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青少年跳高运动员的选材摘要:现代跳高运动的飞速发展,对运动员的竞技能力要求越来越高。
近年来,世界跳高运动水平不断提高,科学选材是运动员成绩迅速提高的重要原因之一。
运动员要想在高水平的国际大赛中取胜,或则创造世界水平的优异成绩,光靠苦练是达不到目的的。
因此,挑选具有天赋条件和运动才能的儿童进行早期科学训练,早已受到世界各国跳高教练的极大关注。
为有效的提高跳高运动水平,探索一套科学的选拔优秀人才的方法。
本文根据我国跳高的现实情况,对我国青少年跳高运动员科学选材的现状和研究成果进行再分析研究,找出一套适应我国青少年跳高训练实际情况的选材标准和方法,以供同仁参考讨论。
关键词:跳高运动员身体形态科学选材一、前言对于每个运动项目来说,科学选材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各个国家都十分重视对青少年运动员的科学选材,以便尽早发现好的运动苗子,为国家培养优秀的运动人才。
早期科学选材是青少年跳高训练工作的重点,也是高水平的科学训练的基础,是跳高运动训练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多年的实践证明:优秀运动员的成材,必然是在科学选材的基础上,进行科学训练的结果。
因此,专家们认为:成功的选材也就意味着训练成功的一半。
选材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体育人才的发现、培养以及体育水平的提高。
世界著名医学权威霍尔曼教授认为:“人体机能至少有60%取决于遗传,只有40%受训练等外界影响的制约”。
从国外研究资料中可看到取决于遗传的潜在运动能力,只有当机体在“敏感发展期”—4至17岁期间受到适当刺激时,才能得到最佳发展。
因此,把先天条件优越的运动天才从儿童、少年时期选拔出来进行系统化科学训练,是提高成才率、培养奥运会冠军的稳妥可靠、经济有效的途径。
本文从国内外有关资料研究着手,从形体、遗传、生理等方面,对青少年跳高运动员特别是13—17岁青少年跳高运动员的选材进行初步探讨。
二、科学选材的评定内容与方法选材的测试与评定在选拔运动员过程中,主要通过测定有关指标以获取定量分析数据,这是选材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之一。
跳高选材的常见指标,通常包含身体形态、运动素质和心理素质等几方面。
1、身体形态(1)、身高体形跳跃运动员都要求身材高、体重轻、下肢长,身体的围度和宽度较小,臀部肌肉紧缩呈上翘状,跟腱长,脚弓高,脚趾短齐有力,脚掌富有弹性等优秀跳高运动员身体形态是:身体高且修长、体重轻、重心高等,男子运动员不低于190cm,女子应不低于175cm,这是最理想的,这些就要求教练员预测他们成年时的身体高度和身体形态,身体形态是:下肢比躯干长,小腿比大腿长,足弓要深,骨盆狭小,臀部紧缩,两腿不能呈X型或O型,踝关节细,跟腱处深凹等,这些在选材时是不可轻视的。
选材时要根据不同年龄阶段青少年生长发育特点,既看他们现有的身体高度,又要考虑他们未来的发展潜力。
如果有的苗子身高预测达不到理想高度,但弹跳力很好,速度、灵巧等素质十分突出,也可作为培养对象。
预测身高的方法:儿子身高=(父高+母高)×1.08/2女儿身高=(父高×0.923+母高)/2(2)、体重克托莱指数(体重/身高×1000)表示每厘米身高的体重,是反映人体发育匀称度的重要形态指标。
它受年龄、性别、人体生长发育规律以及种族差异的影响,在评价时应综合考虑这些因素。
跳跃运动员要求身高体轻,在人体成分中,瘦体重较大,脂肪较少,这对克服人体重力、腾越得更高更远是有利的。
