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全国2014年10月自考劳动法试题和答案

全国2014年10月自考劳动法试题和答案

部门规章,是指国务院劳动行政部门单独或会同有关部门制定的专项劳动规章。如,《工伤认定办法》、《最低工资规定》、《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办案规则》、《劳动人事争议仲裁组织规则》等。
地方性法规,是指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省会城市和经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的人民代表大会以及其常委会制定的规范性文件。
地方性规章是指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及省会城市和经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制定规范性文件。
C.劳动者的劳动权利能力与劳动行为能力的运用受到劳动能力所表现出来的各种因素差别的限制
D.劳动者运用劳动权利能力与劳动行为能力实现劳动权利时,不能同时参加一个以上劳动法律关系
正确答案:D(1分)
教材出处:P93
考点:本题考核劳动者的劳动权利能力和劳动行为能力。
解析:考生须记忆以下知识点(这也是劳动者的劳动权利能力和劳动行为能力的特点):
(3)劳动者劳动权利能力与劳动行为能力的运用要受到劳动能力所表现出来的各种因素差别的限制,如文化水平、劳动技能、健康状况及年龄、性别、人身自由等。
(4)劳动者在运用劳动权利能力和劳动行为能力实现劳动权利时,已经参加了某一种劳动法律关系,一般就不能再参加另一种劳动法律关系。
3.关于劳动合同期限的规定,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法律,是指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的规范性文件。基本法:《劳动法》;单项法律:《劳动合同法》、《就业促进法》、《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社会保险法》;其他:《妇女权益保护法》、《安全生产法》、《职业病防治法》、《公司法》。
行政法规,是指由国务院根据宪法和法律的有关原则制定发布的各种劳动行政法规,其法律效力具有普遍性,是当前我国调整劳动关系的重要依据。如,《禁止使用童工规定》、《工伤保险条例》、《劳动保障监察条例》、《残疾人就业条例》、《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等。
(1)劳动者的劳动权利能力和劳动行为能力是统一的。劳动者达到法定就业年龄并具有劳动能力,就同时享有劳动权利能力和劳动行为能力,相反,就不再享有劳动权利能力与劳动行为能力。因此,劳动者的劳动权利能力与劳动行为能力同时产生,同时消灭。
(2)劳动者的劳动权利能力与劳动行为能力具有不可分割性。劳动者的劳动权利能力和劳动行为能力只能由劳动者本人亲自实施。
B.陈某在2012年办理退休手续后,又应聘到威达公司做门卫工作。2013年7月,陈某在工作中受伤,经鉴定为伤残8级。因支付医疗费用问题与公司发生争议,陈某要求确认与威达公司存在劳动关系
C.蔡某从事个体经营餐馆,与其雇工季某之间因支付报酬产生纠纷
D.章女士与其聘用的月嫂之间的关系
正确答案:C(1分)
教材出处:P68
2014
劳动法
课程代码:
【该文档答案附带教材出处、考点、解析和评分参考】
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考点:本题考核劳动关系。
解析:考生须记忆以下知识点:
(1)劳动关系是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在实现劳动过程中发生的社会关系。用人单位是指依法招用和管理劳动者,并按法律的规定或劳动合同的约定向劳动者提供劳动条件,进行劳动保护,并支付劳动报酬的劳动组织。既包括中国境内的企业、民办非企业单位、个体经济组织、依法成立的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等合伙组织和基金会等,也包括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的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A选项错误。
A.劳动者与用人单位没有明确约定劳动合同终止时间的,是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
B.以完成一定工作为期限的劳动合同,本质上是一种有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
C.劳动者与用人单位没有明确约定劳动合同起始时间的,是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
D.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满1年不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视为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已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2)《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21条的规定:“劳动者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的,劳动合同终止。”因此,劳动者达到法定退休年龄以后或依法享有养老保险待遇或领取退休金后,与用人单位之间建立的已不再是劳动关系,而是劳务关系。企业聘用退休人员的,不构成劳动法意义上的劳动关系,只成立民法意义上的劳务关系。B选项错误。
(3)个体劳动者如果请了帮工、带了学徒,此时产生了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他我”结合,产生了劳动关系。C选项正确。D选项错误。
本题中,只有C选项符合劳动关系的条件。
2.关于劳动者的劳动权利能力和劳动行为能力的关系,表述错误的是【】
A.劳动者的劳动权利能力与劳动行为能力同时产生,同时消灭
B.劳动者的劳动权利能力与劳动行为能力具有不可分割性
4.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劳动法渊源的是【】
A.社会保险法B.劳动法实施条例
C.最低工资规定D.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北京市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关于劳动争议案件法律适用问题研讨会会议纪要
正确答案:D(1分)
教材出处:P66
考点:本题考核劳动法渊源。
解析:劳动法的渊源:(1)宪法;(2)法律;(3)行政法规;(4)部门规章;(5)地方性法规和地方性规章;(6)国际劳工公约;(7)规范性劳动法律、法规解释;(8)其他。
正确答案:C(1分)
教材出处:P118
考点:本题考核劳动合同期限。
解析:考生须记忆以下《劳动合同法》法律条文:
(1)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是指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无确定终止时间的劳动合同。
(2)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是指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合同终止时间的劳动合同。
(3)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满一年不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视为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已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关系的是【】
A.邱某在设于科讯公司的某园区手机动漫产业联盟秘书处工作,科讯公司为手机动漫联盟捐赠工作人员劳务费,手机动漫产业联盟未经注册登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