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9中国养老服务行业研究报告

2019中国养老服务行业研究报告

无论“9073”或是“9802”,前述模式的基本设计思路,都与老人群体的构成, 以及三种养老模式的特点相关。全国近2.5亿60周岁以上老人中,近90% 的老人年 龄在80 岁以下, 这意味着绝大多数老人具备基本自理生活能力, 可在家养老。而 需要入住养老机构的半失能失能老人,其在老人群体中所占比例相对较小。
适用群体
主要特点
具有基本生活自理能 成本较低,老人无需更改住所,家人
老人或子女家中
力的老人
可陪伴时间较长
家庭附近社区
基本生活自理能力相 依托社区公共资源和服务设施,老人
对较弱,或子女不在 对所处环境更熟悉,更具亲切感
身边的老人
专业化养老机构
失能或失智程度较高 成本较高,老人需更改住所,服务内
的老人,80岁以上的 容较为全面、丰富
亿
我国各年龄段人口数量及老年抚养比
12
0.7
10
0.6
8
0.5
0.4 6
0.3
4 0.2
2
0.1
0
-
1950 1955 1960 1965 1970 1975 1980 1985 1990 1995 2000 2005 2010 2015 2020 2025 2030 2035 2040 2045 2050 2055 2060 2065 2070 2075 2080 2085 2090 2095 2100
1.பைடு நூலகம் 行业发展环境-社会环境
“婴儿潮”集中步入老龄阶段,人口抚养比快速上升
新中国成立后, 历史上曾出现三次人口出生高峰期。第一次“ 婴儿潮” 出现在 1962 年左右, 该阶段出生人口已集中进入老龄阶段, 且经历改革开放具备一定经 济基础和消费能力。与此同时, 15-64 岁年龄人口自2015 年左右逐渐下降,年轻 人口养老压力剧增,传统家庭养老基础日渐薄弱。
机构养老:主要指以养老院、康养中心、托老所、老年公寓等,专业化养老机构为 主体的养老模式。该模式可将老年人集中起来,提供居住、就餐、医疗、娱乐等全 方位服务,但需要的建设成本和资源投入较高,适用失能或失智程度较高,而家人 无力照顾的老人群体。
三种养老模式对比
养老模式 居家养老 社区养老
机构养老
发生场所
三种养老模式关联
居家养老
社区养老
进驻社区,开设服务站点 需要时,进入养老院
机构养老
• “9073”模式:90%居家养老, 7%社区养老,3%机构养老;
• “9064”模式:90%居家养老, 6%社区养老,4%机构养老;
• “9802”模式:98%居家社区养 老,2%机构养老
1.3 行业发展规模
预计养老产业规模增速超过10%
中国自2000 年已迈入老龄化时代, 随后老龄化进程逐渐加快, 围绕老年人需求的 养老产业潜力得以释放。根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养老消费与养老产业发展研究” 课题组测算, 2050 年中国老年市场和养老产业规模将从2015 年的1.87 万亿元、 4900 亿 元 增 长 至 48.52 万 亿 元 和 21.95 万 亿 元 , 年 增 长 率 分 别 达 到 9.74% 和 11.48%。其中, 养老服务是养老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老龄协会2019年4月 发布的《需求侧视角下老年人消费及需求意愿研究报告》预计到2020 年, 我国老 年消费市场规模将达到3.79万亿元。
生活照料 日常保洁 助餐助浴 精神慰藉
金融服务 养老保险 长期照护险 医疗保险
医护服务 诊断治疗 康复护理 健康管理
文化娱乐 老年大学 老年旅游 文化活动
1.2 养老模式主要分类
主要分三类养老模式,居家养老、社区养老、机构养老
根据养老场所和服务形式的不同,大致可将现有养老模式分三类,包括居家养老、 社区养老、机构养老。
高龄老人
1.2 养老模式主要分类
三种养老模式中,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
随着养老服务行业逐步放开,政府已基本确立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养老为依托, 机构养老为支撑的养老服务体系基本框架。上海、北京等地方政府,也由此陆续提 出了“9073 ” 或“9064 ”模式,即90% 的老年人居家养老,7% 或6% 的老人依 托社区养老,剩余3%或4%的老人在机构养老。 直到目前,因居家养老和社区养老均依托老人熟悉的生活环境,且社区养老服务机 构也多开展面向居家老人的上门服务, 两种养老模式逐渐呈现融合之势。在2017 年国务院发布的《“十三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体系建设规划》中,“居家 社区养老服务”已被作为整体提出,成为2017 年-2020 年老年事业发展的重要方 向。与“9073”等模式相对应,有专家提出“9802”模式,进一步强化居家社区 养老在养老服务体系中的基础性位置。
居家养老:指以家庭为核心,老人与成年子女等家庭成员共同生活,或独自居住在 家养老。该模式因成本更低、老人对环境更熟悉、家人可陪伴时间较长,是大多数 老年人养老的主要选择,也符合中国以孝为先的传统家庭文化。
社区养老:指依托社区公共资源和服务设施,或引入专业养老机构服务,如社区老 年食堂、日间照料中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让老年人在所生活的社区范围内, 即可快速、便捷地获得相应生活服务。对生活自理能力相对较弱或子女不在身边的 老人来说,社区养老是居家养老的有力补充。
8000 6000 4000
4900
5463
中国养老产业规模
6090
6789
7568
2000
0 2015年
2016年
2017年 产业规模(亿元)
2018年
2019年
中国老年市场规模
3 1.87
2
2.05
2.25
2.47
2.71
1
0 2015年
2016年
2017年 市场规模(万亿元)
2018年
2019年
2019年中国养老服务行业研究报告
2019年
1. 养老服务行业概述
1. 行业定义、特点及范围 2. 主要养老模式 3. 行业发展规模 4. 行业发展环境 5. 行业发展历程 6. 中外养老模式对比
1.1 行业定义、特点及范围
兼具市场和公共属性,涉及老年人物质和精神生活多方面
定义:养老服务指为满足老年人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基本需求,向其提供必要的 生活服务,涉及老年人衣、食、住、行等多个方面,包括日常保洁、康复护理、养 老保险、文化活动等。 特点: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养老服务业兼具市场属性和公共属性。一方面, 随着老龄化时代到来,“银发经济”的潜能逐渐受到更多关注,催生出诸多新兴业 态和产品形式。另一方面,养老服务也是公共事业和社会福利的一部分,事关数亿 老年人的基本生活保障,政府在其中起到重要作用,既包括政策支持和引导,也可 直接投入资金、购买服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