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复旦大学物理化学题库5.1

复旦大学物理化学题库5.1

A 0.0115 B 0.0038 C 0.0076 D 0.076
正 离 子 迁 移 数 t Li+ = 0.3364
则负离子摩尔电导
C
( ) lm,0,Cl− = Λ m,0, t Cl− = Λ m,0 1 − t Li+ = 0.0115(1 − 0.3364) = 0.0076s ⋅ m 2 ⋅ mol−1
D
Λ 0,m
=
κ C
式中 C 为 mol/m3 ∴κ=Λ0,m⋅C=4.89×10–2×(7.8×10–8×103)=3.81×10–6
则在 LiAc 溶液中
t−
=
l m,0,Ac− Λ m,0,LiAc
=
Λ m,0,LiAc − l m,0,Li Λ m,0,LiAc
=
0.0796 − 0.0391 = 0.51. 0.0796
19.
设电导池常数 Q= l 则电导率 κ=L⋅Q A
A κ与电导 L 成正比 B κ与电阻 R 成反比 C κ与 Q 成正比 D κ与 Q 无关
D
电解质溶液导电时 正负离子都承担运输电荷 但不同离子的运输的电量不尽相同 这取决 于它的价数和迁移速度 或迁移数
7 当电解质溶液导电时 下面说的哪个是不正确的 A 离子导电量的总和与导线中通过的电荷量是相同的 B 电解质溶液总体上是电中性的 C 离子在溶液中的浓度是均一的 D 各种离子对导电的贡献是不同的
D
离子迁移数是指它所输送电量占全部电量的百分率 运送速度越快 其输送电荷越多 迁移 数越大 某一离子在一定电位梯度时 虽然速度相同 但在不同电解质溶液中 输送电荷比 率是不同的 温度 电位梯度的改变 同时改变所有离子的迁移速度 因此不能说某一离子 的迁移变大
13 一般情况下 电位梯度只影响 A 离子的迁移数 B 离子的迁移速率 C 电导率 D 摩尔电导
2 电解质水溶液属离子导体 其离子来源于 A 电流通过溶液时 引起电解质电离 B 偶极水分子的作用 引起电解质解离 C 溶液中分子的热运动 引起电解质分子分裂 D 电解质分子之间的静电作用 引起分子电离
B
3 导电可分为第一类导体 电子导体 也能导电 可归类为 A 电子导体 B 离子导体 C 半导体 D 电子导体 离子导体
C
若有 2mol 负离子迁移 则相应有 1mol 正离子迁移 总电量由 3mol 离子携带 不论阴极 阳极还是导线上 都是 3F 电量
12 下面说到的关于离子迁移数 哪一个才是正确的 A 温度升高时 离子迁移数会变大 B 增大电位梯度 离子迁移数会变大 C 电位梯度不变 同一离子在不同电解质中 迁移数是相同的 D 溶液中只有两种离子 运动速度较大者 迁移数也较大
B
复旦大学药学院物化教研室编无限稀释时 相同浓度的 HCl KCl NaCl 三种溶液在相同电位梯度下 A Cl–的迁移速度都相同 迁移数也相同 B Cl–的迁移速度都相同 但迁移数不相同 C Cl–的迁移速度不相同 但迁移数相同 D Cl–的迁移速度不相同 迁移数也不相同
复旦大学药学院物化教研室编写
C
物化练习 1000 题 电化学
正负极的划分 按电位高低 阴阳极的划分 按电化学反应时电子的得失 对于电解池 正 极就是阳极 负极就是阴极 但对于原电池 则相反
6 当电解质溶液导电时 必有一些电化学现象发生 但下面所说哪个是不正确的 A 正 负电极上都有化学反应发生 B 正极上发生反应的物质所带电荷数等于负极上发生反应物质所带电荷数 C 正离子向负极迁移 负离子向正极迁移 D 当正离子携带一定量正电荷迁移时 必有负离子携带等量的负电荷迁移
C 由于在阴极区和阳极区发生电化反应 因此离子的浓度与中间区有很大的不同
8 当电流通过一含有金属离子的电解质溶液时 A 阴极的表面积 B 电解质溶液的浓度 C 通过的电量 D 电解质溶液的温度
阴极上析出的金属的量正比于
C 按 Faraday 定律 Q=ZnF 因此金属析出量 n 与电量 Q 成正比
9 描述电极上通过的电量与已发生电极反应物质量关系的定律是 A 欧姆定律 B 离子独立运动定律 C Faraday 定律 D Nernst 定律
