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观鸟入门以及望远镜使用与保养
观鸟入门以及望远镜使用与保养
观鸟的起源和历史
• 毫无疑问,在史前时期,人类就已经意识到了鸟类的存在。但倘若请教一位刚刚学会 说话的人类祖先,关于他头脑中的鸟类形象,恐怕最先出现的是一只热气腾腾的烤野 鸭,然后可能就是石壁上用寥寥几笔勾勒出的展翅英姿,以及在某些重要时刻用来顶 礼膜拜的鸟类图腾。也就是说,最早的时候,我们的祖先并没有对鸟类有太多兴趣。 鸟类对他们而言是腹中美食,是装饰品,也是宗教信仰以及迷信崇拜的对象。他们对 鸟类的观察跟我们今天所说的“观鸟”是两回事儿。 观鸟真正成为一种旨在寻找乐趣的休闲活动是十八世纪中叶的事情。18世纪的英国乡 村郊区诞生了第一位观鸟人:吉尔伯·怀特(Gilbert White)。 怀特生于1720年,在那个时代,作为一个乡下教区牧师虽然并非轻松愉快的工作,但 也有它吸引人的地方。作为一个受过良好教育而又对大自然充满兴趣的年轻人来说, 这份工作让他拥有充足的时间进行自己感兴趣的研究,而唯一的缺憾就是,他的足迹 只能局限在教区的范围之内。事实上,怀特这辈子几乎从没离开过塞尔(Selborne)。 尽管对一位博物学家来说,更应该走南闯北来丰富自己的阅历和研究,但怀特对本地 野生动物,特别是鸟类细致入微的观察和记录成为了自己有别于他人的优势。 但在那个年代,观察野生动物还被看成是古怪的、甚至是吃饱了撑着的癖好,穷人们 从早到晚忙碌着,而有钱有闲的贵族老爷担心城市之外的治安问题,因而不敢同动物 们过分亲近。而乡村牧师却可以抛开所有的限制,他们有的是时间,可以随意在农村 地区漫游。但这样的生活也带给怀特无尽的孤独和寂寞,如果不是他还有两个好朋友, 或许我们今天不会记得他。怀特最著名的作品《塞尔本博物志》其实是他同两位伦敦 科学家朋友的通信集。这本书1789年出版,4年后怀特去世。
• •
•
•
•
•
•
在20世纪初,人类对鸟类的观察和记录再一次大规模流行起来,因为此时人们突然发 现,在铁路、工业和机械化农业的威胁下,自然已经不是我们生活的天地,而是需要 乘坐汽车长途跋涉才能亲近的乐园,人们第一次发现荒野和动物居然也需要保护。如 果你和那些贵族富翁们一样手头宽裕,你可以买一架1894年才开始生产的卡尔·蔡司双 筒望远镜,观鸟爱好者们很快开始谈论起一本新书,这本叫做《观鸟指南》的书售价 不像望远镜那样让人无法亲近,1937年正式出版,到今天销量超过300万册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绞肉机一般残酷的战壕中,也有人不忘观赏在战火中穿梭的鸟类。 一位军官在战地日记中写道:“我看到一只金色的黄鹂。整整一个上午,我都在追踪 着它,直到团长下命令让我们回到前线。”在伦敦怀特霍尔大街的政府所在地,英国 外交大臣爱德华·格雷(Edward Grey)发现鸟类和大自然是“一个巨大的避难所,我 们可以在那里寻找庇护,即使全世界面临最大的危机,我们也可以在那里找到安闲, 它给我们带来乐观、自信和安全感”。 同样的,参加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士兵也在鸟类身上寻找着安慰。一位美国士兵这样 描述意大利战场上的一只夜莺:“好像在大声告诉我们和德国人,世界上还有许多更 美好的事情要做。它来回盘旋,战场上空回荡着它的歌声。我突然前所未有地自信来 我会活下去。”还有一只云雀:“在爆炸声间隔的刹那,我听到了云雀的歌唱。这让 战争看起来更加愚蠢。”在巴伐利亚的战争监狱中,一个英国战俘发现关押他的囚室 正好可以观察到红尾鸲,他在日记中写到:“我觉得我们应该一起观察这些鸟类,几 个人负责观察记录一个种类,这比大家分别观察、各自记录效果要好得过。”在3个月 的时间里,这位战俘鸟类学家花了850个小时观察这种鸟类。 今天,观鸟作为一项娱乐,一个爱好,一种消遣,已经脱离了从前身份地位和财富 的限制。英国皇家观鸟协会拥有超过100万会员,也就是说,在英国,每30个成年人里 就有一个经常像疯子一样追踪观察鸟类。
