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完整版)地震灾害及防震减灾对策
(完整版)地震灾害及防震减灾对策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地震波
地震波是指从震源产生向四外辐射的弹性波。
纵波是推进波,地壳中传播速度为5.5~7千米/秒, 最先到达震中,又称P波,它使地面发生上下振动, 破坏性较弱。 横波是剪切波:在地壳中的传播速度为3.2~4.0千 米/秒,又称S波,它使地面发生前后、左右抖动, 破坏性较强。
M lg A
能量与震级的关系: lg E 11.8 1.5M
一个6级地震相当于一个万吨级的原子弹所释放的能量。
中南大学防灾科学与安全技术研究所
地震烈度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地震时在一定地点震动的强烈程度。地震烈度可以理解 为地震场的强度,震级、震中距、震源深度、地质构造 和建筑物、构筑物地基条件有关。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 级而地震烈度值可以有多个。
中南大学防灾科学与安全技术研究所
地震按震级大小的分类
类型 超微震 弱震和微震 有感地震 中强地震
震级 震级<1 1≤震级<3 3≤震级<4.5 4.5≤震级<6
类型 强烈地震
大地震 巨大地震
震级 6≤震级<7
震级≥7 震级≥8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中南大学防灾科学与安全技术研究所
中国地震活动 (五个地区的23条地震带)
西北地区:主要在甘肃河西走廊、青海、宁夏、天山南北麓
华北地区:太行山两侧、汾渭河谷、阴山-燕山一带、山东和
渤海湾
东北长白山地区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福建、广东、台 湾及其附近地区
西南地区,主要是西藏、四川西部和云南中西部
中南大学防灾科学与安全技术研究所
中南大学防灾科学与安全技术研究所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面波又称L波,是由纵波与横波在地表相遇 后激发产生的混合波。
波长大、振幅强,只能沿地表面传播,是 造成建筑物强烈破坏的主要因素
中南大学防灾科学与安全技术研究所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地震震级
1935年,美国地震学家里希特(C.F.Richter)首先提出 了震级的概念,即:震级的大小是采用标准地震仪(周期 0.8s,阻尼系数为0.8,放大倍数2800的地震仪)在距离 震中100km处记录到的以微米为单位的最大水平地面位移 A的常用对数值(如地震仪不在100km处应换算),即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构造地震成因
中南大学防灾科学与安全技术研究所
板块构造
圣安德烈斯 断层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六大板块。“环太平洋带”的太平洋板块周围大地震、深源地震 和火山活动等都十分活跃。由于印度次大陆与欧亚大陆间的碰撞, 形成了喜马拉雅山脉和西藏高原。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实例-汶川地震成因
印度洋板块向亚欧板块俯冲,造成青 藏高原快速隆升导致地震。高原物质向 东缓慢流动,在高原东缘沿龙门山构造 带向东挤压,遇到四川盆地之下刚性地 块的顽强阻挡,造成构造应力能量的长 期积累,最终在龙门山北川—映秀地区 突然释放。逆冲、右旋、挤压型断层地 震。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第3章 地震灾害及防震减灾对策
中南大学防灾科学与安全技术研究所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3.1地震概述
中南大学防灾科学与安全技术研究所
中南大学防灾科学与安全技术研究所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中南大学防灾科学与安全技术研究所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地震术语 中南大学防灾科学与安全技术研究所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地震术语 中南大学防灾科学与安全技术研究所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地震波 中南大学防灾科学与安全技术研究所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中南大学防灾科学与安全技术研究所
地震活动带
环太平洋地震活动带
西支
千岛群岛
阿留申群岛
日本群岛
阿拉斯加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琉球群岛 台湾群岛
加拿大 美国西海岸
澳大利亚 新西兰 南太平洋
释放的能量:75%以上 浅源地震:80%;中源地震:90% 深源地震:几乎100%
墨西哥 中美洲 南美洲
器物的反应 建筑物的破坏程度 地表的破坏程度
地面运动速度峰值 仪器观测
地面运动加速度峰值
主观 客观
中国地震烈度表变迁
新中国地震烈度表(1957) 《中国地震烈度表(1980)》 《中国地震烈度表》GB/T17742-1999
《中国地震烈度表》GB/T17742-2008
中南大学防灾科学与安全技术研究所
M 0.58I0 1.5
震级:灯泡功率 烈度:光强
震中烈度与震级的大致关系
震级 2 3 4
5
6
7
8
烈度 1-2 3 4-5 6-7 7-8 9-10 11
8以上 12
中南大学防灾科学与安全技术研究所
地震烈度表-评定地震烈度的标准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标准
人的感觉
宏观现象
中南大学防灾科学与安全技术研究所
地中海-喜玛拉雅地震活动带
亚速尔群岛
地中海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土耳其
伊朗
帕米尔
喜马拉雅山东Biblioteka 中南半岛西缘班达海
总长20000多公里,穿过欧亚两大洲,也称为欧亚地震带。 除太平洋地震带外几乎所有中源地震和大的浅源地震都发 生在此带内。释放能量占全部地震能量的15%左右。
中南大学防灾科学与安全技术研究所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火山和地震为一对孪生姐妹
中南大学防灾科学与安全技术研究所
中南大学防灾科学与安全技术研究所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汶川 地震
中南大学防灾科学与安全技术研究所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地震的类型
成因分类
诱发地震 天然地震
构造地震 火山地震
地
震
震源深度分类
类
型
浅源地震(60公里以内) 中源地震(60~300公里) 深源地震(300公里以上)
地方震(100公里以内)
震中距大小分类
近震(100~1000公里)
震级大小分类
远震(1000公里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