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热工基础_期末总复习_重点(张学学)

热工基础_期末总复习_重点(张学学)

1.系统:在工程热力学中,通常选取一定的工质或空间作为研究的对象,称之为热力系统,简称系统。

2.系统内部各处的宏观性质均匀一致、不随时间而变化的状态称为平衡状态。

3.状态参数:用于描述系统平衡状态的物理量称为状态参数,如温度、压力、比体积等。

工程热力学中常用的状态参数有压力、温度、比体积、比热力学能、比焓、比熵等,其中可以直接测量的状态参数有压力、温度、比体积,称为基本状态参数。

4.可逆过程:如果系统完成了某一过程之后可以沿原路逆行回复到原来的状态,并且不给外界留下任何变化,这样的过程为可逆过程。

准平衡过程:所经历的每一个状态都无限地接近平衡状态的过程。

可逆过程的条件:准平衡过程+无耗散效应。

5.绝对压力p 、大气压力p b 、表压力p e 、真空度p v 只有绝对压力p 才是状态参数
1.热力学能:不涉及化学变化和核反应时的物质分子热运动动能和分子之间的位能之和(热能)。

热力学能符号:U ,单位:J 或kJ 。

热力系统储存能=宏观动能、宏观位能+热力学能
储存能:E ,单位为J 或
kJ
2.热力学第一定律实质就是热力过程中的能量守恒和转换定律,可表述为:a.在热能与其它形式能的互相转换过程中,能的总量始终不变。

b.不花费能量就可以产生功的第一类永动机是不可能制造成功的。

c.进入系统的能量-离开系统的能量 = 系统储存能量的变化
3.闭口系统:与外界无物质交换的系统。

系统的质量始终保持恒定,也称为控制质量系统 闭口系统的热力学第一定律表达式 对于微元过程
对于可逆过程 对于单位质量工质
对于单位质量工质的可逆过程 4.开口系统稳定流动实现条件
1)系统和外界交换的能量(功量和热量)与质量不随时间而变; 2)进、出口截面的状态参数不随时间而变。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R g 为气体常数,单位为J/(kg·K)
2.比热容:物体温度升高1K (或1℃)所需要的热量称为该物体的热容量,简称热容 比热容(质量热容):单位质量物质的热容,c ,J/(kg·K)
道尔顿定律:混合气体的总压力等于各组元分压力之和(仅适用于理想气体)
d q u w
δ=+
δ2f s
1
2
Q H m c mg z W =∆+∆+∆+g pv R T
=pV nRT
=d d q q
c T t
δδ==
22
net 12Q Q W Q Q ε==-11net
1
2
Q Q W Q Q
ε'==-1ε'>2
C 1
1T T η=-
R A λδ
λ
=
1.自发过程:不需要任何外界作用而自动进行的过程 自发过程是不可逆的! 克劳修斯表述:不可能将热从低温物体传至高温物体而不引起其它变化。

开尔文-普朗克表述:不可能从单一热源取热,并使之完全转变为功而不产生其它影响 3.热力循环:工质经过一系列的状态变化,重新回复到原来状态的全部过程。

正向循环:将热能转变为机械能的循环,也称为动力循环或热机循环。

正向循环的循环热效率:
循环热效率ηt 用来评价正向循环的热经济性。

显然,ηt < 1。

逆向循环:消耗功将热量从低温热源转移到高温热源的循环,如制冷装置循环或热泵循环 制冷系数:制冷装置工作系数 供热系数:热泵工作系数
4.卡诺循环:由两个可逆定温过程和两个可逆绝热过程组成
一、在相同的高温热源和低温热源间工作的一切可逆热机具有相同的热效率,与工质的性质无关。

二、在相同高温热源和低温热源间工作的任何不可逆热机的热效率都小于可逆热机的热效率。

1.热传导(简称导热):在物体内部或相互接触的物体表面之间,由于分子、原子及自由电子等微观粒子的热运动而产生的热量传递现象。

2.λ: 材料的热导率(导热系数):表明材料的导热能力,W/(m·K)
3.导热热阻:表示物体对导热的阻力,单位为K/W
4.热流密度q:单位时间通过单位面积的热流量
5.热对流:由于流体的宏观运动使不同温度的流体相对位移而产生的热量传递现象 牛顿冷却公式:Φ = Ah (t w – t f )q = h (t w – t f )Φ = Ah (t w – t f )
h 称为对流换热的表面传热系数(习惯称为对流换热系数),单位为W/(m 2
⋅K) 对流换热热阻:
Φ = Ah (t w – t f )
称为对流换热热阻,单位为W/K 。

6.热辐射:由于物体内部微观粒子的热运动而使物体向外发射辐射能的现象。

特点:(1)所有温度大于0 K 的物体都具有发射热辐射的能力,温度愈高,发射热辐射的能力愈强。

发射热辐射时:内热能辐射能(2)所有实际物体都具有吸收热辐射的能力物体吸收热辐射时:辐射能内热能(3)热辐射不依靠中间媒介,可以在真空中传播(4)物体间以热辐射的方式进行的热量传递是双向的 1.温度场:
在τ时刻,物体内所有各点的温度分布称为该物体在该时刻的温度场。

2.温度梯度:自然界中气温、水温或土壤温度随陆地高度或水域及土壤深度变化而出现的阶梯式递增或递减的现象
温度梯度是矢量,指向温度增加的方向。

n —等温面法线方向的单位矢量,指向温度增加的方向 傅里叶定律表明, 导热热流密度的大小与温度梯度的绝对值成正比,其方向与温度梯度的方向相反
w f h
t t R -=
w f
1t t Ah
-=
1h R Ah
=
net 122t 111
1W Q Q Q
Q Q Q η-=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