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生命的思考单元测试题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第四单元生命的思考单元测试题
一、选择题
1.2017年5月12日,是我国第9个“防灾减灾日”。
北京市首个中小学防灾减灾教育基地在顺义汉石桥湿地揭牌,800名中学生现场学习防震、心肺复苏、结绳等抗灾自救知识。
有的同学对此不以为意:又没发生意外,有这个必要吗?下列说法中,能说服这位同学的是(A)
①人的生命是顽强的,也是脆弱的,我们应该增强安全防范意识
②自然灾害是非人力可抗拒的,要自觉提高安全防范能力
③无论遇到多大挫折,都不要放弃生的希望
④应该学习一些抗灾自救知识,掌握一些基本的自救自护方法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2.爆炸和火灾是当今社会公共安全的隐患。
2016年4月10日下午,北京西直门某小区发生了天然气爆炸事故。
扑救过程中,消防官兵顶着浓烟、烈火冲入火场逐层搜救,疏散群众160余人,救出8人,其中1人死亡,2人轻伤。
当爆炸发生时,我们应该(A )
①迅速背朝爆炸冲击波方向卧倒,脸部朝下,头放低②张开嘴巴,以避免造成永久性耳聋③用毛巾或衣服捂住口鼻④爆炸瞬间应屏住呼吸,逃生时以高姿势为好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3.2017年8月8日21时19分,四川阿坝州九寨沟县发生7.0级地震,地震死亡人数24人,493人受伤(重伤4 5人)。
灾难就是动员令,灾情就是集结号。
解放军、武警部队和民兵预备役部队及社会各界群众快速反应,第一时间火速赶赴灾区,争分夺秒,投入到抢险救援的战斗中。
这件事说明(B)
①生命是脆弱的、艰难的②生命是崇高的、神圣的
③生命的长短是天注定的④生命是坚强的、有力量的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4.在历史的长河中,个人的生命虽然短暂,但正是一代又一代的个体生命实现了( A )
A.人类生命的接续
B.对生命的珍惜
C.个人的生命面临死亡
D.生命的长久存在
5.面对各种灾害,掌握有效的逃生、急救知识和技巧,是中学生必备的能力。
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是(A)
A.遇到大雨或洪灾时,远离水库河流等地点 B.发现有人触电时,急忙跑过去将其拉开
C.当火灾发生时,通过跳楼等方式逃离火场 D.遭遇雷雨天气时,可以站在大树下躲雨7.“挫折和不幸,就像是一座冶炼炉,它既可以使人百炼成钢,也可以使人灰飞烟灭,就看你是否经得起‘冶炼’!”对此,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D )
A.虽说生活难免有挫折,但伟人不会遇到挫折
B.只要是同一个人,那么他对于挫折的感受和行为反应必定是相同的
C.面对挫折,人们的情绪感受和行为反应不同的主要原因是个人的体质不同D.生活中的挫折是我们生命成长的一部分,要学会正确对待挫折
8.沧海横流方佩英雄本色,烈火淬炼乃见真金闪光。
从魏青刚、李博亚、胡佩兰到殷晓非、采建新、孟瑞鹏……串串闪光的名字,似繁星璀璨,光耀神州大地;
从迎着飞驰的列车舍身救人的李学生,到悬空半小时救下倒挂窗外89岁老人的“托举二见弟”,再到39年如一日接力照顾高位截瘫者的“陇海大院”……一个个温暖的片段,如春风化雨,感动亿万心灵。
这表明(A)
A.我们应自觉营造互信、热情、和谐的社会 B.全体人民精神境界至高无上
C.中华优秀文化积淀厚重无比 D.中华儿女的精神面貌无与伦比
9.“人海茫茫,找不出任何差异的两个人。
”这主要告诉我们( C )
A.人们之间没有任何差异
B.生命属于我们只有一次
C.每个人的生命都是独特的
D.如果努力找,是能找到的
10.热爱生命,尊重生命,呵护生命,这是我们生活的主旋律。
下列行为不属于珍爱生命的(B)
①初中学生遇见有人落水,不假思索,下水营救
②骑车过马路,遵守“红灯停,绿灯行”的交通规则
③为改善双休日伙食,两同学结伴到田野里捕捉青蛙
④学校草坪上设置温馨提示:“小草也是生命,请脚下留情”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11.不同的人,对于生命意义的感受各有不同。
只有懂得生命真谛的人,才可以使短暂的生命延长并且富有真实的意义。
那么,下面不属于值得过的人生是( D )
A.能够活出自己的人生,自食其力,实现自我价值
B.当别人需要帮助时,付出自己的爱心,无论大小,自愿承担责任
C.将个人理想与国家发展、民族复兴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结合起来
D.吃喝玩乐
12.“生命的意义在于帮助,一个人活着的意义在于在他活着的时候,能够为他人、为社会、为国家、为民族作出应有的贡献,这才是一个人生命价值的彰显。
”从中我们可以得出 ( D )
①帮助别人,付出自己的爱心,生命是有意义的
②要承担起自己的责任
③要把个人的追求建立在社会和国家需要的基础上,这样的一生是值得的
④生命的意义只在于帮助他人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13.生命是有韧性的,要从容面对挫折。
下面同学的言行,能体现正确对待挫折的有(C)
A.考这么差,我还有什么脸见老师和父母?