观鸟在中国的兴起
• 中国大陆观鸟活动萌芽于1996年,一些鸟类专家、新闻工作者、环保 志愿者受港台、欧美观鸟活动的启发,结合中国民间环保普及教育工 作,率先在北京发起观鸟活动。通过户外观鸟、鸟类调查、鸟类环志、 课堂辅导、鸟类摄影展览、参加国际观鸟比赛等活动,把观鸟活动一 步步引向深入,发展壮大。许多教师、学生、记者、编辑、离退休人 员,以及IT电脑、房地产、医疗、金融界从业人员等,先后接触观鸟 并酷爱上这一运动。坚持8年的北师大“周三课堂”成为观鸟者学习 鸟类知识,介绍观鸟心得的“圣地”,一批中国观鸟能手从这里培养 出来;“绿家园”、“自然之友”等环保组织的鸟类专题讲座,广东 教育学院的观鸟教育和活动唤醒许多人的爱鸟意识;尤其是世界自然 基金会中国网站中的观鸟论坛开通,更成为全国观鸟人交流信息和心 得的地方,成为扩大普及传播鸟类知识,组织观鸟和摄鸟活动的一个 中心。如今,北京、广州、深圳、上海、大连、天津、太原、洛阳、 武汉、南京、重庆、杭州、厦门、福州、岳阳、汕头、昆明等地,活 跃着成百上千的鸟人身影,他们扛着望远镜四处观鸟,扛着长枪短炮 四处拍鸟,两三年的时间,一种新型的鸟类摄影群体悄悄地在中国大 地上萌生。
•
•
•
• •
•
•
5、勤奋吃苦是永远的秘籍.当别人只在山外徘徊时,你突入深山,可能会有 意外的收获。早晨和傍晚是观鸟的最好时光,你能不能尽量早点起床? 6、掌握好光线是一个重要的因素。逆光的时候我们看到可能只是鸟儿的一 个剪影,而顺光的时候,鸟儿的每一个细节都在我们的眼睛里幻化出美的光 彩。所以,早晨的时候,你最好选择从东向西的方向看鸟,下午则相反 7、胸中有本地图。鸟类图鉴上,每一种鸟都有它的地理上的分布图,你要知 道去哪里能够看见想见的鸟种,必须看分布图,了解鸟的栖息规律,才能追 踪到鸟,尤其是迁徙的候鸟。在辨认鸟种的时候,分布图也是重要参考依据。 能够帮助排除不在分布范围出现的鸟种。地形地貌也是观鸟者需要关注的对 象,因为许多鸟类是依海拔高度不同而分布的。所有鸟类都要选择它自己合 适的生境或者树林或者海滨或者草原等等。在熟悉鸟的过程中,久而久之, 地图在观鸟者心中就深深扎了根。 8、语言的训练。用准确而简练的语言描述你观察到的情况,要让别人能很快 明白,观鸟简直是逼你去这样做。当你看见一只鸟落在一棵树上,想指给同 伴看,你怎么说清它的位置?“左边的、比较平的、细的、位置居中的那根 树杈上”,“那块发黑的石头上方略向右偏的一丛小枝中”……类似的描述, 看鸟过程中你会遇到无数次,为了和别人分享观鸟的乐趣,需要调动自己的 能力:找参照物、找特殊点、找合适的语言、还得快,因为鸟会等不及随时 飞走的。优秀的观鸟者,是在和同伴一起观鸟的过程中被鸟训练出来的这包 括了语言能力。
• • • • • • • • • •
当然,观鸟最需要的还是 一部望远镜,一本鸟册, 一颗热情的心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技术篇