18. 298K 时 LiAc 和 LiCl 的Λm,0 分别为 0.0796 和 0.115 S⋅m2⋅mol–1 在 LiCl 溶液中 t–=0.66 则 在 LiAc 中 t–=? A 0.66 B 0.34 C 0.51 D 0.49
C
由 LiCl 溶液 lm,0,Li+ = Λ m,0,LiCl (1 − t − ) = 0.115 × 0.34 = 0.0391 S⋅m2⋅mol–1
B Cl–迁移速度都相同 但由于相应的正离子迁移数不同 因此 Cl–的迁移数也不同
15
( ) 浓度为 0.01 mol/kg 的 KCl 溶液中 离子迁移数 t k+ + t Cl− = 1 若再加入 0.01 mol/kg 的 HCl
( ) 此时 t k+ + t Cl− 应
A >1
B =1
C <1
17. 298K 时 LiAc 和 LiCl 的Λm,0 分别为 0.0796 和 0.115 S⋅m2⋅mol–1 在 LiCl 溶液中 t–=0.66 则 Ac–的摩尔电导 S⋅m2⋅mol–1 为 A 0.0354 B 0.0625 C 0.0405 D 0.0525
复旦大学药学院物化教研室编写
复旦大学药学院物化教研室编写
1 按导电方式不同有第二类导体 对于它的特点 A 导电的原因是离子的存在 B 电荷是通过离子运送的 C 导电时电极上必有化学反应 D 电流的大小与离子多少无关
物化练习 1000 题
下面哪一个描述不正确
电化学
D 第二类导体是指电解质溶液导电 其电流大小与溶液电解质的多少成正比
和第二类导体
离子导体
此外还有半导体 生物体
D
4 对于电解池和原电池 下面说的哪个是正确的 A 电解池有阴阳极 没有正负极 B 原电池有正负极 没有阴阳极 C 原电池把化学能转变为电能 电解池则相反 D 原电池把电能转变为化学能 电解池则相反
C
5 关于电极 下面说的哪个并不正确 A 电势高的电极为正极 低者为负极 B 发生还原反应的电极为阴极 发生氧化反应的电极为阳极 C 正极就是阳极 负极就是阴极 D 同一种电极 既可作正极 在另一种条件下 也可作负极
C
复旦大学药学院物化教研室编写
物化练习 1000 题
10 已知 Cu 原子量为 63.54 用 0.5 法拉第电量可从 CuSO4 溶液中沉淀出多少克 Cu
A 16
B 32
C 64
D 127
电化学
A
Cu2+为二价 Q=2nF n = Q = 0.5 = 0.25mol = 16g
2F 2
11 有 1 1 价型浓度为 5 mol/L 的电解质溶液在电解池中 已知负离子的迁移速度是正离子的 二倍 则当有 2 mol 负离子向阳极区迁移时 则在阳极上通过的电量是 A 1F B 2F C 3F D 5F
下面几种说法不正确的是
C κ只与电导 L 或电阻 R 有关 与电导池常数无关 不同的电导池测得的κ是一样的
20
18°C 时纯水Λ0 m=4.89×10–2 S⋅m2⋅mol–1 此时水中 c H+ = cOH− =7.8×10–8mol/kg 则 18°C 时
纯水的电导率κ S⋅m–1 为 A 3.81×10–5 B 3.81×10–8 C 3.81×10–7 D 3.81×10–6
物化练习 1000 题 电化学
C
由 LiCl 溶液 lm,0,Li+ = Λ m,0,LiCl (1 − t − ) = 0.115 × 0.34 = 0.0391 S⋅m2⋅mol–1
由 LiAc 溶液 l m,0,Ac− = Λ m,0,LiAc − lm,0,Li+ =0.0796 0.0391=0.0405 S⋅m2⋅mol–1
( ) D
1 2
t k+
+ t Cl−
C 溶液中各种迁移数之和总是为 1 即混合后 t k+ + t Cl− + t H+ =1 ∴ t k+ + t Cl− < 1.
16. 已 知 Λ m,0,LiCl = 0.0115 S ⋅ m 2 ⋅ mol−1
( ) lm,0,Cl− S ⋅ m 2 ⋅ mol−1 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