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观生态学课程论文任课老师:宋会兴论文题目:自贡富顺西湖的景观生态评价与规划班级:景观建筑设计13级2班学生姓名:黄显洋学号:201354462014年1月20日自贡富顺西湖的景观生态评价与规划摘要:富顺西湖位于富顺县城内西北隅,是一座人工修饰的天然湖,南大北小,形似平放的葫芦,素以荷花闻名。
西湖原是钟秀、神龟、五府、玛瑙诸山雨水汇流的自然洼地。
夏季荷花盛开,是居民和游人休憩玩耍的好地方。
但由于缺乏管理,大多数的时间里西湖环境十分差。
如果对西湖进行景观的规划,加强管理,势必增加游人数量,带动地区经济发展。
关键词:景观生态规划管理和谐1富顺西湖历史及景观现状分析1.1历史早在宋代即已疏凿,砌石为堤,隧成湖泊,“湖阔六七里”。
经历代培修点缀,先后修建有西湖厅、湖光亭、凌波亭、吹香亭、春风亭、醒心亭、涣乐亭、景濂亭、浩然台、超然台。
湖面逶迤,亭榭呼应,曲桥钩连,荷花映日,莲叶接天,垂柳列岸。
湖中仿杭州西湖画舫造就的舫船,可在其中摆设筵席,宴请佳宾。
解放后,西湖周长尚有1680米,水面51亩。
1984年,富顺县人民政府拨专款改建了钟秀山、五府山之间的石平桥、为平拱结合的3孔龙风石桥;加宽改建了西湖影院通五府山的石桥;又从泊船嘴修通了连接湖心新修的碧波亭、红蕖榭的九曲桥。
桥岸相接处,是一座亭亭玉立的西子姑娘雕像,脚踏荷花,手提花篮,目视湖中红荷碧叶,婀娜多姿。
游人可越过西子姑娘、由九曲桥至亭、榭品茗悠叙,观赏风光。
碧波亭是一座中西式园林建筑,雕梁画栋,古色古香,亭上有一幅对联:“异代人材辉泽畔;千秋月魄照湖心。
”显然是赞扬清代戊戌六君子之一的邑人刘光第。
前面则是宽敞明亮的红蕖榭,两条蛟龙缠绕柱上,各呈欢状,柱上也有一幅对联“红荷映日绿柳迎风物象柳枝明镜底;水绕三亭桥连九曲游人皆入图画中。
”凭栏眺望,湖中荷花,或红荷垂露,盈盈欲滴,或白荷带雨,皎洁无暇,有的刚露水面,含苞待放,碧叶叠翠,青盘滚珠。
岸边杨柳垂青,微风吹拂,荡起丝丝轻柔,令人神清气爽。
更兼西湖周围的名胜古迹,令人目不暇接。
西湖之北,有郁郁葱葱的五府山,山顶擎着红五星的烈士纪念塔巍然挺立,刘光第墓亦在其山;湖东至湖西,有清代著名学者、富顺知县段玉裁的读书楼旧址;有新建的西湖影剧院和临湖的钟鼓楼;西湖之南,有宋代易学大师李见功书的读易洞;西南面有全城众山之宗的钟秀山,山上林木苍翠,景色清幽;西湖之西,有唐代修建、宋代扩建的著名古刹资国寺遗址,人称罗浮洞,洞内有宽敞空阔、冬暖夏凉的水帘厅;中岩有新建千手观音殿,香火鼎盛,信徒不绝。
荡舟西湖之中,可从读易洞侧或蟾嘴前,绕过九曲桥、红蕖榭,经碧波亭,穿龙风桥,达湖光亭、花园湾,穿行于荷花绿叶丛中,遍赏湖光山色,令人心旷神怡。
1.2、现状分析如今,早些时候建造的建筑小品都还在,只是随着时间的沉淀,和沿湖边上的长凳以及一些基础设施一样,经过风化都变得不能使用了。
沿湖的植物无人管理,任其生长。
夏季荷花盛开时,西湖的出水口会被关上,同时会被注入适量的相对干净的水资源。
水位被抬升,将会投入大量的观赏性鱼类,同时游船开始在湖中游行。
在某一段时间里,西湖这个积水的洼地确实吸引了游人,刺激了消费。
并且在那段时间里面西湖能称得上可供欣赏的景观。
除开夏季的那段时间,其余时间西湖属于荒废状态。
出水口完全打开,湖底的淤泥显现了出来,同时出现的还有附近居民和过往行人的产生的垃圾。
沿西湖边上的小贩产生的垃圾也直接倒在了湖里,对西湖的生态造成了十分严重的破坏。
在缺水和环境十分恶劣的情况下,湖中仅有少数的浮游生物存活,偶尔会有白鹭在此休息,水中可自由游动的生物已经寥寥无几,物种丰富度较低。
2西湖格局分析把景观的空间单元分为斑块、廓道、基底三类,提供了描述景观空间镶嵌状的广泛途径,而且便于其它学科对景观的研究(如数学、信息科学、拓扑学等)。
