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关于水利工程确权划界的标准

关于水利工程确权划界的标准

关于水利工程确权划界的标准
一、确权划界的依据:
(一)《中华人民国水法》第三章第二十八条,国家保
护水工程及堤防、护岸等有关设施、保护防汛设施、水文监
测设施、水文地质监测设施和导航、助航设施,任何单位和
个人不得侵占、毁坏。
第二十九条 国家所有的水工程,应当按照批准的设
计,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依照国家规定,划定管理和保护围。
集体所有的水工程应当依照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
府的规定,划定保护围。
(二)《中华人民国河道管理条例》第三章第二十条,
有堤防的河道,其管理围为两岸堤防之间的水域、沙洲、滩
地(包括可耕地)、行洪区、两岸堤防及护堤地。
无堤防的河道,其管理围根据历史最高洪水位或者设计
洪水位确定。
河道的具体管理围,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负责划
定。
(三)《省实施<中华人民国河道管理条例>办法》第三
章第十四条,有堤防的河道,其管理围为两岸堤防之间的水
域、沙洲、滩地(包括可耕地)、行洪区、两岸堤防及堤脚
外侧五至十米的护堤地;无堤防的河道,其管理围根据历史
最高洪水位或者设计洪水位划定。
第十五条 根据堤防的重要程度、地基土质条件等,河
道主管机关报经同级或上一级人民政府批准,可以在河道管
理围的相连地域划定五十米至二百米的堤防安全保护区。
第十六条 大中型河道管理围的土地归国家所有,由河
道主管机关统一管理使用。河滩的可耕地也可以由村集体经
修组织使用。
(四)《省水利工程管理办法》第三章第十一条,大中
型水库、大中型河道、骨干渠道以及重要闸坝、水电站、拌
灌站等建筑物,都要划定管理和保护围。
管理围分为水库管理围、护坝地、护堤地、护渠地和建
筑物管理围五种:
1、大中型水库的兴利水位线以下为水库管理围;
2、大型水库主坝坡脚,(系指背坡坝脚和坝端坡脚,
下同)外二百米,中型水库主坝坡脚外一百米,大、中型水
库副坝坡脚外五十米,为护坝地;
3、大中型河道、湖泊堤防的外堤脚外五至十米为护堤
地;
4、灌排干渠的渠坡坡脚外二至四米为护渠地;
5、挡水、泄水、引水、提水设施和电站厂房等建筑物
管理围,一般为边线以外十至十五米。
保护围分为水库保护围、大坝保护围、堤防保护围和建
筑物保护围四种:
1、大中型水库防洪水位线以下为水库保护围;
2、大型水库主坝坡脚外五百米,中型水库主坝坡脚外
三百米,大、中型水库副坝坡脚外二百米,为大坝保护围;
3、大中型河道、湖泊堤防的保护围执行五十至二百米
的规定;
4、挡水、泄水、引水、提水设施和电站厂房等建筑物
保护围,一般为三百米。
第十二条 大中型水利工程管理围的土地及附着物属
全民所有,由工程管理单位使用。有关土地权属的历史遗留
问题,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根据《中华人民国土地管理法》
及国家、省其他有关规定处理。
工程保护围的土地及其附着物的权属不变。
第十三条 管理围与保护围,由工程所在地县级以上人
民政府公布,并树立标志。
(五)国务院《水库大坝安全管理条例》第一章第二条,
本条例适用于中华人民国境坝高十五米以上或者库容一百
万立米以上的水库大坝(以下简称大坝)。大坝包括永久性
挡水建筑物以及与其配合运用的泄洪、输水和过船建筑物
等。
坝高十五米以下,十米以上或库容一百万立米以下,十
万立米以上,对重要城镇、交通干线、重要军事设施、工矿
区安全有潜在危险的大坝,其安全管理参照本条例实行。
第二章第十条 兴建大坝时,建设单位应当按照批准的
