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应急救援预案PPT培训课件教材
应急救援预案PPT培训课件教材
7、信息发布与公众教育
(1)明确各应急小组在应急过程中对媒体和公 众的发言人
(2)描述向公众发布事故应急信息的决定方法
(3)描述为确保公众了解如何面对应急,情况 所采取的周期性宣传以及提高安全意识的措施。
8、事故后的恢复程序
(1)明确决定终止应急、恢复正常秩序的负责 人
(2)描述确保不会发生未授权而进入事故现场 的措施
(3)描述宣布应急取消的程序 (4)描述恢复正常状态的程序 (5)描述连续检测受影响区域的方法 (6)描述调查、记录、评估应急反应的方法
9、培训与演练
(1)对应急人员进行培训,并确保合格者上岗 (2)描述每年培训、演练计划 (3)描述定期检查应急预案的情况 (4)描述通讯系统检测频度和程度 (5)描述进行公众通告测试的频度和程度并评 价其效果 (6)描述对现场应急人员进行培训和更新安全 宣传材料的频度和程度。
六、企业应急预案应该这样做
1. 组织机构及其职责 2. 危害辨识与风险评价 3. 通告程序和报警系统 4. 应急设备与设施 5. 评价能力与资源 6. 保护措施程序 7. 信息发布与公众教育 8. 事故后的恢复程序 9. 培训与演练 10. 应急预案的维护
1、组织机构及其职责
(1)明确应急反应组织机构、参加单位、人员 及其作用;
应急救援预案
一、名词释义:
应急救援
为预防、控制和消除事故所采取的一种反 应行动。
应急预案
作为开展应急救援行动计划和实施指南。
应急救援预案
实际上是标准化的反应程序,使用应急救援 活动能按照计划和最有效的步骤来进行。
二、事故呼唤应急救援预案
(1)印度博帕尔毒气泄漏惨案 (2)惊慌失措 尼日利亚大爆炸中200多人溺水身亡 (3)克拉玛依12。8特大火灾 (4)珠海市“6 .16”特大火灾和厂房倒塌事故 (5)重庆市开县“12·23”特别重大天然气井喷失控事故
应急报警作出反应。
4、应急设备与设施
(1)明确可用于应急救援的设施,如办公室、 通讯设备、应急物资等
(2)列出有关部门,如企业现场、武警、消防、 卫生防疫等部门可用的应急设
(3)描述与有关医疗机构的关系,如急救站、 医院、救护队等
(4)描述可用的危险监测设备 (5)列出可用的个体防护装备 (6)列出与有关机构签订的互援协议。
三、事故应急的法律规范
1、生产经营单位事故应急能力关系到 生产经营单位的生产组织、员工安全、 社会对生产经营单位的态度、生产经 营单位的可持续发展。
2、国家对事故的应急能力关系到国 民经济发展、社会安定、人权状态、 国际形象和地位。
四、事故与应急
1、 事故模型 (1) 事故发生一般经历四个过程:存在事故隐患 -出现危险征兆-事故临界状态-进入事故过程 (2)在事故经历的四个过程中,对“存在事故隐患 -出现危险征兆”这两个过程的安全管理属于事故预 防管理工程;对“事故临界状态-进入事故过程”这 两个过程的安全管理属于事故应急管理工程。 2、事故应急种类 (1)事故临界状态应急,降低隐患转化为事故的概 率或降低事故损失的严重程度。 (2)事故过程应急,降低事故损失的严重程度。
10、应急预案的维护
(1)明确每项应急预案更新、维护的负责 人;
(2)描述每年要更新和修订的应急预案的 方法;
(3)根据演练、检测结果完善应急预案。
(2)明确应急反应总负责人,以及每一具体行 动的负责人;
(3)列出本区域以外能提供援助的有关机构;
(4)明确政府和企业在事故应急中各自的职责。
2、危害辨识与风险评价
事故影响范围及可能影响的人;
(3)按所需应急反应的级别,划分事故 严重度。
3、通告程序和报警系统
五、事故应急救援的基本原则和任务
1、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基本原则 预防为主,统一指挥; 分级负责,区域为主 单位自救和社会救援相结合。
2、事故应急预案的基本任务 (1)抢救遇害人员; (2)控制危险源; (3)指导群众防护,组织群众撤离; (4)做好现场清洁,清除危害后果; (5)查清事故原因,估计危害程度。
5、评价能力与资源
(1)明确决定各项突发事件危险程度的负 责人
(2)描述评价危险程度的程序 (3)描述评估小组的能力 (4)描述评价危险所使用的监测设备 (5)确定外援的专业人员。
6、保护措施程序
(1)明确可授权发布疏散居民指令的负责 人;
(2)描述决定是否采取保护措施的程序; (3)明确负责执行和核实疏散居民(包括通 告、运输、交通管制、警戒);的机构; (4)描述对特殊设施和人群的安全保护措 施,如学校、幼儿园、残疾人等; (5)描述疏散居民的接收中心或避难场所; (6)描述决定终止保护措施的方法。
(1)确定报警系统及程序 (2)确定现场24小时的通告、报警方式,如电话、警报
器等 (3)确定24小时与政府主管、部门的通讯、联络方式,
以便应急指挥和疏散居民 (4)明确相互认可的通告、报警形式和内容(避免误解) (5)明确应急反应人员向外求援的方式 (6)明确向公众报警的标准、方式、信号等 (7)明确应急反应指挥中心怎样保证有关人员理解并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