世界优秀跳高选手的这个指数都相对较小,如舍贝里(2.42米)为381、帕克林(2.41米)为376、波瓦尔尼岑(2.40米)为373、朱建华(2.39米)为355、默根堡为368。
根据中国少年跳高运动员各年龄组的体重/身高指数均值统计,将此指数的选材标准定为:13岁的男子260~280,女子250~270;15岁的男子300~330,女子300~320;17岁的男子340~360,女子330~350。
(3)、下肢下肢一定要长从跳高成绩构成公式H=H1+H2~H3中可以看出,H1(起跳结束瞬间身体重心离地面的高度)的大小主要取决于运动员的下肢长,下肢越长身体重心越高,H1值也越大。
在身高、体重等相同的情况下,下肢较长的运动员便赢得了天赋的有利条件。
为了运动员之间能准确地进行比较,采用腿长/身高×100作为选材标准,《田径教学训练大纲》确定13、15、17岁男女都是51~54%,即下肢长占身高的一半以上。
由于身材高、重心高,对获取预先高度与远度、加大腾越幅度和提高握竿点高度都是有利条件,所以现代跳远、三级跳远和撑竿跳高运动员的身高均呈上升趋热势。
如优秀三级跳远运动员的形态模型特征为:身高1.86~1.88米,体重/身高指数406,腿长/身高指数51%。
证明以上三个形态指标的要求是跳跃运动员共同需要的。
撑竿跳高运动员还必须重视另两面形态指标:①骨盆宽/肩宽×100:指人体两个横轴之间的比例关系,是衡量运动员体形特征的指数,可间接反映运动员上肢和躯干肌肉的发育程度,指数越大躯干越趋桶形,说明上肢和躯干肌肉力量较强,这是撑竿跳高技术对运动员的特殊要求。
②指距(臂展)~身高:由于撑竿性能的改善,运动员的握竿点在不断提高,故选材时不仅注意身高,而且还应注意相同身高运动员的臂展长度和单臂上举高度,要尽量挑选臂展长度超过本人身高6~10厘米的人,以便提高握竿点,增加摆动半径,给尼龙竿更大的压力,有利于越过更高的高度。
(4)、遗传因素遗传选材法:通过对构成运动能力因素与遗传关系的研究,对被选运动员的直系或旁系亲属的运动史进行了解与分析,从而评定运动员在某一方面运动能力的方法。
我们都知道遗传是一切生物所共有的特性,这种特性能使生物把它个体的特征在后代反映出来,这样首先选材是要看其父母的身高和父母双亲的身高,群众中有一句相传的俗语是“爹高长单个,妈高生一窝”这就是说,如果父亲高其子女只有一个高的,而母亲高那么大多数孩子是高的。
那么我们如果发现父高母矮的双亲,那么他们中间哪一个孩子长的较高呢?根据多年来的实验经验来看,哪个面貌与父亲相像,则这孩子今后的身材也像他父亲,其次要看父母的健康状况,因为子女必须在母亲的腹中经过十月怀胎才能出世生长,在怀胎期间母亲的健康状况给孩子带来很大的影响,因此还必须考虑这一条件。
2、运动素质跳跃技术与运动素质密切相关,技术是建立在运动素质基础之上的。
良好的运动素质,对掌握跳跃进技术、承受大运动量训练和激烈的比赛、不断提高运动成绩、防止受伤以及延长运动寿命都有重要意义。
特别是绝对速度、弹跳力和快速力量,是跳跃运动员所具有主要运动素质,是选材的重点指标。
教练员在作身体素质测试时,还需要考虑到各个身体素质都有一个“敏感发展期”一般来说速度的“敏感发展期”是在10---13岁,力量是在14---17岁,爆发力(弹跳力)是在13---16岁,但另据捷克的尤丽诺娃的说法,她认为爆发力的“敏感发展期”男的是15---16岁,女的是13---14岁,又据前苏联的巴尔什维奇教授所研究的7—8岁是学会合理的跑的技术生物年龄,过了这个年龄,到了12---13岁,短跑已经发展定型,步频是在7---11岁的时候为最好的培养年龄,过了这个年龄再要提高步频实际上已是不可能的了,从生物学的观点来看,如果从12—13岁时才开始训练短跑,那已经为时过晚了,这是很不合适的。
