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指导学生课外阅读的三步骤-模板

指导学生课外阅读的三步骤-模板

指导学生课外阅读的三步骤
[作者] 何云峰
[内容]

众所周知,作文教学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但仅靠两周一次
的作文训练难以达到写作能力的要求,因此修订大纲提出:“要指导学生课外经
常练笔,把所见、所闻、所思、所感随时记下来,以提高写作能力。”为此,在
扬州大学师范学院教科所“中学各科立体化教学”课题组的指导下,我从1994
年开始了以课外阅读摘记和练笔为载体的作文教学改革试验,现已取得阶段性成
果。我的做法是:
一、调动学生积极性——激趣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生活是
人生的一本大教科书,其内容有无比的丰富性和生动性,可是有的学生总是埋怨
学校生活的贫乏单调,许多学生对作文不感兴趣,觉得作文难,怎么办?宋代的
谢枋说:“凡学文,初要胆大,终要小心——由初入细,由俗入雅,由豪荡而纯
粹。”这样就能“初学熟之,开广其胸襟,发舒其志气,不见文之雅,心能放言
高论,笔端不窘矣。”据此,我大胆扬弃一切束缚学生,不利于激发学生兴趣的
条条框框,引导学生,向生活和报刊时文要文章,向多记快写要能力,放手摘,
放心学,放胆想,自由练笔。为此,我开放了“六大自由”:一是摘记和练笔自
由,二是摘抄内容和命题自由,三是体裁自由,四是选材自由,五是摘法写法自
由,六是篇幅长短自由。这“六大自由”的开放,就像为学生开启了紧闭多年的
大门,一个崭新的天地展现在学生面前。阅读欣赏课上,学生的写作热情得到空
前的激发,许多同学明确了自己阅读意识的指向,并分类展开了课外阅读摘记和
练笔工作。大多数同学较感兴趣的课外阅读摘记有三大类。第一类是涉猎性阅读
摘记,其特点是在阅读数量上“多多益善”,不分中外古今;在阅读质量上“不
求甚解”;方法可“一目十行”;然后记下“总体感悟”和捕捉到的有用信息,
俗语“看报看题,读书读皮”之说,就是这种阅读摘记的形象表述。第二类是积
累性阅读摘记,对于一些经典性著作、工具书和资料性期刊等,阅读时及时做好
摘记,对充实知识仓库是大有益的,我国古人极其看重“积学以储室。”第三类
是借鉴性阅读摘记,事实上,创作得力阅读的例子并不鲜见,侯方域的《马伶传》
有明显师承司马迁的《史记》印迹,林语堂直言不讳地承认他的《京华烟云》对
《红楼梦》的借鉴——自然非机械地承袭,而是活化出新,因此,借鉴性阅读摘
记,更是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绝大多数学生对此
投注了空前的热情,受益颇丰。
二、坚持定向引导——调控
学生的写作热情高涨,课外阅读摘记和练笔的兴趣盎然,许多学生在知
识的大海中尽情地寻宝探幽,如痴如醉,此时,我又因势利导,及时对课外摘记
和练笔进行定向引导和科学调控。
首先,我根据课题组的总体计划和教学大纲,制定了学期的“训练目标
树”,发给学生,使学生读有方向,摘有重点,练有目标。接着我又仿照统考计
分形式,引进“三制”(积分制、达标制、验收制)考评方式,进一步激发学生
摘记和练笔的欲望。所谓“积分制”,即每天以10分制记分,学生每摘(写)
一篇得一个积分,多摘多得分。“达标制”是指开学初由学生讨论出全班的达标
指数,每个学生以此为据制定达标指数。“验收制”是指中心学习小组的普查和
学生间的自评和互评,结合每周定题定时定要求完成的小作评选,时时让学生感
受到成功的喜悦。
在此基础上,我还注意培养学生对生活和课外阅读的两方面能力,以更
好做好摘记和练笔工作。
一是培养学生对生活和报刊时文的悟性,提高意会和接受生活暗示的能
