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八章 高聚物的电学性质1分析

第八章 高聚物的电学性质1分析

成键电子对的电子偏离共价键两原子的中
间位置的程度,决定了键是极性还是非极 性以及键极性的强弱。
正负电荷分布各有一个中心,正负电荷中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心正好重合的分子为非极性分子,不重合 的便成为极性分子。
键极性强弱和分子极性强弱
化学上的μ方向与物理上的相反(电子
负)
分子极化分类
极性分子取向极化作用示意图
P Nα El
三、介电常数与分子极化强度的 关系
四、高聚物的介电常数和结构的 关系
极性基团的影响
思考题
分子结构对介电常数的影响
酚醛塑料极性很大,但介电常数不大,为
什么?
五、高聚物的介电损耗
介电损耗原因
(1)电介质中含有能导电的载流子,它在
外加电场的作用下产生电导电流,消耗掉 一部分电能转化为热能,称为电导损耗。 (2)电介质在交变电场下的极化过程中与 电场发生能量交换。取向极化过程是一个 松弛过程,电场使偶极子转向时,一部分 电能损耗于克服介质的内粘滞阻力上转化 为热量,发生松弛损耗;变形极化是一种 弹性过程或谐振过程,当电场的频率与原 子或电子的固有振动频率相同时发生共振 吸收,损耗电场能量最大。
介电损耗的表征
常见高聚物介电损耗角正切tanδ
影响介电损耗的因素
1、分子结构的影响:
分子极性越大,极性基团密度越 分子极性的大小 大,则介电损耗越大。一般非极 性高聚物的tanδ在 10 ,而极性 极性基团的密度 高聚物的tanδ在 10 数量级。 极性基团的可动性 当极性基团位于高聚物的β位上或柔性侧基 的末端时,由于其取向极化的过程是一个 独立的过程,引起的介电损耗并不大,但 仍能对介电常数有较大的贡献。(见课本 表8-4)
α α e α a αμ
(2)对于非极性分子不发生取向极化:
α α e α a
界面极化:对于非均相介质,在 外电场作用下,电介质中的电子 或离子在界面处堆积,产生界面 处的极化。
极化时间从几分之一秒到几分钟,甚至更
长 如果单位体积电介质里的分子数为N,则极 化强度P: P N μ 极化强度和分子极化率的关系:
对于一个分子,极化结果相当于外电场在
分子上引起一个附加的偶极距μ,其大小决 El 定于作用在分子上的局部电场强度 。 分子极化率α μ α E l 下面的三种极化率都不随温度改变,只与电 子云分部有关。
变形极化产生的诱导偶极距:
μ 1 α d El
μ 2 αμ El
α d α e α a
取向极化产生的取向偶极距: αμ除了与极性分子的固有偶极距μ的平方成
正比外,还与温度有关。 T ,分子热运动加剧,不易极化,μ2
T ,热运动能量低,分子沿电场方向取向 干扰小,μ2
αμ μ / 3kT
2
k—波兹曼常数
T—温度 (1)对于极性分子三种极化都能发生:
μ μ1 μ2 α d El αμ El ( α e α a αμ)El
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场强度只与极板距离d和
外加电场U有关:E=U/d 【F—法拉,若平行板间的电位差为1V,则 其带有1C异号电荷时,其两极板间的电压 为1V,则其电容定义为1法拉。】 束缚电荷Q`产生的方向与外加电场相反的 极化附加电场,使电介质内部的电场减弱 ,这就要求电源给极板上补充和极化电荷 Q`相等的电量,即使 Q Q0 Q`极化反 电场被抵消,以维持原来电场强度。
C0 Q0 /U
电容 C0与所加电压大小无关,而取决于电 容的几何尺寸:
C0 ξ 0 * S / d
平行板电容器上的电荷对比图
S——极板的面积 d——两极板之间的间距 12 ξ 0 8.8510 法拉/米,称为真空电容率 若两极板间充满介质:
C Q / U ε * C0 ε *ξ 0 * S / d ξ * S / d
2 2
2 2 ε (ε s ε ) *ω *τ ( / ε s ω τ ε )
极化强度P—描述电介质极化程度的大小
对于平行板间各向同性的均匀电解质:
P=Q`/S (极化电荷密度)
Q` Q Q0 Q ε C0U Q0 C0U
P( ε 1)C0U / S
又 C0 ξ 0 S / d
U Ed
P ξ 0 ( ε 1) E
二、高分子电介质的极化现象和 分子解释
第八章 高聚物的电学性质
高聚物的电学性质是指聚合物在外加电压 或电场作用下的行为及其所表现出来的各种 物理现象,包括在交变电场中的介电性质、 在弱电场中的导电性质和在强电场中的击穿 现象以及发生在聚合物表面的静电现象。
一、高聚物的极化及介电常数
如果在一真空平行板上加以直流电压U,在
两极板上将产生一定量的电荷 Q0 ,这个真空 电容器的电容 C0为:
4 2
2、频率的影响
随着频率的增加,各种极化过程将在不同的 频率范围内先后出现跟不上电场变化的情 况,ε·阶梯降落。 ε·、ε··和tanδ与频率的关系:
ε ε ( ε s ε ) /(1 ω τ )
2 2
tan δ ( ε s ε ) *ω * τ /( ε s ε ω τ )
取向极化跟随电场变化示意图
*若电场频率很低,偶极子的转向完全跟得 上电场的变化。 (1)t=0~T/4,电场对偶极子做功,使偶极子 转动取向,偶极子取得能量。 (2)t=T/4~T/2,随着电场强度的减弱,偶极 子由于热运动又回复到原状,在T/4前取得 的能量,在T/4~T/2期间内全部还给系统。 (3)t=T/2~T的后半周期中情况又重复,不 过电场的方向相反,偶极子的取向相反。 *在电场变化的一周中,电场的能量基本不 被损耗。
ε——介电常数,无量纲,它表征电介质贮 存电能力的大小,是介电材料的一个十分 重要的性能指标。
ξ——介质的电容率,表示单位面积和单位 厚度电介质的电容值,单位为法拉/米。 将电介质引入真空电容器,引起极板上的 电荷量增加、电容增大,这是由于在电场 的作用下电介质中的电荷,发生了再分布 靠近极板的介质表面上将产生表面束缚电 荷,结果使介质出现宏观的偶极,这一现 象称为电介质的极化。
相关主题