再据前苏联奥勃拉斯佐娃的研究,敏感期的形成原因是在于在这期间大脑皮质中的形态和生物化程度较强烈、较完善,对有关形成的刺激反映灵敏、刺激的痕迹能深刻地保留在大脑中,因而教练员如果在各种素质的敏感发展期内的少年儿童进行适当的训练,则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反之,如果过了敏感发展期,则将事倍功半。
因此,在这“敏感发展期”间,如果训练等外因与遗传等内因配合得到较好的话,则该项素质的发展就很快,所以教练员必须吧“敏感发展期”和选材对象的年龄有机的结合起来。
(1)、绝对速度跳跃运动要求在高速助跑中准确有力地完成起跳。
助跑速度建立在绝对速度的基础之止,是决定跳跃成绩的重要因素。
高度项目采用站立式起跑30米,远度项目采用站立式起跑60米测试绝对速度。
(2)、弹跳力与快速力量《田径教学训练大纲》选取立定跳远、立定三级跳远、助跑摸高净跳高度、四步助跑五级跨步跳远和后抛铅球5项测验,它们能反映运动员的弹跳力、快速力量和全身协调性,并与跳跃项目虽然有共同特点,但各个项目的运动形式和要求又有所不同,对运动素质的要求也不尽相同,选材时不仅要重视运动素质的整体发展水平,而且还应考虑不同项目的特点有所侧重,如跳远与三级跳远侧重于立定跳远、立定三级跳远和四步助跑五级跨步跳远,而跳高与撑竿跳高侧重于助跑摸高和后抛铅球等。
(3)、生理机能机能选材法:通过对运动员生理机能的测评选拔运动员的方法。
跳跃项目的特点要求运动员在短时间内最大限度地发挥出体能潜力,既要有很快的速度,又要有很大的力量,并把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
因此,肌肉活动强度很大,大脑皮层兴奋过程占优势。
选材时一般采用台阶试验测定心功指数。
心功指数属于一种定量负荷机能试验,是反映人体心脏功能水平的重要指标。
安静时脉搏次数少,表明心脏收缩力量大,心脏泵血功能强;运动后即刻脉搏次数少,表明完成定量负荷时心脏机能出现“节省化”现象;恢复期脉搏次数少,表明心脏机能恢复得快。
心功指数越小,表明心脏功能越好。
3、心理素质为了适应激烈的跳高竞赛, 选材时必须重视心理测试与考察,选拔神经系统灵活性高,视~动反应特别快,空间本体感觉好、定向能力强,有强烈进取心的运动员。
心理在运动中起着调节、控制和主导的作用,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体能和技能得以充分发挥的前提条件。
跳跃运动因技术复杂,在空中要完成一系列动作,还有起跳板、横杆的制约等,对运动员的心理素质要求特别高。
但是心理素质在一定的条件下,有可变的因素,因此它具有不稳定性的一面,是比较难以预测的。
通过经常的教育训练和培养,能使运动员的心理素质有所改变,但是他们经过多年的训练和今后的各种变化,是否能成为一位优秀运动员呢,这就需要经过慎重的考虑,因此必须要有一段时间的短期训练或较长时间的训练。
对他们认真而细致的考察。
通过一段时间的考察后,教练员可以运用各种困难的、多种变化的等不利条件下进行比赛,也可以让他们与高水平的或者年龄较大的组别的对手进行比赛,这样就能够观察他们在比赛中的各种表现。
尤其是在比赛失败或者试跳不成功时,就要看他们能不能鼓励自己的意志来加以克服?比赛失败后,更要考虑他们能否从失败中总结经验教训,从而鞭策自己以更大的干劲和更高的要求来进行训练,如果他们具备这些优秀的心理品质,就预示着他们将来定会获得成功。
三、结论跳高是一项技术要求较高、动作比较复杂的田径运动项目,对运动员的全面素质要求较高,要达到高水平运动能力和成绩,必须有具备较好素质的运动员从事此项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