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9年内蒙古中考初中地理结业会考试卷

2019年内蒙古中考初中地理结业会考试卷

内蒙古 2019 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 地理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有 1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3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 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关于亚洲的叙述,正确的是 A.跨经度最广的大洲 B.气候类型单一 C.世界第一大洲 D.全部位于北半球和东半球 2.关于俄罗斯和澳大利亚两国共同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两国都濒临太平洋和印度洋 B.两国的温带大陆性气候面积广大 C.两国的河流结冰期长,有凌汛D.两国的矿产资源丰富 3.下列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东北平原是我国最大的商品粮基地,作物一年 二熟 B.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所以在陡坡地修梯田,种草和灌木 C.台湾岛位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处,多地震 D.塔里木盆地受地形和纬度位置的影响,气候干旱 图 1 为某年我国发生某种自然灾害次数最多的 6 个省级行政区,读图回答 4〜5 题。

4.据图判断该自然灾害最有可能是 第 1 页 共 9 页A.台风 B.泥石流 C.洪涝 D.雪灾 5.图中各省区发生该自然灾害次数最多的山地可能是 A.横断山脉和秦岭B.太行山脉和雪峰山 C.大兴安岭和巫山D.唐古拉山脉和南岭 图 2 为我国某地一种典型农作物生长过程中不同阶段的气候资料图,读图回答 6〜7 题。

6.该农作物最有可能是 A.柑橘 B.甘蔗 C.水稻 D.小麦 7.该农作物生长过程中需进行大量灌溉的月份是 A.10、11、12 月 B.11、12、1 月 C.1、2、3 月 D.3、4、5 月 目前新疆的许多地方存在着大规模、远距离的游牧(季节性转场)现象,牧民季节性地 转 场在冬、夏牧场之间,图 3 为新疆某地冬、夏牧场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 8〜9 题。 8.图中四条转场线路最合理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9.新疆牧民季节性地转场主要受 A.聚落分布的影响 B.山前绿洲规模影响 C.草场水平分布影响 D.草场垂直分布影响 图 4 为沿某经线附近部分地区 1 月、7 月的气温和降水量分布图,读图回答 10〜11 题。

第 2 页 共 9 页10. 对该图的表述,正确的是 A.甲地降水量季节变化比乙地小 B.甲地气温年较差比乙地大 C.1 月降水量南多北少 D.7 月气温自北向南递减 11.据图判断甲乙两地的气候类型分别为 A.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和湿润气候 B.热带草原气候地中海气候 C.热带沙漠气候地中海气候 D.热带雨林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 图 5 为世界局部地区某月的等温线示意图,读图回答 12〜14 题。

12.图中甲所表示的大洲分界线是 A.土耳其海峡 B.白令海峡 C 直布罗陀海峡 D.马六甲海峡 13.关于图中乙国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世界活化石博物馆 ②工业布局临近原料产地 ③绵羊与小麦混合经营带分布在西南沿海

第 3 页 共 9 页④被称为“世界加油站”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14.如图所示月份,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亚欧大陆等温线向南凸 B.澳大利亚大陆等温线向低纬凸 C.悉尼正值少雨的季节 D.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最快时期 15.某行政村东西长 2 千米,南北宽 1 千米,主干道从南向北通过,河流自东南向西北流 过。 该村拟修建村史馆和培训中心,分别位于该村西南部和东北部。与上述信息相 符的是图 6 中的

A.甲 B.乙 C.丙 D. 丁 二、读图题(本大题共 3 小题,每空 1 分,共 18 分) 16.图 7 为某区域图(图中甲、乙、丙是重要的农业区)读图回答下列问题。(6 分)

(1)图中甲农业区是 ,乙农业区是 。 (2)从气候方面分析甲地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是 ,甲地农业用水主要来自 (3)乙地与丙地相比,其发展农业的不利条件主要是 (4)图中河流 A 下游支流少,流域面积小的原因是 17.图 8 为我国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图 9 为该地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读图回答下列 问 题。 (6 分)

第 4 页 共 9 页(1)图示区域的地形类型 ,地势特征是 。 (2)图示区域属于我国干湿地区中的 ,自然植被类型是 。 (3)依据图 8 信息判断,甲、乙、丙三地中,最有可能形成村落的是 地,理由 是 。 18.图 10 为公转轨道上地球在甲、乙两处的光照图(阴影部分为黑夜)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6 分)

(1)甲处的光照图中,地球自转方向为 (填“白昼”或“黑夜”)。 (2)甲处的光照图中,A 点在 B 点的 方向。 (3)地球公转到甲处时,下列四城市中,白昼由长到短的排序为 。(填字母) ①合肥 ②堪培拉 ③摩尔曼斯克 ④石家庄 A①②③④ B②④③① C③①④② D③④①② (4)在由甲处公转到乙处的过程中,悉尼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是 。到乙处 时,C 点的日出时刻是 点。 三、简答题(2 分) 19.汉江全长约 1577 千米,发源于秦岭南麓,在武汉市注入长江。分析秦岭对汉江北部支流 水文特征的影响。