力。我让学生在摘记本中开设了“七日断想”、“我手写我心”等栏目,要求他
们从日常的普通现象悟出生活的哲理,从多彩的自然现象联想到纷繁的社会生
活。前者是对事物内核的提取和抽象,后者是合乎逻辑的类推和引申。我还要生
在摘记中开辟“一名话评点”,让学生对所摘抄的佳句进行评价,这为提高学生
的审美鉴赏能力开辟了一条新路。
二是培养学生自身的内省力。随着学生认识领域和阅读领域的扩大,他
们的感觉愈益灵敏丰富,摘记本成了他观照自我和社会的万花筒。那些性格内向
思想深沉的学生往往能捕捉到精彩时文,能用细腻的笔触抒写其心之所感,对写
作有如鱼水之乐;有些学生则相反,摘记内容空洞苍白,其实,倒不是他们在阅
读中缺乏感知和体验,而是注意力的内心指向性较差,所以,平时教学中,我特
别注意学生自我内省力的培养。我要生一是带着感情和想象去阅读,二是用陌生
和审视的眼光去观照周围的事事人人,三是经常换位思考。我还告诉学生:深刻
的思想,真正的感动常常不是来自自觉,多数是在无意间出现,问题就在于要及
时准确地捕捉感觉世界的不速之客,无论观察生活还是阅读报刊文章都应如此。
三、抓住讲评环节——提高
学生在摘记和练笔中固然有许多独特的发现和新鲜的感受,但也常常表
现出认识的肤浅和热情的低落。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经常抓住讲评环节,并首
先注意从理性的高度提高学生对生活自身的认识。在讲评过程中,我一是注意引
导学生深究生活现象,洞悉事物内蕴。在讲《药》时,曾有同学摘记练笔中写到
现在街头围观情况,表示对这一现象不满。我引导他们区别两类看客的心态的不
同,让他们从心理、文化和社会等方面分析这种现象产生的根源。经讨论,他们
提高了认识,认为这种现象与人们的从众心理、文化素养差和缺乏时间观念、生
活节奏慢有关,学生由此而懂得了应该努力从简单的生活现象中引出深刻的道理
来。
二是在讲评时注意引导学生从更高层次上认识某些现象,帮助他们进行
自我心理分析。前一段时间,学生中掀起了一股琼瑶、岑凯伦、席慕蓉热,学生
的摘记中有关她们的介绍和读后文章多起来,有些同学青春的心由此而躁动不
安。这些在摘记和练笔时有表露,他们对此也惊恐,不明白自己到底怎么了,这
是常见的青少年“情绪病”。我认为,仅仅是一般劝慰是不够的,教师应该充当
他们的心理医生,除矫正了课外摘记和练笔的航盘外,我和他们认真分析了这种
情绪产生的原因,并建议他们培养某种爱好,转换阅读兴趣,开拓生活领域,几
周后,这种“情绪流”从学生摘记和练笔中荡然无存,代之而来的是一些春风扑
面,寓意深刻,富有哲理的报刊美文以及他们十八岁真情的自然流露。
在疏导性的讲评中,我一直坚持了三条原则:一是坚持讲评的经常性,
我每天按学号抽查学生的摘记练笔本,学生课外摘记和练笔中有许多意料不到的
突破和局限,这就为教师提供了许多闪光的材料,因此,我利用”边角时间”坚
持每天一评。二是坚持讲评的指导性,讲评时,我从不就事论事,而是结合作文
教学和学生的写作实际,经常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提供一些指导性意见。三是讲
评不离整体性,强调课外摘记和练笔的整体计划,做到一讲一得。
综上所述,“激趣——调控——提高”三者之间是同属于一个系统中的
三个动态过程,形象地说,就像渔夫捕鱼时的三个关键性动作;撒——收——提。
撒要宽广,收要灵活,提要举纲,故归为“激趣——调控——提高”,从实验情
况来看,效果是好的,在我所进行的阶段实验中,所教班的学生在期中、期末考
试中,作文成绩都较高,有6篇学生佳作在省市级以上报刊发表或获奖。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