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目支出预算资金审核工作的目标
依据相关文件规定,结合招标方的具体要求,完成必要的项目综合情况分析等方面的核查并进行深度数据统计分析评审,对指定单位的项目支出预算资金情况进行审核,并为项目管理提出合理化建议。
通过对项目支出预算资金审核,旨在促进预算单位的预算管理水平,提高预算编制工作的科学性、准确性和透明度;促进预算单位按照国家法律法合理安排支出,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增强单位预算的计划性和严肃性,提高决算编制的质量和财务管理水平。
(二)项目支出预算资金审核工作的法律、法规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实施条例》;
3、《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会计师法》;
4、《北京市预算监督条例》;
5、《关于修订<北京市市级项目支出预算管理办法>的通知》
6、《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
7、《中国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规范指导意见》;
8、其他相关法律、法规。
(三)项目支出预算资金审核工作的重点内容
1、项目申报是否符合政府工作重点、部门工作任务和单位发展规划;
2、项目申报理由是否充分、申报程序是否规范、项目申报类别是否准确、是否
按要求规范、细化填报,申报预算是否合理,所附相关材料是否齐全、规范,绩效考评项目是否按照有关要求填报,涉及政府采购的项目是否按照政府采购的有关要求填报;
3、各项支出费用的标准是否符合行业平均标准或国家和地方各个相关标准、是
否符合市场平均价格标准、是否有重复申报的项目等;
4、财政补贴资金成本测算及支出标准定额的测定;
5、项目支出预算资金评审的组织与管理、决算流程及决算金额的合理性。
(四)项目支出预算资金审核工作的实施策略
为了能优质、高效地完成本次审核任务,我们根据指定单位项目的实际情况,确定审核策略为:主要证实法与较低的控制风险估计水平法相结合。
1、前期准备阶段:
1)编制工作方案,成立审核工作组。
对招标方指定单位项目在进行事前调查和
了解基础上,编制项目支出预算资金审核工作方案和成立审核工作组。
2)通过与招标方的充分沟通,结合预算管理的相关规定文件要求,确定具体审
计方法。
3)前期资料准备和沟通。
根据项目实际情况,结合本次项目项目支出预算资金
审核的内容和范围,拟定须项目单位须准备的资料清单,并提交项目单位进行前期资料准备,同时通报有关审核工作程序要求配合的事项。
4)工作组人员的动员和培训。
针对项目支出预算资金审核工作方案,对工作组
进行前期培训,传达有关的文件精神和具体工作要求,介绍审核工作的目标、任务和要求。
2、开展项目支出预算资金审核工作阶段:
1)组织项目支出预算资金审核工作方案的实施,并对项目支出预算资金审核工
作组进行工作计划细化,包括人员分工、时间进度控制等。
2)通过听取介绍、查阅资料、审核会计电子信息、抽查凭证、盘查资产和向有
关部门、单位及人员调查等方法,获取充分适当合法有效的审计证据,并做好审计记录和审计工作底稿;
3)按业务性质划分审计重点。
根据审计对象的实际情况,确定自己的审计重点
及相应的审计策略,确保审计工作高质、高效完成。
4)我们将与招标方建立有效的沟通工作机制,确保工作的顺利开展:
①定期沟通制度:我们定期(具体按照招标方要求执行)将项目支出预算资
金审核的工作情况通过电子邮件、电话、传真或书面形式进行汇报。
内容主要包括工作组的工作进度,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及需要相关单位或部门协调的事项。
②建立固定联系人制度:我们将明确项目支出预算资金审核工作的总负责人
和工作组的项目负责人,以确保工作沟通渠道的顺畅。
③重大问题请示报告制度:工作组在工作中遇到的重大、紧急的、需及时与
有关各方沟通及协调处理的问题,经总负责人提出初步意见后,以重大问题报告的形式随时向招标方提交。
5)根据被审单位审计特点和实际情况,如必要时,邀请所外专家进行咨询。
6)严格执行本所制订的质量管理措施和进度控制措施,确保项目按时高质量的
完成。
3、分析总结阶段:
1)审核工作组对审计调查记录和审计工作底稿进行分类整理,完成必要的项目综合情况分析并进行深度数据统计分析评审后,出具核查报告和工作总结初稿。
2)将核查报告和工作总结初稿与招标方等相关部门进行意见交换,对报告内
容或疑问进行充分的沟通。
