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公司治理自评报告
5
壹、公司治理的概念及重要性
公司治理之目的-建立共利價值
係為建立公司之股東、經營管理者、董事與其他利害 關係人之共利價值機制
經營管理者
股東
公司共利價值
董事
其他利害關係人
6
壹、公司治理的概念及重要性
公司治理之基本原則
OECD(2004.4.22修正) 我國公司治理實務守則
確保有效率的公司治理架構 保障股東權益及發揮其重要功
股東權益 董事會職能
資訊透明度 公司治理 自評報告
內控內稽 制度
經營策略
利害關係人 與社會責任
20
股東權益
公司治理機制應達到保障股東權益
指標
✓ 公司是否已建立能確保股東對公司重大事項享有充 分知悉、參與及決定等權利之公司治理制度?
✓ 公司是否依照公司法及相關法令之規定召集股東會, 並制定完備之議事規則?
4
壹、公司治理的概念及重要性
公司治理(corporate governance) 泛指公司之管理與監控的方法。
世界銀行-公司在符合法律與契約的規範中,如何 建立機制促成公司價值的極大化。
內
部
ˍˍˍˍˍˍˍˍˍ
外
部
ˍˍˍˍˍˍˍˍˍˍˍˍˍˍˍˍˍˍˍˍˍˍˍ
民間(團體)
規範(機制)
股
東
報告 董
任命 監督
✓自評結果於公開說明書揭露
申請公司應敘明其自評結果、主要缺失事項及改善情形
✓主辦證券商應於評估報告中評估申請公司自評報 告之允當性
17
參、公司治理自評報告指標
18
參、公司治理自評報告指標
股東權益 董事會職能
資訊透明度 公司治理 自評報告
內控內稽 制度
經營策略
利害關係人 與社會責任
19
參、公司治理自評報告指標
評鑑機構:須扮演公正、客觀、專業的角色
✓國際上:多由各專業之「民間機構」負責執行,方可建立 市場公信力,如美國之S&P及法國之Deminor Rating等 ✓我國:中華公司治理協會
12
公司治理制度評量
推動原則:循序漸進、逐步落實
待運作成熟並為市場所接受認可後,再逐步漸進
評量指標:規劃納入我國國情特性源自✓ 董事會所召集之股東會,是否有有董事會過半數董 事親自出席?
✓ 公司是否依照公司法及相關法令規定記載股東會議 事錄?
✓ 股東會議事錄是否妥善保存至少5年,並於網站上 充分揭露最近1年度資料?
✓ 為確保股東權益,公司(含網站)是否有專責人員妥
善處理股東建議、疑義及糾紛事項?
21
參、公司治理自評報告指標
亞洲金融風暴後 台灣爆發本土型金 融風暴,部分企業 相繼陷入經營危機
暴露亞洲國家 公司治理的嚴
重缺失
先進國家也存在 公司治理問題
彰顯我國 公司治理重要性
3
壹、公司治理的概念及重要性
公司建構健全公司治理壓力日增
政策或法規之修正 市場壓力(機構投資人之要求、小
股東、監督團體..等等) 媒體之關注 潛在訴訟責任(團體訴訟)
公司治理自評報告
證券櫃檯買賣中心
0
大綱
壹、公司治理的概念及重要性 貳、公司治理情形評量 參、公司治理自評報告指標 肆、填寫應注意事項 伍、影響與效益 陸、結語
1
壹、公司治理的概念及重要性
2
壹、公司治理的概念及重要性
公司治理概念:背景說明
國
際
因
素國內因素
1997年至1999年 亞洲金融風暴
2000年 美國安隆公司破 產、全錄、世界 通訊等財務醜聞
事
會
管理 經營
管 理 當局
中 層 管理 (核心功能)
利害 關 係人 人人
聲譽機構(專業機構) 。會計師 。律師 。信用評等機構 。投資銀行 。財經媒體 。投資顧問 。研究機構 。公司監理分析人員
專業標準 法律 行政規範
資金部門 。債務 。權益
市場機制 。競爭因素與
產品品質 。外國直接投資 。公司控制權
指標參考依據 參酌證交法等現行相關法令規定、里昂證券、標 準普爾與韓國公司治理協會等國際性指標,彙總 訂定6大構面共49項指標。
16
公司治理自評報告
實施時間 自96年10月1日開始實施
具體實施方式
✓自評報告列為初次上市櫃申請參考書件
評估項目共六大構面,49項指標 自評報告僅需評估是否符合,並無權重分數
漸進式 推動
導入自律 機制
推 動 公 司 治 理
則
方
順應國際
案
潮流及兼融 國情實務
繼續強化公 司治理制度 基礎工程
導入公司治 理創新制度
措施
內部控制制度之建立及執行
整合並強化公開發行公司 資訊公開制度
循序漸進推動獨立董事 及功能性委員會
落實公司治理制度之執行 樹立公司治理之文化環境
促進公司治理制度之國際化
股東權益 董事會職能
資訊透明度 公司治理 自評報告
內控內稽 制度
經營策略
利害關係人 與社會責任
22
董事會職能
董事會主要職責為監督經營績效、防制利益衝突、
在公司不同需求間取得平衡及確保公司能夠遵循 各種法令。
指標可分為四大部份:
8
貳、公司治理情形評量
9
貳、公司治理情形評量
外部:公司治理制度評量
專業評鑑機構評分
內部:公司治理自評報告
申請上市櫃公司依實際情形自行填寫
10
公司治理制度評量
11
公司治理制度評量
評鑑原因:公司治理於投資人之決策中所佔地 位日益重要 評鑑目的:
✓有效促使公司建立良好公司治理架構 ✓達到保障股東及投資人權益之目標 ✓強化我國公司治理之績效 ✓促進資本市場良性循環
評量結果將更具代表性,亦更有助於強化我國企業之公司 治理機制
評量現況
✓94年度第一屆申請評量公司中,計有中華電信、台灣大 哥大及台積電等3家公司通過評量 ✓95年度第二屆申請評量公司中,計有中華電信、中鋼、 台灣大哥大、台積電、旺宏、國巨等6家公司通過評量
13
公司治理制度評量
公司治理評量認證標準
能 公平對待股東 重視利害關係人之權益 資訊揭露及透明性 落實董事會之責任
參酌OECD提出之公司治理 原則:
✓ 保障股東權益 ✓ 強化董事會職能 ✓ 發揮監察人功能 ✓ 尊重利害關係人權益 ✓ 提升資訊透明度
7
壹、公司治理的概念及重要性
證券市場公司治理基本原則及方案
內部及外部
機制併行
公 司 治 理 推 動 原
資訊揭露評鑑系統
證基會資訊揭露評鑑 得分以30%加權計算
10分
公司治理實地評量系 統
公司治理實地評量結 果以70%加權計算
1中介機構面談 2聯徵中心信用資料 3經濟新報社統計資料 4台灣公司治理評等系
統
14
公司治理自評報告
15
公司治理自評報告
實施目的 加強公司對公司治理之瞭解並落實施行,促進股 東權益及提昇公司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