B.我已经努力过了,还是考的那么差,真笨,真丢脸。
C.学校选拔足球队员我被选上了,幸亏当初我没有因为害怕而放弃。
D.哈哈,他们不如我,这次冠军非我莫属!
14.浙江常山65岁老人占祖亿为救一名溺水的孩童,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
老人的英勇事迹迅速流传开来,人们送给他一个响亮的名字——“最美爷爷”。
从占祖亿身上,我们可以感受到( C )
A.人的生命具有独特性
B.牺牲了自己就不能追求生命的意义
C.追求生命的意义需要敬畏他人的生命
D.只有舍己救人才能实现生命的价值
15.如今,为需要紧急就医的伤员开辟“生命绿色通道”,已经在山东济南各区交警大队形成工作机制。
他们根据辖区情况形成了各自的紧急处置预案,随时为伤病员护航。
“为生命让路”体现了( D )
A.生命是脆弱的
B.生命是坚强的
C.生命是有力量的
D.对生命的敬畏
二、材料题
16.《敬畏生命》是思想家史怀泽所写的一部书。
书中写道:他在非洲志愿行医时,有一天黄昏,看到几只河马在河中与他们所乘的船并排而游,突然感悟到了生命的可爱和神圣。
于是,“敬畏生命”的思想在他的心中蓦然产生,并且成了他此后努力倡导和不懈追求的事业。
(1)请结合所学的有关内容,谈谈你对史怀泽“敬畏生命”思想的认识。
(2)向史怀泽学习,我们可以做些什么?(至少写出两条建议)
答:(1)①生命是脆弱的、艰难的,也是坚强的、有力量的,生命是崇高的、神圣的,生命的价值高于一切。
②敬畏生命,让我们从对自己生命的珍惜走向对他人生命的关怀,使我们意识到每个人都需要与他人共同生活。
③生命是平等的,自觉地珍爱他人的生命,人与人之间要和谐相处,不漠视他人的生命。
(2)①树立生命至上的观念,敬畏和关爱我们周围的生命,从我做起。
②尊重、关注、关怀和善待身边的每一个人。
③与周围的生命休戚与共。
17.
(1)阅读以上名言警句,运用所学知识谈谈它们对青少年成长的启示。
(2)请从道德和法律角度分析“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诗句中所蕴含的精神内涵在今天仍得以传承的依据。
答:(1)①要树立终身学习观念②我们要正确认识自己③做更好的自己,就要扬长避短④要孝亲敬长,关爱家人⑤生命是不可逆的,我们要热爱生命,珍视生命。
(2)孝亲敬长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每个中国公民的法律义务
18.材料一世界是这样的美丽/让我们把生命珍惜/一天又一天/让晨光拉着我/让夜露挽着你/只要我们拥有生命就什么都可以争取/一年又一年/为了爱我们的人/也为了我们自己。
——让我们把生命珍惜(汪国真)
材料二雷锋说:“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
”
(1)根据材料说说,生命有哪些特点?
(2)请结合材料谈谈你对生命有接续的理解。
答:(1)①生命来之不易。
②生命是独特的。
③生命是不可逆的。
④生命是短暂的。
(2)①在人类生命的接续中,我们总能为自己的生命找到一个位置,担当一份使命。
②生命的接续,使得每个人的生命不仅仅是“我”的生命,还是“我们”的生命。
在生命的传承关系中,我们能更好地认识和面对自己的生命。
③生命对我们而言,不仅仅是身体的生命,还包括社会关系中的生命、精神信念上的生命;
我们每个人都不仅仅是在身体上接续祖先的生命,也在精神上不断继承和创造人类的文明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