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CA管理循环的概念
PDCA是全面质量管理 (TQC)的基本方法之一
计划制订阶段(P): 包括所开展工作的目标,人员组织分工, 设备、物资的准备、技术方法、步骤,质控质 量的具体方法。判定质量的标准和管理检查的 项目及方法,同时考虑可行性、科学性、稳定 性、定量性、严肃性。
PDCA是全面质量管理(TQC)的 基本方法之一
放射科全面质量管理(TQC)
1、放射诊断质量保证(Quality Assurance QA); 2、质量控制(Quality Control CA) 体现“代价-危险-利益”三方面的量优 化,QA是有明确的系统计划和行动,QC 是科学很强的作业技术和活动。
放射科全面质量管理(TQC)
放射诊断质量控制保证(QA): 通过有计划的系统行动提供一种保证,在 尽可能减少受检者和工作人员受线量,节约放 射检查费用的同时获得稳定的高质量图像,以 满足诊断的要求。 包括各项规章制度、操作规程、岗位职责。
放射科全面质量管理(TQC)
质量控制(QC): 通过对放射学诊断设备及其附属设备性能 检测和维护,以及对医学影像制作过程的监测和 校正,来保证图像质量的技术以定量达到质量控 制。 放射影像设备不断进步,保养、调试、检修 等技术工作要求越来越高,设备的精度、运行的 稳定性、温度、湿度都会影像图像质量,因此对 设备操作及保养就要进行量化控制;诊断报告要 应用PACS系统书写,并有上级医师审签,以利 于规范化管理。
放射科全面质量管理(TQC)
科室质量管理领导小组(QC小组): 由科主任、技师长、护士长及骨干 医师、技师组成,负责制定放射诊断质 量保证与质量控制细则及实施。
持续改进?技术进步?专业分工?
PDCA管理循环的概念
PDCA:“Plan、Do、Check、Action” 英文缩写, 即:“策划、实施、检查、处置”。 最早由美国Walter shewarter博士发明,后经质 量管理学家戴明(W.Edwards Deming)进一步完善, 于20世纪50年代后在全球的质量管理体系中进行 推广,并得到普遍认可;称“戴明循环”。 提出 PDCA是全面层面PDCA
A:
对以上三阶段进行总结,出现的问题 由科室质量管理小组集中进行处理,以使 其不断完善。 如:4.18.3.2重点病例随访与反馈制度,质 控小组成员提请科室相关负责人,定期组 织重点疑难病例回顾性读片讨论,促进科 室诊断水平的不断提高。
PDCA在放射科质控管理中的应用
成都市医学影像质控中心 许持卫
影像质量管理的提出
(国外)
1、1973年《北美放射学杂志》:美国尘肺检查40%照片不 符合诊断要求 2、美国职业安全与保健学会:放射影像诊断的正确性很大 程度上取决于影像质量,影像形成中每一个环节都存在导致 影像质量下降,是影像上供诊断医师观察的信息丢失; 1979-1980年:美国放射诊断及核医学质量保证程序认定会议, 首次确立了照片质量管理体制,废片降低到9%; 1980年以来 WHO:《放射诊断质量保证》 IEC:《医疗器械质量管理方针》 ISO :影像诊断部门QA总则、自动洗片机日常、定期检测 管理MRI诊断装置安全标准等几十个文件 欧共体(CEC):放射诊断影像质控标准、CT质量标准
PDCA循环是个大环套小环,一环扣一 环的制约环,其四个阶段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可促使科室管理体系在实践中不断完善。 PDCA使质量管理变得实在,有条理, 便于执行、延续,执行人员轮换,工作程序 不变,避免了“一人一把号,各吹各的调” 的状态。 科室质控小组 专业质控小组 项目质控小组
胸片
T管造影
CTA 增强
ERCP
X-PDCA 乳腺
钡餐
CT-PDCA
CTU 低剂量
心脏
放射科TQC
MRA
血管支架
MRI-PDCA
MS 全脊柱
CE
灌注
胆道支架
DSA-PDCA
穿刺活检
栓塞
肿瘤灌注
科室层面PDCA
P:
根据卫计委《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 及《等级综合医院评审实施细则》要求,科 室质量管理小组学习标准,了解现状与标准 的差距,制定全科学习计划,协商分工,明 确各自职责及目标。
对以上三阶段进行总结,同时也贯穿于 三阶段中,出现的问题由科室质控管理小组 集中进行处理,以使其不断完善。
各小组层面PDCA
P: 各质控小组成员根据各自所负责的 《等级医院评审标准》条目,策划、修订相 关制度。 如:18.3.2重点病例随访与反馈制度,需质 控小组成员修订、完善。
各小组层面PDCA
影像质量管理的提出
(国内)
1987年《放射诊断的质量控制保证》(WHO中译文) 1988年我国第一个放射质控中心在浙江省成立 1990年国家卫生标准技术委员会放射卫生防护分会:《医用 放射诊断质量保证标准》 福建、上海、北京、天津先后成立了放射影像QC中心 1993年卫生部与中华放射学会《医用X线诊断放射防护及影 像质量控制保证管理规定》、《大型医用设备配置与应用管 理暂行办法》等标准 1998年提出:放射科全面质量管理(TQC)
科室层面PDCA
D:
定期组织全科人员学习,对照《综合医院评 审标准》,逐条分解本科室相关内容,分别安排 到质控小组成员。 4.18医学影像,4.21介入放射,均有12节条款,分 别安排质控小组成员负责。
科室层面PDCA
C: 按月检查各质控小组成员的工作进 展,分析成绩和问题。
科室层面PDCA
A:
质控管理阶段(D): 按照计划,逐步落实具体工作, 形成惯性运动
PDCA是全面质量管理(TQC)的 基本方法之一
质量检查阶段(C): 将实施与计划相比较,了解进 展情况,发现失误。找出原因。
PDCA是全面质量管理(TQC)的 基本方法之一
总结处理阶段(A): 就出现的问题分析原因,加以纠正, 防止重复,不能解决的纳入下一轮 PDCA循环,在P阶段制定相应的解决计 划,达到不断提升的目的。
D: 对照制度,差缺补漏,完善、补充相 关记录,按月逐步完成。 如:4.18.3.2重点病例随访与反馈制度,质 控小组成员根据要求定期重点、疑难病例 追踪随访,收集整理资料。
各小组层面PDCA
C:
各质控小组成员按月检查自己所负 责的质控内容,分析成绩和问题。 如:4.18.3.2重点病例随访与反馈制度, 按月整理所收集的病例资料,分析漏诊、 误诊原因,总结诊断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