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部差异显著、交流与互补
一、教材内容分析
教材的第三单元“中华各族人民的家园”中,主题是我国不同地区在各自的自然环境条件下,人们社会生活方面的特点。
教材安排了三方面的教材内容:《第一课国土与人民》、《第二课山川秀美》、《第三课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其中《第三课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包括以下内容:秦岭—淮河分南北(介绍秦岭—淮河分界线、中国南北的气候差异以及其对南北方生产、生活方式的影响)、东西部差异显著(比较我国东部与西部自然环境方面的差异,评价它们对经济发展、人们生活的影响)、交流与互补(认识我国各地区间交流的重要意义和现状)。
因此,本科主要介绍东西部的划分,并且综合地对比中西部之间的差异,评价东部和西部各自在发展经济方面的优势和不足;用东西部和南北方人才的交流、自然资源的调配等方面的事例,说明了地区间交流、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重要意义。
二、学生情况分析
学生已经学习了《国土与人民》、《山川秀美》这两课的内容,对于中国的行政区划、人口密度分布、地形气候类型等有了一定的了解,学习了如何读图。
而且学习了“秦岭—淮河分南北”这课的内容,有通过两个地方的比较来学习方式有了基础。
但是通过与学生的谈话,发现学生的归纳能力还不够、课外知识不够丰富,对于现在东西部之间的交流与互补了解不多,因此本科教学是重点是掌握东西部的划分、东西部之间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条件的差异,难点是我国各地区间交流与互补的现状及其意义。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通过使用地图,了解我国东部与西部自然环境的差异,认识这些差异对经济发展、人民生活的影响
通过对我国不同区域自然、经济等了解,认识我国各地区之间的交流现状和意义
2.过程与方法
通过东西部地区的优劣势比较,学会分类比较的学习方法,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各地区间交流与互补的学习,初步形成因地制宜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
掌握东西部的划分
掌握东西部地区在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条件的差异
2、教学难点
了解我国各地区间交流与互补的现状及其意义,初步形成因地制宜的观念
五、教学方法
讲授法、小组讨论法
六、课前准备
分组、查找各地区优势互补的例子
七、教学内容
(一)导入
【展示】展示几组图片,提问学生:哪些是东部的图片,哪些是西部的
【学生集体回答】
(二)新课教学
【过渡】同学们大致知道东西部之分,那么具体东西部地区的省级行政单位是怎样的呢?【展示】请同学看书本65页上的3-32 西部地区范围示意图,或者也可以看PPT上的这张示意图
【讲述】我国西部有西南五省市(西藏自治区、四川省、贵州省、云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西北五省(陕西省、甘肃省、青海省、宁夏回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内蒙古、广西以及湖南的湘西、湖北的恩施两个土家苗族自治州组成。
【展示】至于东部地区的范围,书本上没有,同学们可以看下PPT上的这张示意图
【提问】这张图没有标明具体的省份,但是正好可以考验下大家对中国行政区划图的掌握程度。
可以看出,东部基本上都是沿海地带。
(点击省市,让学生回答是哪个省市)
【学生集体回答】
【提问】大家已经知道了东西部的划分,那么东西部之间有哪些差异呢?请大家按照以往划分的小组,通过查阅教材和图册,按照小组顺序,讨论这张表格中一个方面的内容。
比如说第一组就讨论地形,第二组讨论气候,然后派一个代表进行汇报。
比较项目选用地图东部地区西部地区
自然条件地形
气候
资源
社会经济条件人口
城市
交通
经济
【学生活动】看图、讨论、回答、补充
【小结】通过同学们的发言,可以总结出:东部优越的自然条件有利于发展种植业,交通、通信、教育发达,城市众多,人力资源丰富,为工业发展提供重要条件。
但是矿产和能源资源短缺,工业污染严重。
而西部有丰富的矿产、能源、草场资源,广袤的土地,壮美的山川,独特的民族风情,丰富的旅游资源等。
但是其后干旱,水资源短缺,水土流失和荒漠化严重,资金、技术、人才、交通等条件与东部相比差距较大。
【过渡+提问】那么,在东西部各具优劣势的情况下,应该如何扬长避短,实现共同发展呢?【学生回答】(3~4名学生回答)
【讲述】东西部要加强交流与合作,优势互补,统筹区域协调发展。
充分发挥政府宏观调控的作用,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
东部为西部提供资金、人才,帮助西部发展教育和经济等。
西部为东部提供丰富的矿产、能源资源,解决东部经济发展的瓶颈。
【提问】上节课老师已经布置了预习的任务,要同学们去寻找关于区域间交流与合作的例子,那么现在请同学来当回新闻播报员,结合秦岭—淮河分南北和本课所学内容,播报下找到的资料。
【学生回答】(5~6名学生回答)
【展示】依次展示南水北调、西气东输、西电东送示意图
【讲述】我国现在实施中的工程中,主要有南水北调工程、西气东输工程和西电东送工程。
南水北调是缓解北方水资源短缺的工程。
通过跨流域的水资源合理配置促进南北方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分东线、中线、西线三条调水线。
西气东输是西部地区
天然气向东部地区输送,主要是新疆塔里木盆地的天然气输往长江三角洲地区。
输气管道西起新疆塔里木的轮南油田,向东最终到达上海,延至杭州。
西电东送是西部的电力资源送到东部,西部大开发的标志性工程,分北、中、南3 条通道。
【小结】从这些例子,我们可以看出交流与合作的目的是为了优势互补,但是有一个重要的原则,那就是因地制宜,要根据各地的具体情况,制定适宜的办法。
【总结】我们今天学习了东西部差异显著和交流与互补这两方面的内容,请同学回去后思考下,除了自然原因外,有哪些历史原因导致了东西部之间的差异呢?
八、板书设计
(一)东西部差异显著
1、我国东西部划分
2、我国东西部的自然、社会差异
(二)交流与互补
1、主要工程:南水北调、西气东输、西电东送
2、原则:因地制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