3)按时正式的出具项目支出预算资金核查报告和工作总结,并为项目管理提出合理化建议。
(五)项目支出预算资金审核工作质量管理措施
1、挑选精兵强将组成工作组。
我们将组织本所的专业经验丰富、责任心强人员组成审计工作组,严格按照审核计划和程序开展工作,并随时与招标方汇报业务开展进度,定期组织业务会议,接受招标方的业务监督。
2、按照本所审核工作的常规质量控制程序进行业务质量管理:
1)现场督导:由经验丰富的注册会计师组成督导小组,对每个层次的工作进行适当的指导监督和检查以保证所执行的工作满足相关质量标准的要求。
2)现场监控:设立现场质量控制负责人,并由其进行现场总体复核,对工作组的工作结果进行总体分析,从多方面获取证据服务于审计工作,以确保审核工作中的重要部分均已得到了注意并实施了相关的审核程序。
3)定期会议制度:定期召开小组工作会议,汇总现场工作中的重点问题并根据情况要求追加相关的审核程序;
4)咨询:必要时,邀请所外专家参加相关审核工作会议,汇总专家意见;5)工作底稿三级复核制:
①详细复核:项目负责人进行详细复核项目支出预算资金审核工作底稿,
包括审核程序执行的正确性、证据收集的完整性、数据分析的准确性、审核结论表述无误以及事项解释的清楚性的正确性等;
②总体复核:由主管部门负责人对报告的总体情况进行检查和复核,并对
其认为可能存在的问题对项目负责人提出质疑,在获得满意的答复并确认审
核风险控制在可接受程度以内的情况下才予以通过;
③重点复核:本机构负责人处理和解决审核中所发现的重大问题、检查重
要审核领域和问题的工作底稿、检查详细复核和总体复核人的工作,并对审核总结情况和报告阶段的工作进行控制。
3、除上述常规质量控制措施外,我们会针对被审项目的特点和实际情况,特别补充制定相关质量保证措施,以保证本项目在规定时间内高质量的完成。
(六)关键问题解决方法
1、工作组人员必须具备一定的政治素质和高度的责任感,发现审核中的疑难问题或不愿配合的项目单位,要不急不躁,耐心的进行沟通、协调,尽最大努力寻找解决方案;
2、对存在的疑难问题或关键问题,根据本所的内部管理要求进行逐级上报、汇总,由总负责人召集相关人员开会研究,必要时邀请所外具有相关专业知识的专家与会。
3、在确认必要时,应按照建立的重大问题请示报告制度与招标方进行及时沟通,听取各方意见,寻求解决途径。
4、强化对现场工作小组人员自身思想与业务水平的督导,尽量不将问题上交,圆满出色完成招标方委托的任务。
(七)工作进度控制和保密措施
1、工作进度的控制措施
1)审核工作前期与招标方进行充分的沟通、讨论,了解项目的工作量大小,时
间要求,质量要求及其他特殊性要求。
根据项目具体情况进行人员配置,配备充足的资深的专业人员,并取得招标方的认可,从人员上保证审核工作的
按时完成。
2)针对性的编制项目支出预算资金审核工作时间计划,并取得招标方的认可。
落实审计工作前期、审核实施阶段的时间安排,各级复核人员要督促工作人员遵守时间安排,按时按质按量的完成工作任务。
项目负责人要保证与招标方的沟通,随时接受有关通知和变更要求,对工作中遇到的重大问题及时上报,听取解决方案;工作进展过程中,每一阶段性工作完成后及时向招标方汇报,听取指导意见。
3)安排足够的时间用于后期沟通。
在审核工作的后期,可能发现了项目存在的
若干问题,需要协调相关部门进行确认并解决。
特别是与招标方、项目单位之间的沟通,确保工作的证据收集、重大问题解决方案、结论认定等得到一致确认,保证审计工作按时完成。
4)保证留有一定的时间用于审核结论审查。
审核结论审查是中介机构进行质量
控制的最后一道关口,我们要对工作的重点领域等进行仔细核对,保证审核工作的最终顺利完成。
2、保密措施
1)我们为保证保密工作的顺利开展,以机构负责人牵头成立保密工作组,组员
由档案管理专职人员、项目管理人员和项目主管领导组成,并为档案管理配备专用的档案室,由项目负责人兼任保密责任人。
2)项目未完成时,项目相关资料由项目负责人负责保管,工作组人员不得对其
它部门及外单位人员透露任何内容及细节;
3)对项目参与的所有人员进行保密宣传教育,并签订保密协议,确保保密工作
的施行;
4)档案管理人员不得将秘密文件带回家中或带上出入公共场所,相关人员不准随意谈论、泄露秘密事项、不准私人打印、复印、抄录文件内容、不得将朋友、他人带入档案室,不得外传、外借相关资料。
5)起草、打印、复印秘密文字资料时由专人负责,其它人不得随意查看;
6)打印过的废纸和校对底稿应及时清理、销毁;
7)司法机关、国家有关部门依照法律和其他有关规定需要查阅业务档案的,必须持有正式介绍信,经所领导批准后方可查阅。
8)如出现泄密事件,应立即上报机构负责人,做到秘密不得扩散,同时严查相关人员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