基底表现为空间范围最广大的景观元素,具有决定景观功能的基本作用。
廓道是区别于周围基的线状元素,其功能依自身方向和镶嵌状可以强化或阻滞景观的生态过程。
斑块是与周围基有明显差别的非线状景观元素,功能主要包括岛屿形栖地的提供,尤其当其空间范围较大时更为突出。
a、斑块:西湖夹在三条主要道路的中间,因此人类活动较频繁,对西湖这个区域影响较大。
原来自然形成的洼地,在演变和人类的改造之中变成了今天的人造湖泊。
因此,西湖可以看做一个大的非自然斑块。
b、廊道:根据最开始的建造,有三条人工廊道,即两座桥和沿湖路;无自然廊道。
c、基底:西湖基底以疏松柔软湿润的泥土为主,加上沿湖边上的人工硬化地面,形成了西湖全部的基底。
下图为富顺西湖及其周边的布局分布:2.2西湖景观斑块组成以桥为界,将西湖这个非自然斑块划分为1、2、3三个区域,进行分别研究:上图为根据实地考察以及资料整理所得的各区域评分。
经分析可得:物种丰富度影响了对该区域可观赏价值。
相对的,随着该区域可观赏价值的评分提高,人类对该区域的影响程度也越来越大。
3富顺西湖的景观生态评价3.1西湖景观生产力评价a、沿湖周边的植物排布较稀疏,湖中只有荷花以及一些水生植物,均无人管理。
因此景观的生物生产力较弱。
b、西湖能量投入率一般,净能值产出率低,能值密度转换率低。
c、西湖有进水口和出水口,以及用于汛期泄水的通道口,都是单向通道,水资源没有循环利用;荷花所需的肥料属于一次性添加,没有和湖里以及湖沿边的植物形成养分等的物质循环。
d、西湖所产生的经济主要是带动周边经济,包括各种小摊贩销售物品的获利;各种游乐设施的获利等。
还有小部分经济是贩卖荷花、莲藕以及莲子等。
经济利润波动较大,不好估计单位面积的经济产出。
e、通过分析湖中生物的生活状态,可以看出水质的好坏;相对的,通过直接观察水的清晰度也能反映出湖中生物的一些生长情况。
3.2西湖景观适宜性评价下表为富顺西湖生态适应性单因子的归纳以及各自的评分:通过计算:总分=0.21*3+0.16*1+0.12*3+0.12*5+0.08*1+0.09*5+0.10*5+0.12*5=3.38经数据分析可知,西湖景观生态适应性不高。
4富顺西湖存在的景观生态问题4.1自然、半自然景观退化,生态平衡失调自然景观与人工景观之间缺乏连续性,过渡生硬。
自然景观单元主要以荷花群形式存在,但构成类型单一,覆被稀松,缺乏空间上层次感,既难以完成应有的生态功能又使自然环境的舒适度与美学价值的降低。
由于受到急功近利思想与短期利益的驱使,湖中的生活垃圾并没有被消除出去,相反,而是被掩埋在了湖底的淤泥之中。
导致西湖水质和土壤质量受到影响,减少了与外来鸟类的互动。
由于游客和当地居民的不良习惯的影响,部分老年人进行垂钓以及部分人对莲子莲藕的采摘。
使原有自然生态系统的正常结构和功能遭到破坏,致使生境类型趋于简单化、破碎化、生物多样性锐减,自然灾害频繁发生。
生态系统内部固有的联系和秩序被打乱,空间上的完整性被破坏,加剧了生态系统的脆弱性,降低了生态系统自身的调控能力,甚至发生了不可逆转的情况,生态平衡严重失调。
4.2传统文化景观与现代文化景观不协调,乡土特色风貌逐渐丧失在西湖的发展过程中,具有生态价值和文化价值的传统景观随着城市化的进程而变得高度破碎化,并且,失去了自身的特质。
由于只注意发展经济,却忘记了景观生态的脆弱。
西湖周边的路边摊,商店相继建起。
而原有的西湖厅、湖光亭、凌波亭、吹香亭、春风亭、醒心亭、涣乐亭、景濂亭、浩然台、超然台等,在岁月的风化中已经失去了原有的文化气息与功能,甚至有的已经成为了危险建筑。
这些古建筑是我们应该保护和发扬的民族文化,这些保留下来的历史文化景观是长久以来人们对当地自然环境主动适应的结果,体现了人类生产生活与自然和谐的景致。
