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建筑安装工程质量竣工资料》培训班教学提纲上海工程建设进修学校二0 0 四年五月目录上海市建筑工程质量竣工资料(ABCD册)A册、B册编制要求A—3施工组织设计一、概念:施工组织设计是指导施工活动的重要技术经济文件。
从施工全局出发,根据各种具体条件,拟定工程施工方案,确定施工程序,安排施工进度和劳动力、机具、材料的供应,对场地利用、水电能源保证等现场设施的布置和建设作出规划,并把设计和施工、技术和经济、工程施工组织、工程施工各方统一协调起来,是指导施工的行之有效的科学管理方法。
二、主要内容:工程概况,质量、安全、文明的工作目标,项目组织架构和人员组成。
工程难点、关键工序的确定及保证措施,工程总进度计划,施工方案,工程质量、安全等保证措施,劳动力、材料机械设备使用计划,工程预算,施工总平面图等。
三、质量计划的概念:在工程建设中,要搞好项目管理,全面实现既定的项目目标,首先必须加强工程质量计划工作,提高项目的质量管理水平,才能圆满地完成工程项目的质量目标。
工程质量计划是实施项目质量管理,实现项目质量目标的事前规划。
它是项目施工组织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施工企业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的分解和具体体现。
工程质量计划工作在项目管理特别是项目质量管理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指导作用。
加强项目的质量计划工作,可以充分地体现项目质量管理的目的性,有利于项目各类施工技术人员达成共识,减少矛盾,克服质量工作中的盲目性和随意性,避免被动,从而增强工作的主动性、针对性和有序性。
对确保项目工期、降低项目成本和顺利实现项目质量总目标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
四、工程质量技术保证措施、季节施工措施主要内容为:轴线和标高控制措施,基槽保护措施;构件运输和堆放措施;冬期施工措施;夏期施工措施;雨期施工措施;防水工程施工技术措施;混凝土早强减水主措施;构件焊接措施;新结构、新材料技术措施;关键工程部位保证质量措施;解决质量通病的技术措施等。
五、关键工序、工程难点部位保证质量措施(一)关键工序1、基础工程:桩基工程、沉井过程、水下混凝土浇筑、承载力检测、独立基础框架结构、基础土方回填;2、结构工程:混凝土浇筑、施加预应力、施工缝处理、结构吊装;3、钢结构工程:重要部位焊接、机械连接安装;4、设备进场验收测试、单机无负荷试车、无负荷联运试车、试运转、设备安装验收、压力容器等;5、隐蔽工程的隐蔽过程;6、建筑材料的见证取样、送样;7、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试验过程。
(二)技术保证措施1、基础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技术措施基础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的关键是降低水泥水化热,避免出现温度裂缝和收缩裂缝。
其技术措施为:优先采用水化热较小的矿渣水泥;严格控制混凝土的水灰比,减少泌水现象及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及时排除泌水;使用木质素磺酸码等缓凝型减水剂达到减水和利于组织施工的目的;严格控制浇灌层的厚度(一般不超过30cm),在混凝土中掺入一定数量的块石及适当延长养护时间等。
2、基础不均匀下沉,导致墙身开裂表现在设计方面的原因是:无钻探资料就进行设计或虽有钻探资料,但了解不透。
措施不力,就出施工图。
表现在施工方面的原因是:地基换土处理时,不控制土的含水量,不控制分层夯实的厚度;挖基槽时,未挖至设计要求的土质,或基槽内的树根、浮土、泥浆、积水未清除干净就施工垫层。
解决基础不均匀下沉的根本技术措施是:不了解基底地质情况和地基的实际承载能力,就不能出施工图,地基处理和基槽土质不经各方验收合格,就不能施工垫层。
3、砖墙接槎不符合规范要求具体表现为:先砌外墙后砌内墙,内外墙接槎用直槎,且不放钢筋或放的钢筋规格、数量、位置不符合要求;住宅单元之间分隔墙预留材料运输孔洞,采用直槎,不放拉结钢筋,或钢筋设置不符合要求;内墙的一砖墙与半砖墙不同砌筑,采用直槎,不放钢筋或钢筋设置不符合要求。
解决此项质量通病的技术措施:①组织有关人员学习砌体工程规范中的有关规定。
如外墙四个转角,必须同时砌筑,不得留直槎;内外墙接槎要用踏步槎,如在不得已情况下,经工区(队)以上的技术主管部门批准,才允许用直槎,但一定要设拉结钢筋,其数量为每半砖厚的墙不得少于一根6的钢筋。
钢筋间距沿墙高不超过50cm,其埋入砖墙的长度从墙的留槎处算起每边不小于1m,末端应另加90°弯钩。
②质量检查人员应严格把住质量关,对不按要求施工者,不予验收。
4、现浇钢筋混凝土挑梁、雨篷根部开裂产生开裂的原因:多数是由于施工不当。
在施工操作时,由于操作人员踩踏主筋,使钢筋位置下移,浇捣混凝土时,又未及时提升校正,致使承受负弯矩的受力主筋起不了应有的作用,从而引起根部开裂。
技术措施:①做好技术交底工作,向有关人员讲授清楚挑梁等悬臂构件的受力特点,即这类构件钢筋的作用是承受负弯矩,受力主筋应在上面,绝不能颠倒。
②扎筋后,在主筋下方置垫块(对板)或适当设置钢筋撑脚(对梁)。
5、钢筋混凝土工程出现蜂窝、麻面、露筋产生的原因为:模板拼缝不严;支撑变形;混凝土浇灌前模板不洒水;浇捣混凝土时,震捣不均匀,漏震或震捣时间过长;侧面模板拆模太早及钢筋位置不正确等。
技术措施:①明确混凝土蜂窝、麻面、露筋对建筑结构的危害性,即混凝土不仅承担受力任务,而且还起保护钢筋的作用。
如果混凝土出现了蜂窝、麻面、露筋,则空气中的水汽和二氧化碳将慢慢侵入混凝土内部,并腐蚀钢筋,减少了钢筋的断面。
钢筋锈蚀后,体积膨胀,致使混凝土剥落,减少了混凝土的有效断面,均将直接影响结构安全。
