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 苏联蒙太奇学派

2 苏联蒙太奇学派

爱森斯坦提出, 任何艺术, 无论是文学、诗歌、戏剧, 还是音乐、舞蹈、绘画都有自己的表现语言和表现技巧, 而电影的表现技巧是什么呢? 他认为就是蒙太奇.蒙太奇是一种组织镜头的方法, 即`一种并置原理的运用, 把不同性质的两个电影底片连接在一起, 很自然地使之成为一种新的概念, 一种新的总体(爱森斯坦《电影感》) .
蒙太奇,是法文montage的音译,原来的意思是装配、构成,引申用在电影里局势剪辑与组接。

苏联蒙太奇电影学派的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以维尔托夫和库里肖夫为代表的准备,以爱森斯坦为代表的高峰,以普多夫金为代表的完成。

第一节维尔托夫与库里肖夫的电影实验
维尔托夫,苏联纪录片大师,著名的“电影眼睛派”的创始人。

认为:电影镜头比人的眼光更客观,主张实况拍摄的方法,反对一切虚构和编造。

他特别倡导将摄影机隐蔽起来进行拍摄,也就是在被拍摄者毫无察觉的情况下来拍摄。

但是,又强调指出,电影真实地记录并不局限于简单记录生活,电影眼睛应当在保持镜头内容真实的条件下,通过对镜头的选择、剪辑、组接以及配加字幕等方式赋予生活素材以特定的涵义。

也就意味着,蒙太奇不再只是作为连接镜头的技术手段,而是成为分析概括生活的意识形态工具。

乔治.萨杜尔这样评价电影眼睛学派:在电影眼睛学派看来,电影艺术只存在于解说词和蒙太奇之中。

库里肖夫是苏联蒙太奇学派的创始人之一。

他建立了一个实验工作室,擅长通过一个个具体的实验来论证电影自己独特的艺术手段和表现潜力。

例如,1920年库里肖夫曾将下面的一些场面连接起来构成一部短片:
一个青年男子从左向右走来。

一个青年女子从右向左走来。

两人见面、握手,青年男子用手指点着。

一幢白色大建筑物(白宫)。

两人向台阶走去。

这些片段按照前面的次序连接起来,然后放映在银幕上,结果,观众认为这完全是在同一地点、连续发生的一场戏,认为两个青年是在白宫门前相会。

实际上,上面人物的每一个镜头都是在苏联拍摄的,只有其中的白宫那个镜头是从美国电影上剪下来的。

这种在不同时间、地点拍摄下来的镜头,通过蒙太奇手法连接在一起,就造成了实际上并不存在的电影空间与时间,表明电影艺术有无限的表现能力。

另一个著名的“库里肖夫实验”:
库里肖夫从库存的废片中,找出沙皇时期一位男明星的一个没有任何表情的特写镜头,然后把这个镜头分别与一盆汤菜、一口棺材、一个女孩的镜头并列组接在一起。

当他放给不知道其中奥妙的观众看时,果然蒙骗了不少人。

许多观众赞扬这个天才演员,说他一会在那盆汤菜前表现出饥饿难忍的样子,一会在棺材前表现出沉痛悲哀的样子,一会又在小女孩面前表现出慈父般的感情。

实际上,这位男明星根本就没有进行任何表演。

根据这一实验,库里肖夫得出结论:造成电影观众情绪反应的,并不是单个镜头的内容,而是几个画面之间的并列。

这就是电影史上有名的“库里肖夫效应”。

他认为,蒙太奇原则是电影艺术特性的基础,也是银幕表现力的集中体现。

尽管维尔托夫和库里肖夫在电影美学的追求上有很大的不同,但是他们在理论和实践方面,为苏联电影美学流派的形成进行了奠基工作。

当然,最终完成还要靠集大成者爱森斯坦与普多夫金。

第二节爱森斯坦与普多夫金的电影实践与理论
爱森斯坦:里程碑式的人物:
蒙太奇思维和理性蒙太奇:
蒙太奇不仅是一种电影技术手段,更是一种思维方式,而理性蒙太奇的实质在于通过不同画面的撞击产生思想。

他在《蒙太奇1938》中指出:两个蒙太奇镜头的对列,不是二数之和,而是二数之积。

他还强调说:把无论两个什么镜头对列在一起,它们就必然再结合成新的观念,也就是由对列中产生出一种新的性质来。

这里已经有了系统论的味道。

这派电影艺术家们强调艺术家主观的因素,认为导演和编剧通过影片不仅应当再现生活,而且应当说明生活、判断生活,从而引导观众去认识生活,对生活作出思考。

普多夫金与《母亲》:
曾在库里肖夫电影工作室从事创作。

1926年导演了堪称世界电影史上最重要作品之一的《母亲》。

普多夫金强调影片应当感染观众、交流情感,主张影片的效果应同观众的心理历程相一致;而爱森斯坦,更多地主张用蒙太奇的隐喻、象征等功能来启迪观众的思考,通过理性电影来揭示生活的社会意义和哲学意义。

爱森斯坦主张以电影的重拳“痛打观众”,破坏观众的常规观看心理,而普多夫金在影片中注重流畅的叙事风格,蒙太奇在他的影片中运用得十分自然。

萨杜尔说:爱森斯坦的影片就像是一种呐喊,而普多夫金的影片则如一首很吸引人的抑扬顿挫的歌曲。

(理性蒙太奇与抒情蒙太奇)革命的、颠覆的,而后者温和、抒情的。

普多夫金把蒙太奇分为五种:
对比蒙太奇:通过尖锐的强烈的对立对比,产生相互强调、相互冲突的作业,强化所表现的内容、情绪和思想。

例如,伊文思焚毁小麦的镜头和饥饿的儿童的镜头组接在一起,充分体现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时期的特征。

平行蒙太奇:在结构上将两条情节线并列表现,互相衬托补充。

最著名的例子就是普多夫金《母亲》,涅瓦河的冰块逐渐溶化汇聚成奔涌的洪流,而游行示威的工人队伍逐渐壮大形成不可阻挡的潮流。

隐喻蒙太奇:通过镜头与镜头、场面与场面的组接,借助独特的电影比喻,使画面的潜在内容浮现出来,赋予画面以新的涵义。

最成功过就是《战舰波将金号》中,以三个石狮子镜头的蒙太奇手法组接
交叉蒙太奇:动作同时发生的蒙太奇,也就是把两个同时进行的场面,分成许多片段,交替地在银幕上出现。

利用观众情绪,造成紧张气氛。

复现式蒙太奇:主题的反复出现,代表影片主题思想的事物,在关键时刻一再出现,通过这种视觉和听觉上的重复,达到内容上的强调和主题上的深化。

(周总理你在哪里?)《战舰波将金号》中有一个水兵摔盘子抗议让他们吃长蛆的肉的动作,这个动作是影片的重点,因为这一事件触发了水兵起义,所以爱森斯坦从许多不同视角用一系列镜头来拍这个动作。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