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12课卖油翁(共32张ppt)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12课卖油翁(共32张ppt)
)铜钱盖在葫芦口上,慢 慢地用油勺舀油注入(葫芦),(油) 从钱孔注入,但钱币却未被打湿。 (卖油翁)于是说:“我并没有别 的(本事),只不过是手法熟练罢 了。”康肃公(苦)笑着打发他走 了。
问题探究
1、连用两个问句表现了陈尧咨怎样 的性格特点?
一疑问,一反问,语气盛气 凌人。一是对卖油翁态度的不满; 二是言语之间不乏轻蔑和责问之 意,“自矜”之状跃然纸上。
问题探究
1、从第一句可以看出陈尧咨是一个怎样 的人?此句在文中有怎样的作用?
从“善射”“ 自矜” 可以看出陈 尧咨是一个擅长射箭,骄傲自大的人。 既点明了陈尧咨的性格,又为卖油翁 出场埋下了伏笔。
2、“睨之”“ 但微颔之”分别是对卖 油翁的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 睨之”是神态描写,表现了卖油翁 不以为然的态度;“ 但微颔之”是动 作描写,说明了卖油翁“见其发矢十 中八九”后略表赞赏。
的样子,这里指斜着眼看陈尧咨射箭。
【8】矢(shǐ):箭。 【9】中:正中目标。 【10】但:只,不过。 【11】微:微微。 【12】颔(hàn):点头 【13】之:代陈尧咨射箭这件事。
翻译第一段
康肃公陈尧咨擅长射箭,在世界 上没有第二人(能同他相比),康肃 公也凭这种(本领)自夸。(有一次) 他曾在自己家(射箭的)场地里射箭, 有个卖油的老头放下担子,站在场边 斜着眼看他(射箭),很久都没有离 开。(卖油翁)看见康肃公射十箭能 中八九箭,(对陈尧咨的射箭技术) 只是微微地点了点头。
学习目标
1、积累与作者相关的文学常识; 2、积累文言词汇; 3、领会熟能生巧的道理,正确对待自己
和他人的优点;
4、学习作者情节曲折,详略得当,运用 对比手法,鲜明突出人物特点的写作 方法。
作者简介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 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谥号文忠, 吉州永丰(今属江西)人,北宋政治 家、文学家。他是北宋古文运动的领 袖,“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词、 散文均为一时之冠。散文说理畅达, 抒情委婉。流传后世的有《欧阳忠公 文集》等。
写作特点
1、对比手法,人物鲜明 文中用对比手法刻画出陈尧咨善射但
骄傲自矜、不可一世的性情,卖油翁虽然 技高一筹,但并以此自夸,表现出智者超 然物外之态。
2、详略得当,剪裁合理 本文的主要人物是卖油翁,因为文章
主要说明熟能生巧的道理,因此对卖油翁 写得比较详细,而对陈尧咨的射箭写得较 简略,陈尧咨在课文中起着反衬的作用。
写作背景
本文节选自《欧阳忠公文集.归田录》。 本文是作者采用笔记体写的一篇短小精悍 的小说。本文通过卖油翁和陈尧咨之间的 一个小故事,说明了熟能生巧的道理。陈 尧咨是北宋名臣之一,他虽性情刚戾,但 办事果断。他做地方官时注重水利,发现 长安饮水十分困难,便组织人力,疏通了 龙首渠,解决了人民的生活用水问题。 《宋史》记载他知兵善射,“尝以钱为的, 一发贯其中”,并以此自豪。本文记载的 就是关于他的一个小故事。
读准字音
自矜jīn
家圃pǔ
睨nì之
发矢shǐ
十中zhòng八九 颔hàn之
忿fèn然
汝rǔ亦知射乎
徐以杓sháo酌zhuó油沥之
惟手熟shú尔
康肃笑而遣qiǎn之
学习第一段
重点字词
【1】公:旧时对男子的尊称。 【2】善:擅长。 【3】以:凭借。 【4】自矜:自夸。矜:夸耀。 【5】圃:园子,这里指场地。 【6】释:放。 【7】睨(nì)之:斜着眼看,形容不在意
第一段:写陈尧咨擅长射箭并以此 自夸,但卖油翁对陈尧咨高超的箭术 并不感到惊奇。为下文两人的碰撞埋 下伏笔。
学习第二段
重点字词 【1】知:了解。知道,懂得。 【2】无他:没有别的(奥妙)。 【3】但:只,不过。 【4】熟:熟练。 【5】尔:同“耳”,相当于“罢 了”。 【6】忿然:气愤的样子。 【7】尔:你。
2、卖油翁的回答表明了什么?陈尧咨的 反应又如何?
卖油翁的回答表明了对陈尧咨的 射技不以为意的态度。陈尧咨的反应 是“忿然”,表现了陈尧咨受到轻视 后的愤怒之态。
3、“自钱孔入,而钱不湿”表明了什么? 表明了卖油翁动作娴熟,技艺高超。
4、本文告诉我们怎样的道理? 熟能生巧。同时告诫人们,即使有
长处也不能过分骄傲。
【9】轻:作动词用,看轻,轻视。 【10】以:凭借、依靠。 【11】之:代射箭也是凭手熟的道理。 【12】覆:覆盖。 【13】徐:缓缓地,慢慢地。 【14】沥:灌注。 【15】唯:只,不过。 【16】遣:打发 ,送走。
翻译第二段
康肃公问(他)道:“你也懂 得射箭吗?我的箭法不是很精深 吗?”老翁说:“(这也)没有别 的(原因),只不过是手法熟练罢 了。”康肃公(听后)气愤地说道: “你怎么敢轻视我射箭(的本领) 呢?”老翁说:“凭我倒油的经验 知道(这个)道理。”
5、课文为什么对陈尧咨的善射写得简略, 而对卖油翁的酌油情况却写得比较详 细?
因为故事要说明的道理是熟能生 巧,并不是陈尧咨的善射,所以只用 “当世无双”“ 十中八九”来描写他 箭术的精湛,而对卖油翁的记叙比较 详细,这样使叙事清楚,同时又突出 了重点。
6、本文刻画了陈尧咨和卖油翁两个人物, 可否把题目改成“陈尧咨和卖油翁”?为 什么?
不可以。事端是由卖油翁引起的,他如
果不“释担而立”,不露出轻视的表情, 陈尧咨就不会发问;同时事情又是由他解 决的——以酌油技术平息了陈尧咨的愤怒 情绪。作者详写了卖油翁的酌油表演,明 显技高一筹;而对陈尧咨的射技,作者以 “发矢十中八九”一笔带过,是略写。再 者,卖油翁身怀绝技,谦虚沉着;陈尧咨 却因“善射”而自我炫耀,趾高气扬。卖 油翁在事件发展的全过程中起了主导作用。
主题思想
本文通过记叙康肃公“善射”和 卖油翁“酌油”两件小事,刻画了陈 尧咨和卖油翁两个人物,描写了他们 之间的冲突,细致入微地写出了这两 个人物的特点。告诉我们一个道理: 熟能生巧,即使有什么长处也没有骄 傲自满的必要。
阅读启发
1、正视自己的长处,扬长避短; 2、正视自己的缺点,知错能改; 3、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4、人应有一技之长; 5、自信是走向成功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