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车提车注意事项(EXCEL) (1)

新车提车注意事项(EXCEL) (1)

NO检查项目检查结果说明

1购车发票购车发票是购车时最重要的证明,同时也是汽车上户时的凭证之一。并要确认其有效性(记住:要购车专用发票)。

2车辆合格证合格证是汽车另一个重要的凭证,也是汽车上户时必备的证件。只有具有合格证的汽车才符合国家对机动车装备质量及有关标准的要求。

3三包服务卡保修单汽车在一定时间和行驶里程内,若因制造质量问题导致的故障或损坏,凭三包服务卡可以享受厂家的无偿服务。不过像灯泡、橡胶等汽车易损件不包括在内。

4车辆使用说明书用户必须按照车辆使用说明书的要求合理使用车辆。若不按使用说明书的要求使用而造成的车辆损害,厂家不负责三包。使用说明书同时注明了车辆的主要技术参数和维护调校所必须的技术数据,是修车时的参照文本。

5其他文件或附件有些车辆发动机有单独的使用说明书,有些车辆的某些选装设备有专门的要求或规定,这时消费者都要向经销商索要有关凭证。

6核对铭牌上的排气量、出厂年月、车架号、发动机号等内容合格证上的号码必须要与车上的发动机号、车架号一致

7车身是否左右对称,在同一平面上从车前看,是否出现左右不对称,左高右低或右高左低;从车后看,是否出现左右不对称,左高右低或右高左低

8检查车身钢板的平整度。特别注意引擎盖,后备箱,车门以及车顶不应该出现不正常的凹陷、凸起

9油漆检查:让经销商将车停放到室外光线充足的地方。远观,围着车身走一圈,仔细查看油漆颜色、全车颜色是否一致

以45度角仔细看发动机罩和车顶平面,因为较汽车侧立面来说,汽车上平面着漆效果最能体现喷漆工艺的水平,也是最容易暴露瑕疵的部位,车表面颜色应该协调、均匀、饱满、平整和光滑,无针孔、麻点、皱皮、鼓泡、流痕和划痕等现象。异色边界应分色清晰,同时还应该确认没有经过补漆。把容易找出的瑕疵先找出来,而且要多看看车身底部和顶部这些不容易察觉的地方

新 车 提 车 检 查 程 序一.随车资料的检查

二.外观检查 – 整体外观检查

挑车时间:不要太晚,或光线不好的阴雨天气携带工具:改锥、旧毛巾布、听诊器、纸巾、CD盘和手电筒等物品。最好带个老师傅,问问行家

Page 1 of 11 PagesNO检查项目检查结果说明

10油漆检查:细看接近车身用较近的距离观察车身漆面有无擦伤、开裂、起泡或锈蚀和划痕以及补过漆的痕迹。用手摸一摸有无修补痕迹,手可以感觉道肉眼不容易察觉的细纹,不要被脏物或灰尘遮住残伤痕迹,尤其是一些容易在运输过程中被刮层的部位,以此检查是不是测试车

11油漆检查:油漆面有无刮伤,角落边缘有无锈注意检查门绞链是否生锈12车体防擦条及装饰线应该平直,过渡圆滑,接口处缝隙一致

13检查前保险杠的平整度不应该出现不正常的凹陷、凸起和划痕14检查镀铬层均匀,干净无暇疵

15检查前大灯灯罩透明无暇疵;缝隙是否均匀,同邻近位置的车身是否处于同一平面,有无错位等现象

16引擎盖缝隙是否均匀一致有些车引擎盖有两边不对称的缝隙

17打开发动机罩,检查出厂日期及各种标识新车应该所有的标识干净,无油污和灰尘

18检查引擎各部分是否干净和渗漏

开过的车这些地方容易藏污纳垢且不易清理;取一餐巾纸,将所有能触及到的接头、接缝等均擦拭一遍,看看是否有油迹、水迹;查看发动机及附件有无油污、灰尘;尤其是缸盖与缸体接合处、机油滤清器接口处、空调压缩机、转向助力泵、传动轴等结合缝隙处有无渗漏

19检查各种液面冷却液、发动机机油、制动液、转向助力液、电解液、制冷剂

、玻璃水等是否处于最高和最低刻度之间的正常值范围内。新车应加满玻璃水等

20检查电瓶线检查电瓶线是否已经进行可靠固定,不能松动,否则将影响电路的可靠性21检查发动机皮带检查发动机皮带是否有纵向裂纹22拉出机油尺观看机油的容量和清洁度

23检查前挡玻璃有无损伤和划痕重点检查前挡风玻璃的视觉效果,前挡风玻璃必须具有良好的透光性,不能出现气泡、折射率异常的区域。

24检查前后左右车门的平整度不应该出现不正常的凹陷、凸起和划痕

25检查左右后视镜油漆和镜面不应该出现不正常的凹陷、凸起和划痕;镜面干净明亮26车门缝隙是否均匀一致缝隙是不是有的大有的小27车门开启是否灵活可以多开关几次;关门的身音应低沉,有厚重感

28车门门绞是否干净,无锈迹

四.外观检查 - 车身中部及车窗玻璃

三.外观检查 - 车身前部及发动机舱Page 2 of 11 PagesNO检查项目检查结果说明

29检查左边玻璃有无损伤还要注意玻璃是不是原配的,玻璃下脚有标记。30检查右边玻璃有无损伤

31检查后挡风玻璃有无损伤

32检查后保险杠的平整度不应该出现不正常的凹陷、凸起和划痕

33检查后备箱盖的平整度不应该出现不正常的凹陷、凸起和划痕;油漆光滑,均匀,无色差;用手摸一摸,应该光滑,有无修补痕迹,手可以感觉道肉眼不容易察觉的细纹,不要被脏物或灰尘遮住残伤痕迹