• • 知道吗?同样的观鸟地点,同样的时间,为什么有人能记录到50种鸟,而你 只能记录到30种,或者只有20种?请看观鸟功力篇。 1、眼观六路。有一双超强的独眼,使每一位鸟友的希望。但不是每人都有 鹰样的眼睛。怎么办?就需要锻炼自己的眼力了。野外鸟友需要快速地转动 脑袋,把你的目光尽量照顾到四周的情况,以及天空和洼地。你正在注意看 河中的鸭子时,可能身边的高手已经注意到了对岸灌丛中的鸦鹃了,这就是 大家之间的区别,你记好了。 2、耳听八方。走进自然,鸟鸣使你陶醉,也使你无所适从,到底这是哪种 鸟叫,那又是哪种鸟叫。看鸟的时候,你注意到身边灌丛中棕头鸦雀的叫声 了吗?你注意了远处传来的大杜鹃的叫声了吗?你注意了野外鸮声了吗?还 有有的鸟恐怕你终生难以见到,只有凭借叫声了,所以,叫声对我们鸟友来 说,重要性不言而喻了。 3、认真观察、仔细记录是我们多识别新种的好方法。当你不能识别一种鸟时, 请你不要马上翻书对照图片,而是认真观察它的每一个细节、叫声、生境等, 把这些记录在你的笔记本上,最好再画一鸟图,然后再对照图鉴。这样还不 能确认时,把记录的东西请教高手就是很重要的了。 4、锻炼独立观鸟的能力,遇到野鸟先不要喊指导老师,尽量自己辨别。有时 间自己可以独自一个人出去观鸟,虽然开始你记录的鸟种不多,但是你的功 力在不知不觉中大增。
注意事项篇
• • • • • • • • • • • • • • 1、保护环境是每一个鸟友的义务。走到野外,只带走美妙的图片和鸟种记录, 只留下你深浅不一的脚印。 2、注意观察、记录鸟的生态环境,这样有利于形成综合性的鸟类调查报告。 3、观鸟过程中,请尽量保持安静,不可大声喧哗。 4、观鸟时,与鸟类进行筑巢或育雏,切记“只可远观,不可近看”的原则, 保持适当观赏距离,以免干扰亲鸟的行为,遇不要轻易告诉他人,以免有人伤 害它们。 5、当鸟儿已经发出警告时,请不要继续靠近。 6、鸟种信息发布请注意,遇到珍惜和国家保护鸟种,尽量保密,把观鸟地点 适当扩大。 7、请不要随意给野鸟投食。 8、不可为了便于观察或摄影,随意攀折花木,破坏野鸟栖息地以及附近植被 生态。鸟类重要的生活区域内,请不要随意采摘野果、拾取其他小动物,以免 影响鸟类的正常取食。 9、不鼓励买鸟类放生,以免破坏鸟类生态平衡 10、遇到非法捕猎野生鸟类等情况,及时向有关部门举报,并采取适当方式 保护鸟类。 11、野外环境、天气多变,注意安全是应该考虑的一个问题。到陌生的环境, 没有人出入的山林等地看鸟,请保持在三人以上。 12、拍摄野生鸟类,应采自然光,不可使用闪光灯,以免惊吓它们 。 13、有些鸟类,生性害羞,隐秘不易观察,不可使用不当方法引诱其现身, 如放鸟鸣录音带、丢掷石头等行为。 14、请尊重鸟类的生存权,不要采集鸟蛋,捕捉野鸟。
为什么要观鸟? • • • • • 亲近自然 丰富课余生活,陶冶情操 加强交流,增进感情 科研价值 观鸟——爱鸟——护鸟
观鸟组可以做哪些事情? • • • • • • 校园以及其他地方的例行观鸟 鸟类环教 亲子观鸟导赏 鸟市调查 鸟类救助与保护 鸟类调查与观鸟比赛
装备篇
• 1、望远镜。开始的时候你只要准备一台一般的双筒望远镜就可以了,最好不 要红膜的镜子,因为那样野鸟会被你吓跑的。等到你中毒以后,那就购置比 较专业的双筒镜,倍数一般在7-10倍,物镜口径一般在30-50毫米。等到你超 级中毒以后,嘿嘿,不让你买单筒怕也难了。 2、野鸟手册。目前比较合适的是《中国鸟类野外手册》,其它的还有,你高 级鸟友就知道什么鸟书更适合你了。 3、小笔记本。记录你看到的鸟种、数量,以及鸟类的生态环境。 4、一支好用的笔(铅笔等,不怕水淋)。 以上四种是野外调查鸟种的最基本的携带工具。 5、照相机。色鸟朋友当然要带自己的大炮。观鸟者视情况带相机,当你看到 的鸟不能确认时,除了详细记录,照下来是最好的选择。 6、录音设备。听声辩鸟是重要的方面,有条件的你准备一套录音设备,肯定 会有意外的收获。 7、合适衣帽(避免白.红.黄.蓝.橘等鲜艳衣帽,有迷彩最好)。穿徒步鞋或登山 鞋(拖鞋千万别穿出来会很惨...)。 8、夏日防晒帽具/雨天雨具/冬日防寒保暖用具。 9、饮水和乾粮(视当天活动半天或一天而定)。 10、手机或对讲机(方便联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