面的石蜡都会融化,可立即将解剖刀抽出,石蜡块迅速压在台木上。
(5)再将解剖刀蘸取少许石蜡碎屑,放在刚才固定的石蜡四周。
此时,解剖刀再加温,并迅速将石蜡块四周的碎屑烫平。
使石蜡块牢固地粘在台木上。
(6)修石蜡块上下面平行,使切成的蜡带呈一直线,不弯曲。
每个切片中组织的距离接近。
2.切片的方法:
(1)准备下列用具:毛笔、牛皮纸
(2)将已固着和整修好的石蜡块和台木装在切片机的夹物部分.
(3)安装切片刀,将刀片夹在刀夹上,并调整好刀的角度。
刀的斜度,非常重要,最好先切除的蜡块试刀,以确定刀的斜度,一经调度适合后,就不要随便变动,以免每次试刀的麻烦。
(4)移动刀片固定器,使夹刀部与夹物部之间的距离调整好,以石蜡块的表面刚贴近刀口为度,在旋紧切片固定器的螺旋。
(5)调整石蜡块与刀口之间的角度与位置。
修整蜡块,将刀片移近蜡块,使小蜡块的下边与刀锋平行,如不平行,可调夹物部上的螺旋。
然后把它固定,再转下蜡块.呈矩形才行。
只有平整的蜡块,才能切出平整的蜡带。
(6)最后根据需要,调整控制切片厚度的机制。
调度后,把它固定下来。
上述四步骤完成后,就可进行切片,
(7)开始切片。
右手握旋转轮的手柄,摇动一转就可切下一片,切下的蜡片粘在刀口上,待第二片切下时粘在一起,所以连续摇动就可将切下的蜡片连成一条蜡带。
这时左手就可持毛笔将蜡带提起,边摇边移动蜡带。
转速为每分钟40-50为宜。
(8)切成的蜡带到20-30厘米时,即以右手用另一只毛笔轻轻将蜡带挑起,平放在牛皮
纸上。
靠刀的一面较光滑,应向下,较皱的一面向上。
(9)切下的蜡片是否良好,此时应先行检查。
(10)切片工作结束后,仍将刀片用具擦拭干净。
3.贴片:贴附牢固,在染色时不易脱落;使皱褶的蜡片伸展平整。
用具:载玻片、粘片剂、解剖刀、蒸馏水、展片机及烤片机。
材料切成薄片后,须将切片粘在玻璃片上,加热展开,这叫粘片。
所用载玻片必须清洁才能使用。
粘片时,需把胶液置簿玻片上,再取切片,浮置胶液上,然后置烘片台上,使切片展开烫平,材料不现皱纹为度。
最后将切片依次排好,用滤纸吸去多余水分,同时以记号笔在玻片上编号,放入温箱中烘干,温度30~40℃约1小时即干。
(1)将展片机温度调整到35℃,保持恒定。
(2)在载玻片上涂蛋白甘油粘片剂。
其法是用细玻璃棒蘸取一小滴粘片剂,加在载玻片的中央,然后用洗净的手指(无名指)加以涂抹,范围不要太广,也不要太多,以能贴足够的蜡片为度。
(3)将涂粘片剂的载玻片放在展片机上,滴加蒸馏水数滴,此时若发现水不均匀分散而聚成滴状,即表示玻片不清洁,有残留油脂等物在上面。
(4)用解剖刀将蜡带切成小段,每段的长度应以盖玻片的长度为准,一般应比盖玻片短约1/5-2/5。
分片应从蜡带交界处分。
将蜡带轻轻移到涂有水的载玻片上,蜡片光面应向下贴在载玻片上,依次排列整齐。
留出右端贴标签处。
(5)材料展平后,从展片机上取下,稍稍倾斜留出多余的水分,用吸水纸吸干背面及周围多余水分,放于烤片机(35℃)上烤干水分。
保存在玻片盒内。
四、作业
分析总结石蜡切片技术中切片和贴片的操作注意事项有哪些?
实验三石蜡切片技术——染色、观察
一、实验目的
掌握制作石蜡切片中苏木精——伊红(HE)染色法及其结果的观察。
二、实验用品
1、实验试剂:二甲苯、酒精、苏木精染液、伊红染液、树胶。
苏木精原液配方:苏木精(2g),冰醋酸(10ml),甘油(100ml),95%酒精(100ml),蒸馏水(100ml),硫酸铝钾(5g),配制步骤:1.将苏木精溶于少量酒精中,加冰醋酸后搅拌,加速其溶解;2.加入甘油及其余酒精;3.研碎钾矾,溶于水中并加温;4.将加温的钾矾溶液一滴滴地加入染色剂中,并不断搅动;5.瓶口用双层纱布包扎,放于通风处,并经常摇动,直到颜色变为紫红时即可使用,成熟时间约需2-4周以致数月之久,若加0.2g碘酸钠即可立即成熟。
已成熟的原液,须用瓶塞密封,置低温暗处长期保存。
使用时以原液1份加入50%酒精与冰醋酸等量混合液1份或2份。
伊红溶液配方:伊红(1g)、70-75%酒精(100ml)。
配制步骤:先将伊红用蒸馏水(少许)调成浆糊状,再加入酒精,边加边搅拌,直到彻底溶解,此时试剂有些混浊,取少许冰醋酸,加入到试剂中去,试剂逐渐转变为清亮,呈鲜红色,。
2、实验器具:染缸、显微镜。
三、实验步骤
1、二甲苯脱蜡:把烤好的载玻片放于盛二甲苯的染缸中纯二甲苯(5-10min) →纯二甲苯(5-10min)
2、二甲苯与纯酒精等量混合液2min。
3、纯酒精、95%、70%、50%、30%酒精各2min。
4、蒸馏水2min。
5、苏木精染液15-20min。
6、蒸馏水洗,去除多余染液。
7、1%酸酒精分化数秒钟(如染色合适,此步可取消)
8、自来水洗数秒至1min。
9、氨水中“蓝化”数秒,或在自来水中冲洗使变蓝。
10、蒸馏水15min。
11、伊红染色2min。
12、70%酒精数秒钟。
13、95%酒精。
纯酒精各2min,片子取出时需速拭净,但注意勿触及切片。
14、纯酒精与二甲苯等量混合液2min。
15、二甲苯2min。
16、树胶封藏。
17、观察结果:细胞核呈蓝色;细胞质呈粉红色。
四、作业
分析总结脱蜡及染色过程中的注意事项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