第 5 页 共 9 页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本大题有 1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3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 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答案】C 【解析】亚洲面积约 4400 万千米 2,是世界第一大洲。亚洲气候类复杂多样。从 半球位置来看,亚洲主要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南极洲是跨经度最广的大洲。 2.【答案】D 【解析】俄罗斯和澳大利亚都濒临太平洋;俄罗斯以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最广, 澳大利亚以热带气候为主;澳大利亚的河流,没有结冰期;两国共同点是矿产资 源丰富。 3.【答案】C 【解析】东北平原土地肥沃,地广人稀,是我国最大的商品粮基地,因气候关系, 长城以北的黑土地一般只能一年一熟,故 A 不符合题意;陡坡不能修筑梯田,故 B 符合题意;台湾岛位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交界处,多地震,故 C 符合题意; 塔里木盆地受海陆位置影响,气候干旱,故 D 不符合题意。 4.【答案】A 【解析】横断山脉位于藏云贵地区、秦岭位于甘陕晋冀地区,从题干中提供的省 份简称来看,A 符合题意。 5.【答案】A 【解析】横断山脉位于藏云贵地区、秦岭位于甘陕晋冀地区,从题干中提供的省 份简称来看,A 符合题意。 6.【答案】D 【解析】读图可知,该农作物秋季播种,第二年收获,为冬小麦。 7.【答案】D 【解析】读图可得,该农作物生长过程中需进行大量灌溉的月份是 3、4、5 月, 此时气温回升,蒸发量变大,但降水少,春旱严重。 8.【答案】C 【解析】读图可得,图中四条转场线路中③路线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出,是山谷,

第 6 页 共 9 页有河流发育,草丰茂,适宜牲畜爬坡迁移。 9.【答案】D 【解析】由题意可知,牧民转场主要受草场垂直分布影响,夏季山上牧场草类茂 盛,饲料丰富,冬季山下气温相对较高,有利于牲畜越冬,故 D 正确。 10.【答案】D 【解 析】读图 可知, 甲地 1 月降 水少, 7 月降 水多, 降水量 季节变 化大; 乙地 1 月和 7 月降水量都不大,因此甲地降水量季节变化比乙地大;故 A 错误。 甲地 1 月份气温约为 30°C,7 月气温约为 22°C;气温年较差为 30°C-22°C=8°C; 乙地 1 月份气温约为 25°C,7 月气温约为 12°C,气温年较差为 25°C-12°C=13°C; 甲地气温年较差比乙地小;故 B 错误。 图示显示该地 1 月气温高于 7 月气温,该地位于南半球;因此,该地 1 月降水量 北多南少;故 C 错误。 图示显示该地 7 月气温自北向南逐渐降低;故 D 正确。 11.【答案】B 【解析】甲地 1 月气温高于 7 月气温,位于南半球。南半球无热带季风气候分布; 甲地全年高温,分明显的干湿两季,为热带草原气候;乙地位于 35°S 附近,且夏 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为地中海气候。 12.【答案】B 【解析】大洲之间往往以山脉、河流、湖泊、运河、海峡等地理事物为分界线。 读图可知,图中甲是白令海峡;白令海峡是亚洲和北美洲的分界线,沟通了太平 洋与北冰洋。 13.【答案】D 【解析】读图可知,关于图中乙国是俄罗斯。俄罗斯的工业主要分布在欧洲部分, 莫斯科和圣彼得堡为重要的工业中心。在乌拉尔一带,建有以钢铁工业和机械工 业为主的乌拉尔工业区。在西伯利亚地区,则以石油、机械、森林工业和军事工 业为主。主要燃料基地有西西伯利亚(秋明)油田、伏尔加-乌拉尔油气田、库兹 巴斯煤田。可见俄罗斯工业分布接近原料产地,便于发展工业;该国被称为“世界 加油站”。根据题意。 14.【答案】A 【解析】读图可知,图示区域为白令海峡附近,图中-10°等温线在海洋上向北弯 第 7 页 共 9 页曲,表明海洋上气温高于陆地上气温,此时是北半球的冬季;此时亚欧大陆上等 温线向南凸出,故 A 正确。 澳大利亚大陆位于南半球,此时处于夏季,大陆等温线向高纬凸;故 B 正确。 悉尼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此时正值多雨季节;故 C 错误。 位于我国北方地区的黄土高原地区处于冬季,夏季在暴雨的冲刷下,是黄土高原 水土流失最快时期;故 D 错误。根据题意。 15.【答案】B 【解析】没有指向标与经纬网的地图,通常采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规定确 定方向。由题干信息“某行政村东西长 2 千米,南北宽 1 千米”可知,乙、丙符合 要求;结合题干信息“村史馆和培训中心分别位于该村西南部和东北部”,可判定, 乙符合题意。 故选:B。 二、读图题(本大题共 3 小题,每空 1 分,共 18 分) 16.【答案】(1)河西走廊;湟水谷地;(2)夏季气温高,光照强,昼夜温差大; 高山冰雪融水和地下水;(3)海拔高,热量不足;(4)地上河,河流难以汇入。 【解析】读图可知,(1)图中甲农业区是河西走廊,乙农业区是湟水谷地。 (2)甲地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是夏季气温高,光照强,昼夜温差大,甲地农业用 水主要来自高山冰雪融水和地下水。 (3)乙地与丙地相比,其发展农业的不利条件主要是海拔高,热量不足。 (4)图中河流 A 为黄河,下游支流少,流域面积小的原因是地上河,河流难以 汇入。 17. 【答案】(1)以山地和丘陵为主;西高东低;(2)湿润区;亚热带常绿阔叶 林;(3)乙;地形平坦开阔,靠近河流,水源充足,交通运输便利。 【解析】(1)读图可得,图示区域的地形类型以山地和丘陵为主,地势特征是西 高东低。 (2)图中所示的气候特点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位于我国的南方地区, 属于湿润区,自然植被类型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3)甲、乙、丙三地中,最有可能形成村落的是乙地,该地地形平坦开阔,靠近 河流,水源充足,交通运输便利。 18.【答案】(1)逆;白昼;(2)西南;(3)D;(4)变大;8 第 8 页 共 9 页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