为求利益而不去管理古建筑甚至是破坏这些古建筑,破坏掉的不仅是这些古建筑本身,还破坏了景观稳定性,极大的损害了景观的整体风貌和传统的文化特色,民族文化特色将面临着失去光辉和走向衰落的危险。
4.3湖水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遭到破坏长时间的闲置不管理,加上到了观赏季节时投放化学药剂对湖水的影响,以及过往游客、居民的生活垃圾的投放。
使西湖水体污染严重,土壤资源也受到了影响。
由于药剂中的很多成分不能被分解,残留的物质对水体产生了影响,造成水体的富营养化,致使西湖生态系统遭到破坏,不利于以后荷花的种植以及以后水生动物的生存。
在生态系统被破坏的同时,导致外来生物减少了与西湖的物质、信息、能量交流。
此外,生活垃圾中含有塑料等,由于塑料薄膜难以腐烂和溶解,没有及时清理,造成西湖白色污染。
5富顺西湖景观生态问题的几点对策与建议景观生态学是一门介于地理学和生态学的交叉学科,主要研究人类活动与景观结构、功能和景观动态变化之间的关系,通过对生态空间的镶嵌稳定性来寻求持续发展中的稳定性,建立生态持续景观,其特别强调综合整体观,其指导思想、研究方法与可持续发展理论是高度一致的。
针对目前西湖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从景观生态学的角度考虑,应该从以下几方面采取措施,加以治理。
5.1实施景观生态规划强化景观过程与格局的连续性与完整性,实现景观生态的恢复与重建,恢复受损的生态系统,有效协调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之间的关系,利用景观生态学的思想实行可持续的景观规划与管理。
将西湖进行全面的整理,清除所有的生活垃圾、白色垃圾,对湖里的土壤进行肥力补充,对沿湖周边环境进行维护。
区域3全部种植荷花,区域1、2在种植荷花的基础上,种植其他的亲水的,有利于净化水体的植物,与荷花形成交错与过度。
在确保景观生态平衡的情况下,增加西湖生态系统的物种丰富度,增强西湖的生态系统稳定性。
5.2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使人类与自然、文化遗产和精神文明和谐共生,可持续利用水源,土地资源和能源。
加强西湖环境的维护,由指定的工作人员对西湖的景观生态进行日常的考察等。
对破坏坏境的游客或居民,按情况进行处罚。
尽量不去影响不去破坏西湖以及西湖周边的植物的生长与演变,增加西湖景观斑块的丰富度,增强西湖的生态系统稳定性。
5.3保持地方乡土特色风貌,有效协调传统文化景观与现代文化景观以及自然景观与文化景观之间的矛盾保留乡土景观地方特色风貌的基础上,综合自然、社会和经济三方面,推进富顺西湖的良势发展,达到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平衡。
文化景观有自然和人文两大类因素组成,两者的有机结合产生了独特的地方风貌,其不仅体现在土地利用方式、房屋建筑、聚落形态等方面,同时也体现在各地的风土人情、思想形态、生活方式、宗教信仰和道德观念等方面。
所以,优秀传统的文化景观是先辈们长期改造自然和适应自然的智慧和结晶,更能体现浓郁的地方风情。
在富顺西湖的发展中,以前的民居被拆迁,取而代之的是许多与地方实际不相符的现代建筑,使得地方特色文化正在逐渐消失。
首先应该将损坏了的古建筑重新整修,并且随时进行维护;然后将沿湖边上的公共设施,以一种带有富顺特色的形式重新展现;最后,对西湖所有建筑,公共设施进行宏观把握,营造出特色景观文化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