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从OSI和TCPIP之争看标准

从OSI和TCPIP之争看标准

从OSI和TCP/IP之争看标准
要很好理解OSI和TCP/IP其实不容易。

我的看法:从历史和市场角度的理解
1950~1960年代,逐渐有了计算机联网的用户需求。

1960年代,很多人(机构、公司)都会看到这个需求,然后投入研究满足该需求的技
术。

几乎是全民运动,计算机领域的,IBM、HP、DEC…….(那时intel、微软、苹果还没
有出生),通信领域的(涉及所有),大学,科研机构,热闹非凡。

百花齐放,产生了各种技术(包括TCP/IP),各大公司都有自己的一套,这些技术自成
体系,从思路到实现有很大差距,不能互通,大量的没有走出实验室。

凡是我们知道名字的
都是非常优秀的,但是却不一定是市场成功的。

跟计算机相比,通信网络对互联互通的要求是首要的。

现在这种状况对整个行业发展不利。

于是,指定标准的需求出现了,时间是1970年代末,1980年代初。

相关各方都坐到一起来制定标准。

谁都想让自家的技术成为标准。

但是这是不可能的,
然后就是妥协和退让(中国不能搞民主、搞不好标准的根本原因就是没有学会妥协和退让)。

最后的标准是各家技术的一个混血儿,一般的规则是:选择该类技术中最好的,选择支持者最多的。

必须遵守规则,否则标准无法产生或者由于没有人支持等于废纸。

这种标准工作可能最后没有结果,但这次成功了,结果就是OSI协议模型。

那是1981年的事情。

标准出来了,但是并不是权威,没有强制性,是否实施标准、怎样实施标准仍然由各个
国家、各个公司作决定。

很多人(特别我们国家)把标准以为是了不起的东西,其实不一定。

有的标准确实了不起,但是大多数都昙花一现,消失得无影无踪。

OSI出台,大多数权威及专家都相信了它会一统江湖。

可惜,跟历史上很多同类事件一
样,权威及专家又错了一次。

因为最终的决定权并不在权威和专家,而是市场。

我认为这就象一场选举,各种产品,
各种技术放到选举台上,选民是消费者,消费者用钞票买了某个产品,就等于投了它一票
(^_^,钞票=选票)。

与其它选举不一样的是,这种选举的结果是各种各样的,有时候选出
了一个一统江湖的东东,有时候选出几个并存,选出成百上千的可能性也存在的。

这次选举的结果出乎很多人预料:选出了TCP/IP。

原因我只能应用教科书所说(我从
来没有看到过一个OSI设备),OSI技术上虽然更完美,但是太复杂,实现成本太高;TCP 成本低,技术也还能满足用户需求。

不管怎样,TCP/IP模型胜出了,最终成为事实上的标准(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最终也将TCP/IP接纳为与OSI地位相同的国际标准,这是晚一些的事情)
OSI呢,逐渐走向没落,最后在市场上消失了。

但是OSI模型还是人类的知识财富,里
面的优秀思想和技术可以永远为人类参考使用。

这是教科书里面OSI依然存在的理由。

顺便说一下,TCP/IP模型胜出最大获利者毫无疑问是美国。

我想,在认同OSI标准的同时,许多美国厂商依然没有放弃让自家的TCP/IP成为标准的想法,因此,坚持/继续发展TCP/IP。

他们成功了。

虽然他们全是为了自己利益,但是我只有敬佩,因为他们靠的是实力
/能力。

不管怎样评价,TCP/IP技术上都可以入选优秀,才有机会胜出。

也许许多同样优秀的
技术由于运气不佳失败了。

所以,技术上是不能虚假的,没有优秀的技术,而一味推崇成为
国际标准,最后只能成为笑话。

因为—国际标准也不过如此而已,并不意味着成功。

提示:OSI和TCP/IP是两个竞争性的协议模型,两者不兼容,两者目前都是国际标准,
目前TCP/IP取得了全面胜利。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