34检查尾灯灯罩透明无暇疵;缝隙是否均匀,同邻近位置的车身是否处于同一平面,有无错位等现象35检查油箱盖

36后备箱是否干净、内侧衬板是否平整

37后备箱开启是否顺畅,方便遥控开启、或是车内开启;开启是否顺利和上锁后是否可靠

38各种附件完备根据说明书,检查各种附件是否完备;特别是三角架,急救包等

39检查轮毂检查是否干净、完美,没有凹陷、划痕;防盗螺栓的接头40检查轮胎和备轮胎规格备胎与其他4个轮胎规格是否相同;检查四个轮胎的气嘴帽是否在

41检查轮胎磨损情况查看轮胎胎面是否新净、轮圈表面是否有刮伤的痕迹以及看看轮胎的毛刺是否有过多的磨损,查看一下轮胎上的橡胶小刺是否磨损完

42查看轮胎是否完好检查备胎与其他4个轮胎规格和花纹等是否相同,有没有磨损,有无裂痕起泡现象

43检查胎压和换氮气遵照说明书要求,实测胎压;轮胎气压符合要求时,在车前观看车身、保险杠等对称部位离地高度应一致44检查盘式制动器检查制动盘是否完好,不应有明显磨损和污物

45检查减震系统用手按压汽车前后左右4个角,松手后跳动不多于2次,表示减震器性能良好

46检查底盘是否有刮碰伤痕和清洁程度如果条件允许的话,把它开出来进仓库升降机上看底盘是否有刮碰伤痕,管路是否有明显不合理的地方

47检查悬架部分有无裂纹现象

48检查散热器是否有水滴在地面或者散热器下部是否有明显的水滴凝集

用手摸摸散热器底部,若有较多的水份,则可能散热器存在漏

水问题

六.外观检查 –轮毂轮胎和减震检查五.外观检查 - 车身后部及后备箱七.外观检查 –底盘部分Page 3 of 11 PagesNO检查项目检查结果说明

49检查发动机油底壳是否有机油渗漏

50检查后桥主减速器壳是否有润滑油渗出

51检查转向器(动力转向)是否渗油

52检查燃油供给系统,特别是燃油滤清器、各燃油管路是否漏油等

53洁净程度检查车内各处的洁净程度,应该没有任何脏东西,尤其是角落等处,如果比较脏则可能是别人挑剩下的或者有问题调整过的车;同时应该检查中空台、座椅、车顶、车地面等所有饰面是否含有破损的地方。你要的车是否做过样车,还可以看看脚踏板的清洁程度来验证

54座椅查看座位上有无污垢、座椅表面应清洁、完好,乘坐时应该基本舒适,不应该感觉到座椅内有异物影响乘坐。如果座椅可以进行多方向调节,应该进行调整测试,必须能够达到各个方向的限位点,且调整过程能够保持平顺、无异响。如果后座可以进行折叠,应该检查折叠的效果。如果座椅可以放倒一定角度,应该进行角度方面的调整测试。如果头枕可调也应该调整检查

55中控台检查中控各部分是否完整、按键是否可靠(车还没有点火,基

本上可以随便按),表面是否整洁,不应该有划痕和污迹。带有遮阳板、化妆镜的可以一并检查。对于车内其他按键也一并在点火前进行初步检查,如中空门锁、窗、后排空调开关、方向盘上的转向、灯光等等。然后关掉引擎,将点火开关放在打开位置,仔细检查收音机、音响、电动车窗、喇叭等的工作是否正常

56储物空间检查车内每一个储物空间的整洁度,和开启、锁闭的可靠性。目前车内储物空间很多,尽量不要遗漏,如中空台部分的多个储物盒、车门、座椅下面和后面、前后中央扶手等处

57安全带仔细检查每一条安全带拉开、自动回收、锁止的可靠性,应该平稳顺畅。模拟并检查安全带在发生作用时的可靠性,就是用手特别迅速的拉动安全带。如果是高低可调的安全带,还应该进行调整测试

八.车内检查

Page 4 of 11 PagesNO检查项目检查结果说明

58其它以上各部分主要为车内的部分检查,主要是目前轿车更多地采用了电动调节方式,很多功能在没有点火前无法测试(例如电动调节座椅、车窗、后视镜)。同时,绝大部分轿车已经开始采用电子油门、转向助力、辅助刹车,在点火前这些助力都没有打开,所以如果遇到打不动方向等问题请不要使用瞒力。这些地方一般都属于非技术性小问题,因此销售商和生产商一般关注都不多,容易出现或多或少的问题,因此请您务必仔细检查,切末偷懒。之所以建议大家在点火前对各个按键进行按键测试,主要是考虑绝大部分车在没有点火前按键还没有起作用,不用担心按错键而影响到功能。在汽车点火后,请大家不要随便乱动不知用途的按键,务必在熟读说明书后再对这些功能键进行功能试验。同时还要检查经销商有没有对原车乱改装和加东西,如果有那这一定是一部身份不清楚的样品车,本着错杀一千的原则,不要此车

59检查发动机(1)发动机点火应该短暂且顺利,起动后发动机转速应平稳,无抖动和杂音。观察仪表指示,在冷启动时注意转速表指针的变化。正常情况下指针应打到1200转左右,然后正常平顺的滑落至800转。观察各种仪表及报警装置工作是否正常

60检查发动机(2)远听发动机声音。这个只能凭感觉了。操作方法是,打着相邻的两辆车,你站在中间位置,离开两车距离相等,你感觉到声音大的淘汰(是明显大于别的车),可以转个身再听,以免你两耳听力不同出现错觉

九.启动后的静止检查

Page 5 of 11 Pages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