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昆明的雨》 说课PPT(王云权)

《昆明的雨》 说课PPT(王云权)

《昆明的雨》说课稿
丙麻中学 王云权
《昆明的雨》说课提纲
一、说教材 二、分析学情 三、说教学目标 四、说重点和难点 五、说教学思路 六、说教法和学法 七、说教学过程 八、说板书设计 九、教学反思
一、说教材
《昆明的雨》是统编教 材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 的一篇自读课文。作者 汪曾祺围绕“雨”的话 题,写了昆明的雨、雨 中的景物、雨中人的活 动,表达了作者对昆明 的喜爱、赞美、怀念之 情。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本环节是为了完成教学目标一这个 教学重点。基本策略是:以问题驱动阅 读、引导思考,以“问、读、说、结” 的形式展开。
第一步ppt出示问题:昆明的雨有何特点。 给出提示:圈点勾画关键词关键句来作答 让学生带着问题,快速阅读课文1至5段, 思考讨论。完成目标一中的“了解昆明雨 的特点”。 第二步ppt出示问题:课文除了雨外,还写 了哪些物?哪些事?给出提示:提示学生圈 点勾画文中出现的物和事,按照先后顺序 理清楚。让学生带着问题,快速阅读课文6 至11段,思考讨论。完成目标一中的“把 握课文内容,理清行文思路”。
(四)合作探究,质疑解难
本环节是为了突破教学目标二三这两 个教学难点。基本策略是:以问题为导向, 抓住所写的物和事,以“问、读、说、结” 的形式展开。
第一步:ppt出示问题:这些物、事分别体 现出昆明的人和生活有怎样的特点?给出 提示:要抓住物的特点和人所做的事来分 析。教师先以仙人掌的内容为例进行分析, 后让学生自主完成。完成目标三中的“感 悟本文所展现出的美”。
二、分析学生
对于我们丙麻农村的学生来说, 文中所写的雨、物、事,他们都非 常的熟悉;但学生缺乏观察力和感 受力,很难从生活的一些琐细的事 物中发现美、感受美。
三、说教学目标
依据新课标的要求三个目标: (一) 把握课文内容,理清行文思路,了解昆 明的雨的特点; (二)学习本文围绕主题选取生活中琐细事物 来表情达意的写作手法; (三)感悟作者的情感和本文所展现出的美。
四、说重点和难点

依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特点, 我将上述所讲的教学目标一确定 为教学重点;将目标二、目标三 确定为教学难点。
五、说教学思路
《昆明的雨》是一篇自读课文,本次课赛又
作为讲读课文进行教学,为了把自读讲读两 者有机的结合起来,我将自读自学的目标放 在“课前预习要求”的部分完成。正是建立 在自读自学的基础上,我设计了一个课时的 教学内容,围绕三个教学目标,分七个教学 环节来完成。(七个教学环节将在后面说教 学过程中详细陈述)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以汪曾祺在昆明七年的 生活经历和故乡情结为切入 点,快速进入新课教学。
(二)预习检测,夯实基础
本环节检查学生预习完成情况,借助 检查了解作者,解决重点字词的读音。
第一步ppt出示作者图片、重点信息, 让学生在读的过程中进一步了解作者。 第二步ppt出示要注音的字词。学生先 自读自查,教师检查核对后,齐读强 化识记。
总结归纳课堂教学要点。ppt出示 板书设计,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归纳课 堂教学要点。
(七)作业布置
此环节意在培养学生读写结合的能力, 在写作中尝试运用围绕主题选取生活中琐细 事物来表情达意的写作手法。
ppt出示作业要求:请仿照汪曾祺的《昆 明的雨》,以《丙麻的雨》为题,写一篇 600左右的作文。 给出提示:仿照汪曾祺的行文思路和写作 手法,用文字再现家乡的生活情景、风土 人情与美。
(二)还需要改进的地方: 1.学生思考讨论不够充分,没有达到预期 的课堂氛围和效果; 2.由于我自己有一点紧张,整个课堂不是 很活跃、很轻松; 3.课前的设计不够精细,“松毛择净”的 “净”,被分到了下一个词语上去了。
八、板书设计
这节课我使用了电子白板,有些内容在白 板展示中已有,基于这个实际情况,我的板书 设计是这样的:
昆明的雨
汪曾祺
雨的特点 雨季的物和事 物美 人美 情美 喜爱 赞美 怀念
九、教学反思
(一)本节课自认为做的可以的地方有 1.以“问、读、说、结”的形式展开教学 指令明确,思路清晰 ; 2.读写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语言表达能力。
第二步:ppt出示问题:作者对昆明的人和 生活有着怎样的情感?给出提示:可用几 个关键词回答。汪曾祺曾在昆明生活了七 年,把昆明作为作为第二故乡,四十年年 后写了本文。完成目标三中的“感悟作者 的情感”。 第三步:ppt出示问题:这些物、事对表达 作者的情感有什么作用?教师引导学生逆向 思考。完成目标二:学习本文围绕主题选取 生活中琐细事物来表情达意的写作手法。
六、说教法和学法
结合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和学生情况,
在教学中我是这样做的: 1、文本阅读,以“问、读、说、 结” 的形式展开。
2、示范性讲解 3、图文结合,引领学生感悟文中的美
七、说教学过程
为了贯彻实施我校“153”课堂模式, 围绕三个教学目标,我在教学中设置了 七个教学环节。一、创设情境,导入新 课;二、预习检测,夯实基础;三、初 读课文,整体感知;四、合作探究,质 疑解难;五、拓展延伸,学练结合; 六、课堂小结;七、作业布置。
(五)拓展延伸,学练结合
本环节意在引导学生观察生活, 感受生活情趣和美,培养学生读写结 合的能力。
ppt出示要求:用简短的文字,写与菌子有 关的事物。 给出提示:可写菌子的种类、找菌子的过 程、找到菌子时的惊喜、菌子的各种做法 吃法、卖菌子﹒﹒﹒﹒﹒﹒ 学生展示成果,教师点评分享。
(六)课堂小结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