设计,提请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依照国家规定管理和保护围。
已建大坝尚未划定管理和保护围的,大坝主管部门应当
根据安全管理的需要,提请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拟定。
以上法规,条例对水工程管理和保护围的具体要求都做
了明确的规定。
二、确权划界标准:
根据以上法规、条例要求,结合我市的具体情况,制定
我市水利工程确权划界标准如下:
(一)大中型水库工程
1、大中型水库(王屋大型水库、北邢家水库和迟家沟
中型水库)
(1)库区:兴利水位线以下为水库管理围,兴利水位
线至防洪水位线之间为水库保护围。
(2)坝区:大型水库坝坡脚(系指背坡坝脚和坝端,
下同)外二百米为管理围,二百至五百米为保护围;中型水
库坝坡脚线外一百米为管理围,一百至三百米为保护围。
(3)挡水、泄水、引水、提水设施和电站厂房等建筑
物边线外十至五十米为管理围,三百米为保护围。
(4)灌溉干渠的渠坡脚(含沿渠路)外二至四米为渠
道管理围,三十米为渠道保护围。
(5)黄水河干流管理围:两堤防之间的水域、沙洲、
滩地、行洪区、两岸堤防及堤脚外侧五米的保护地;五米外
至五十米为堤防保护围。
(二)小型水利工程:
1、小(一)型水库(元外家、安家、家沟三座小(一)
型水库属于迟家沟水库管理)
(1)库区:兴利水位线以下为水库管理围,兴利水位
线至防洪水位线之间为水库保护围。
(2)坝区:原则上坝坡脚(含坝端)外原属于水库管
理的土地为大坝管理围,一百五十米为大坝保护围,有关建
筑设施划归大坝。
2、小(二)型水库:防洪水位线以下为水库管理围,
坝坡脚(含坝端)外一百米为大坝保护围。
3、河道:有堤防的河道,其管理围为两岸堤防之间的
水域、沙洲、滩地、行洪区、两岸堤防及堤脚外侧三米为护
堤地;无堤防的河道其管理围根据历史最高水位或原设计洪
水位设定。在河道管理围相连地域划定五十米为堤防保护
围。
4、35瓩(或50马力)以上扬水站(含水源设施)边线
的外十米为扬水站管理围,十至一百米为保护围。
5、三座大中型水库灌区的支渠:渠坡脚(含沿渠路)
外一至两米为渠道管理围,三十米为保护围。
(三)关于权属,权属系指土地及其附着物的权利所属。
根据《省水利工程管理办法》中规定,大中型水利工程管理
围的土地及其附着物,属全民所有,由工程管理单位使用,
工程保护围的土地及其附着物的权属不变;乡镇管理的小型
水利工程管理围的土地属乡镇集体所有,并负责管理使用,
村集体管理的水利工程属村集体所有。
三、确权划界需完成的资料
(一)工程边界协议书:按照规定要求,认真填写工程
边界协议书。
(二)工程边界地形图:大中型水库及灌区干渠边界地
形图已完成绘制工作。河道及小(一)型水库、大中型水库
灌区支渠利用各乡镇1:10000土地利用现状图;小(二)型
水库及35瓩以上扬水站由各乡镇绘制1:1000~1:5000边界
示意图,所有图件要标明管理围和保护围,界标位置。
(三)关于界桩制作与埋设:除三座大中型水库及灌区
的干渠工程界桩,由水库管理单位自己制作与埋设外,其它
所有水利工程界桩规格为20×20×90厘米的混凝土桩或石桩,
地面以上外露30~40厘米,界桩制作与埋设由乡镇政府自
行解决。
(四)占地清册:填写工程管理围各类土地面积,占地
清册利用土地部门“土地申请登记表”。
(五)土地使用证:大中型水利工程和乡镇管理的小型
水利工程,已经发证的要核对面积,没有发证的,请土地管
理部门颁发工程土地使用证;村集体管理的水利工程用地已
包括在村集体土地使用证中,故不再发证。
大中型水利、河道及小(一)型水库工程的划界资料交
市水利局一份备案,其它水利工程的划界资料由乡镇存档备
查。

一九九一年四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