②严格按钢筋混凝土工程的施工操作规程施工。
③万一出现了蜂窝、麻面、露筋现象,应及时将其缺陷处的疏松混凝土全部凿除,用钢丝刷刷净,浇水润湿,然后用比原混凝土标号高一级的细石混凝土或采用喷浆办法填补压实。
6、楼地面起砂、起壳、裂缝地面起砂的常见原因为:水泥标高低或水泥存放过期,影响地面强度及耐磨性;砂子粒度过细,增加了拌合物的泌水性,砂子含泥量大,影响水泥与砂子的粘结;骨料级配不好使拌合物产生离析,拌合物水灰比过大,造成粗骨料沉淀、砂浆析水及混凝土在硬化过程中多余水分蒸发后造成大量毛细孔,降低了地面强度,不按规定遍数成活,压光时间掌握不好及养护不当,上人过早等。
地面起壳、裂缝的原因为:基层没有清理干净,影响面层与基层的粘结;混凝土基层凹凸不平,使面层厚薄不一致,过薄部分易形成空鼓;水泥安定性不好,因收缩大而造成收缩裂缝;砂子过细,因拌合物泌水而造成缩裂缝;结构层变形及不按规定留设温度伸缩缝等造成的裂缝。
技术措施:①采取措施保证预制板的安装质量和灌缝质量;②按规定留置伸缩缝;③基层应洗净,铺设面层前认真扫浆;④面层采用425号水泥,尽量采用粗中砂;⑤严格控制混凝土的水灰比和砂的含泥量;⑥采用压光三遍成活施工,第一遍以压光后表面不出现水层为宜;、二遍起消除气泡。
孔隙的作用,要求达到表面平整光滑,原则上应在水泥初凝前完成(以上人时有轻微脚印,但不下陷为宜);当上人不出脚印或极细微脚印时,进行第三遍压抹,目的是消除抹痕和毛细孔。
六、主要机械设备包括大中型起重机械、施工电梯、挖掘机、打桩机、砂浆搅拌机、混凝土搅拌机、电焊机等施工机械设备。
七、注意事项:1、收集的资料主要有施工规范、规程、质量验收标准和类似的工程经验等资料应具有时效性。
避免使用过期规范及验收标准。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200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2001《木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6—2002《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10—2001《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9—2002《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8—2002《屋面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7—2002《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2002《电梯安装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310—2001《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3—2002《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339—2003《建筑给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玻璃幕墙工程技术规范》JGJ102—2003《金属与石材幕墙工程技术规范》JGJ133—2001《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20032、对各类工程住宅、商办楼、厂房、精装修工程应有针对性。
3、对施组审批中提出的意见应有明确的补充和回复。
地下室防水效果检查记录提示1、渗漏水调查(1)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时,施工单位必须提供地下工程“背水内表面的结构工程展开图”。
(2)房屋建筑地下室只调查围护结构内墙和底板。
(3)全埋设于地下的结构(地下商场、地铁车站、军事地下库等),除调查围护结构内墙和底板外,背水的顶板(拱顶)系重点调查目标。
(4)钢筋混凝土衬砌的隧道以及钢筋混凝土管片衬砌的隧道渗漏水调查的重点为上半环。
(5)施工单位必须在“背水内表面的结构工程展开图”上详细标示:1)在工程自检时发现的裂缝,并标明位置、宽度、长度和渗漏水现象;2)经修补,堵漏的渗漏水部位;3)防水等级标准容许的渗漏现象位置。
2、渗漏水现象描述使用的术语、定义和标识符号,可按下表选用。
3、当被验收的地下工程的结露现象时,不宜进行渗漏水检测。
4、房屋建筑地下室渗漏水现象检测(1)地下工程防水等级对“湿渍面积”与“总防水面积”(包括顶板、墙面、地面)的比例作了规定。
按防水等级2级设防的房屋建筑地下室,单个湿渍的最大面积不0.1m2, 任意100m2防水面积上湿渍不超过1处。
(2)湿渍的现象:湿渍主要是由混凝土密实度差异造成的毛细现象或由混凝土容许裂缝(宽度小于0.2mm )产生,在混凝土表面肉眼可见的“明显色泽变化的潮湿斑”,一般在人工通风条件下可消失,即蒸发量大于渗水量的状态。
(3)湿渍的检测方法:检查人员用于手触摸湿斑,无水分浸润感觉。
用吸墨纸或报纸贴附,纸不变颜色。
检查时,要用粉笔构划出湿渍范围,然后用钢尺测量高度和宽度,计算面积,标示在展开图上。
(4)渗水的现象:渗水量由于混凝土密实度差异或混凝土有害裂缝(宽度大于0.2mm )而产生的地下水连续渗入混凝土结构,在背水的混凝土墙壁表面肉眼可观察到明显的流挂水膜范围,在加强人工通风条件下也不会消失,即渗入量大于蒸发量的状态。
(5)渗水的检测方法:检查人员用于手触摸可感觉到水分浸润,手上会沾有水分,用吸墨纸或报纸贴附,纸会浸润变颜色。
检查时,要用粉笔构划出渗水范围,然后用钢尺测量高度和宽度,计算面积,标示在“展开图”上。
(6)对房屋建筑地下室检测出来的“渗水点”,一般情况下应准予修补堵漏,然后重新验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